APP下载

浅谈花生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7-10-16洪集侨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8期
关键词:青枯病多菌灵中耕

洪集侨

花生既是油料作物,又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经济型作物,富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近年来,由于福建省花生产业发展较快,已逐渐成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项目。为了更好的发展花生产业,各地正在努力的提高花生的栽培技术,旨在培育高产优质的花生,从而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效益。

1 合理选地整地

花生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为了保证获得高产和稳产,应该选择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质良好,地势平坦,耕作层深厚,疏松多孔,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者沙壤土为宜,尽量不要选择土壤黏重的土地种植。种植地2~3年内没有种植过花生,减少花生病虫害的发生。花生如果重茬种植,会导致田间病虫害扩大蔓延,尤其是会加重青枯病、茎腐病、白绢病等病害的发生。合理轮作可以很好的控制上述病害的发生,保证土壤中养分平衡,减少用药量,提高花生品质。种植地选好后要深耕整地。春季花生播种要在前一年秋季进行翻耕,翻耕深度维持在5~30cm之间,打破犁底层,做到精细化翻耕,达到翻耕的深、厚、细、平、无明显大土块,消除残余的根茬,对于田间较为黏重的土壤,在秋季土壤翻耕晒田过程中可以向土壤中施入一定量的细沙,改善土壤的透通性。

2 科学选种

要结合地区的种植制度,气候环境,市场需求,种植制度等因素综合选择那些生产能力强,增产潜力大,抗病性能强,适应性良好的花生品种,从目前的生产情况来看,山花8号、闽花8号都是不错的花生品种,这些品种抗旱耐瘠、抗病,亩产荚果289.9公斤、籽仁210.7公斤,增产效果明显。选种结束后要科学种子处理,播种前带壳晒种3天,然后剥壳分级选种,选择籽粒饱满,无明显病虫害威胁,无霉变的花生种子。在播种前使用多菌灵、粉锈宁做好药剂拌种工作。同时还可以使用钼酸铵拌种,10g钼酸铵兑水500g温水,可以拌种5公斤花生种子。

3 合理施肥

因地制宜增施磷肥。要结合花生需肥规律,因地制宜的科学施肥,根据产量指标和土地的养分比例,大部分种植地缺磷缺钾严重,因此,在施肥过程中要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有机肥、磷肥和加肥,控制好的氮肥的施入量。通常情况下每亩生产250~300公斤花生的种植地,一般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尿素10公斤,生物钾肥30公斤,三元复合肥30公斤。对于每亩花生产量在400公斤以上的花生田,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3500~4000公斤,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硅酸钙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三元复合肥40公斤。在施肥方法上要是性铺施和集中施肥相结合,也就是三分之二有机肥结合秋季整地一起施入田间,剩下的肥料在起垄播种前一次性施入垄沟中,避免肥料流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4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首先,适时播种。春季花生播种要保证土壤层5cm的地温持续维持在15度左右就可以播种了。一般情况在四月中下旬播种比较核实。夏季花生播种要突出一个早,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播种,一般在六月中上旬完成播种;其次,播种技术。要选择颗粒均匀一致的优质花生品种。播种深度一般维持在5cm左右,覆膜栽培的播种深度维持在3cm左右,并保证在花生播种行到垄面边缘留10cm宽的位置,方便后期花生下针。播种完毕后要平整垄面,喷施除草剂。如果采用地膜栽培,覆盖好地膜后在行墩上覆盖5cm的土埂,避免出现大风揭膜现象;最后,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对于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每亩播种9000~10000穴。地膜覆盖的春季花生主要采用80cm的大垄双行播种,垄面高度维持在10cm左右,垄面宽度维持在80cm,大行50cm,小行30cm,穴距维持在17~20cm之间,每亩定植9000~10000穴左右。

5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首先,清棵。这是花生栽培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当花生出全苗后,用手将幼苗根系浮土清理出去,保证花生的两片子叶露出地面,促进第一对侧枝能够早日萌发出来,促进幼苗健康生长,提高花生产量;其次,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中耕一般需要进行三次,第一次在苗期进行,以浅中耕为主,避免花生根部埋土过多而影响到生长,促进花生生长。第二次中耕一般在根瘤形成期进行,这次中耕可以适当深一些,一般控制在6cm左右。第三次中耕在花期进行,这次中耕一定要小心,避免伤害到果针而影响到产量,中耕深度一般控制在5cm左右.

6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花生病虫害主要有茎腐病、青枯病、根腐病、蚜虫、地老虎等病虫害,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还要做好药物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菌百克乳油1500倍液,防治茎腐病。使用用克菌丹130克,兑水80公斤喷施土面根部,每隔7~8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治青枯病。使用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与“天达2116”混配隔7-15天1次,连喷2次防治根腐病。使用2.55溴氢菊酯乳剂2000液或5%抗蚜威4000倍液喷雾也可用405乐果乳剂1000液喷雾防治蚜虫。使用用48%地蛆灵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或48%天达毒死蜱2000倍液、2.5%劲彪乳油2000倍液防治地老虎。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枯病多菌灵中耕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多菌灵在酸化黑土中迁移性能的抑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瓜及其种植土壤中多菌灵残留的研究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BiologGENⅢ微孔板在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生防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烟草抗青枯病育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