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理论研究综述
2017-10-16马婧��
马婧��
摘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为总结1848年法国革命经验于1851年12月到1852年3月完成的一部巨著。近些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马克思《雾月十八日》(以下简称雾月十八日)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法国小农”思想和“拿破仑观念”,如何运用唯物史观和历史辩证法来分析历史事件,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研究以及《雾月十八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马克思;小农思想;拿破仑观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6.057
1《雾月十八日》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关于马克思撰写《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其好友约瑟夫·魏德迈请求他为一个政治周刊书写政变的历史,这在1869年第二版序言中有所有提及,“在形势的压迫下写成的,而且其中的历史材料只是截至(1852年)2月止。现在把它再版发行,一方面是由于书籍市场上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我那些在德国的朋友们的催促。”而此时,正是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的第二天——共和八年雾月十八日,即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实行军事独裁,后改行帝制。无独有偶,1851年他的侄子步他的后尘,也发动了政变,废除“二月革命”后重新建立起来的共和政体,复辟帝制,称拿破仑第三。马克思把这部著作定名为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正是为了讽刺路易·波拿巴的政变“演出了雾月十八日的可笑的模仿剧。”
纵观整篇文章,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基本是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争(有概述性质),分析了二月革命的性质及其失败的原因;第二章讲了资产阶级共和派与“秩序党”之争;第三章讲联合保皇党与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之争;四至六章都是在讲“秩序党”与路易·波拿巴之争;而第七章则带有总结的意味,是全书的精华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深入研究了从法国二月革命到波拿巴政变之一历史时期内法国的社会局势和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各个政治派别的基本状况和相互关系,揭示了路易·波拿巴政变成功背后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通过对路易?波拿巴的人物评价,阐述了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同时还分析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并探讨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阐明经济发展有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经济对于政治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认识到了资产阶级害怕人民群众的本性,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破资产阶级国际机器的科学论断,文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国家学说的理论及工农联盟的思想都为后来无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2关于马克思眼中的“法国小农”及“拿破仑观念”
2.1“法国小农”的阶级特征和社会作用
对于当时的“法国小农”,马克思曾说: “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这种隔离状态由于法国的交通不便和农民的贫困而更为加强了。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应用科学,因而也就没有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各种不同的才能,没有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省。这样,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简单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由此可见,小农是小生产者、小私有者,他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单调而且稀少,生活贫困且受教育少,这就决定了他们比较自私,眼光比较狭隘,缺乏组织性、纪律性。
其次,由于小农阶级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固有的分散性、闭塞性、隔绝性和缺乏主动性、组织性,容易成为现代社会中最稳定、最保守的因素。“数百万家庭的经济条件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相互敌对,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然而这个阶级“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便可以合法存在。和市民社会比起来,国际机器已经大大的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在当时农民仍然占绝大多数的法国,小农的政治影响就表现为行政支配社会。
2.2“拿破仑观念”
拿破仑观念,是深深根植于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土壤之中的法国农民的幻想。这个法国农民所固有的观念包含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就是:
第一,对拿破仑法典的迷信观念。拿破仑于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它的根本原则是保护资产阶级所有制,同时把小农土地所有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不仅改变了农民半农奴式的身份地位,还确认了小农有自由经营小块土地的合法权利。但是这个法典只经过了两代人,就已变成了农民受奴役和贫困化的法律。且由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这个法典后来成了波拿巴必须拥护的第一个观念。
第二,对于拿破仑强权政府的迷信观念。拿破仑国家制度的基础,是严格的官僚中央集权制原则。在中央集权制下,拿破仑仍然维护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这种强有力且不受限制的政府,是波拿巴应该实现的第二个观念。
第三,对作为政府工具的宗教统治的迷信观念。教士是政府统治的工具,拿破仑为了巩固自己的獨裁统治,1801年曾与罗马教廷签订宗教条约,规定教会完全服从国家,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大众的宗教。小块土地由于处于依赖生产力的地位,因而造成了农民对全能的官吏和教士采取恭顺的态度。事实上,小块土地所有制也是宗教统治的自然基础,农民对于宗教统治的迷信观念正是适应这种自然基础而产生的。
第四,对于军队和军事独裁的迷信观念。由于法国人口的76.9%为农民,拿破仑军队的兵源主要来自农村。拿破仑依靠军队建立了独裁,维护了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法国资产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不让封建制度在法国卷土重来,同时也为了压制法国的革命力量,因而拥护拿破仑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农民为了保卫他们的小块土地所有制,对于拿破仑的军事独裁也采取热心支持的态度。endprint
3如何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社会历史问题及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
3.1用唯物史观来分析社会历史问题
马克思认为,一切历史事变都深深根植于物质经济发展状况,根植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法国当时在金融贵族统治下爆发了金融危机,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损害,造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严重冲突,于是发生了二月革命,宣布成立共和国。但此时无产阶级的要求不仅没有得到满足,还遭受到了资产阶级的进攻,结果又爆发了无产阶级的六月起义,显示出无产阶级的强大力量,给资产阶级带来更大的恐惧。
马克思认为,法国的阶级斗争在欧洲具有典型的意义,它表现得更为彻底,因而阶级斗争借以进行和阶级斗争结束表现出的政治形式也尤为鲜明。在分析第二共和国时代的阶级状况时,马克思指出他们各自在革命中与无产阶级可能发生和建立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揭露出他们那种既要享受革命果实,又极度害怕革命的矛盾心态,深刻阐述了他们的软弱性、反动性以及最终走向失败的必然性。正是基于这种阶级分析,马克思才正确的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正如在日常生活中把一个人对自己的想法和品评同他的人品和实际行动区别开来一样,在历史的战斗中更应该把各个党派的言辞和幻想同他们的本来面目和实际利益区别开来,把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同他们的真实本质区别开来。”
于是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工农联盟,正是来源于对于历史事件的正确分析。
3.2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
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及其基本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克思认为,正确地认识个人的历史作用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必须解决个人和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个人的历史作用,从本质上来看,是阶级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定表现,它不纯粹是属于个人的。
同时,阶级对个人的制约性决定了个人的历史作用的特定形式及其限度,阶级的活动又是在它的代表人物的组织下进行的。从1848年的革命实践来看,各阶级之间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为各阶级代表人物之间的斗争,每一个阶级都力图把本阶级中最优秀的人物推向历史前台。于是,在1848年革命中,各阶级、阶层或党派都“创造”出自己的“伟大人物”。
4《雾月十八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篇重要著作,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首先,它运用唯物主义的阶级观点,分析了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政变这一历史事件,对事变本身作了透彻的分析说明,从而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典范。
其次,马克思还出色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世界历史发展中重复出现的某些现象,揭露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和虚伪性,论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区别,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由失败到胜利的历史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雾月十八日》成功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分析法国当时所发生的事件,证明了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又通过对现实历史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最后,还应指出,马克思的这部著作,不仅在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放射出天才的火花,而且在语言文字方面也闪耀着绚丽的光芒,具有很高的美文学价值。
今天,随着学术界对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不断深入研究与思考,研习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与理论工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能够提供更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3]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二版)[M].冯适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4]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第三版)[M].冯适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5]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