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共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2017-10-16暗号
暗号
看了《超感猎杀》,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就是八人组打破时间空间,用大脑联通的方式随时随地进行沟通。而根据导演的剧透,这样的设定是基于一个叫作“边缘共振”的理论—— 这是一种虚构的生物交流方式,十分古老,甚至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利用这种交流方式,人们可以形成一个利用生物神经系统搭建起来的网络,进行无障碍的交流。那么这个边缘共振到底是怎么个共振法,边缘又是哪一块的边缘呢?
从边缘系统到“边缘共振”
稍微了解一下人类大脑的构造,就不难分析出“边缘共振”和解剖学上的“边缘系统”有关。边缘系统处于大脑内侧面的中间,是一批大脑灰质组织和其间相互连接的纤维束的统称。它只在高等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其主要部分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而成。
目前关于边缘系统的研究有许多假说。比如“三重脑”说认为,人类的脑分成三个部分,“爬行动物脑”包含脑干,主管基本生存;“新皮质脑”有逻辑、理性、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边缘脑”的功能则在两者之间,但拥有产生情感的功能,有时甚至会在新皮质做出理性判断前发出干扰。因此,人类才能仅凭情感就可以处理某些事件和社会关系,也才具有超越理智的“情难自禁”这种现象,比如情绪爆发,突发恐惧,以及狂追爱豆(开玩笑的)。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过于简单化的模型,因为边缘系统参与的是非常复杂的大脑活动,但情感调节的确是边缘系统最吸引人的一点。
知道了边缘系统的这一神奇功能,“边缘共振”这个概念就不难理解了。它指的就是两个边缘系统的“频率”相近的人会以奇妙的方式互相感受情绪的“振动”,乃至互相理解沟通。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体会气氛的能力,日语流行词里面著名的那个“读空气(空気読)”的能力,就和边缘系统有关,只不过被解释为一种“共振”了。
其实,这个概念最初是三名生物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在2011年的著作《爱的通论》中提到的,导演沃卓斯基姐妹显然是受到了这本书的启发,并把它作为《超感猎杀》的灵感来源。你会看到它并不全然是一个严肃的学术观点,而更像是一个比喻,它想要表达的是一个观点: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心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比如你坐在屋子里垂头丧气,你最好的朋友一脸阳光地进来,感染了你,让你也阴霾尽散,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情感链接”呢?
脑联网的巨像
当然,科幻故事中借用这种空灵的比喻并沉迷其中,也是无可厚非的。只不过它进一步夸张了“边缘共振”的作用——人类之间甚至不需要面对面察言观色就能传递信息,相当于你朋友回老家了,你还能抄他暑假作业,这就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超感官”传输过程。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超感官传输在《超感猎杀》里又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文化隐喻。借用这种传输过程,《超感猎杀》把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熬制了满满一大碗爱与和平的鸡汤,而“边缘共振”之类的科幻概念只是装汤的碗而已。
如果只是单纯地把“边缘共振”视为心灵感应,你会发现很多科幻影视里面都有它的踪影,比如《星际迷航》《巴比伦五号》《萤火虫》。阿西莫夫也曾经用过很多心灵感应的梗,比如基地系列的“突触放大器手术”。
不过,《超感猎杀》的全球性主题显然比单纯的工具化讨论要深刻不少,它把这个科幻概念进一步延伸,让我们得到一个类似于《阿凡达》里面纳美星球那样的全球生物网络,所有的高级生命都靠“边缘共振”联系在一起。
用技术实现“边缘共振”
人体之间的信息传输的确很有意思。两个人用说话的方式沟通,就相當于两台运算很快的计算机在用打孔纸带传数据。而有时候,又会通过“眼神”这种难以量化的表情让一切心照不宣。如此麻烦,还不如把人的大脑全部连接起来,是不是就能达到《超感猎杀》中的这种状态了呢?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并不是没有人动这种心思。比如硅谷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就在努力钻研可回收火箭技术(SpaceX)、电动汽车技术(Tesla)的同时,又成立了一家Neuralink公司,专门研究可植入人脑的脑机交互设备。他们的想法是使用一种叫“神经蕾丝(Neural lace)”的技术,它可以注射到颅腔内形成网状物,把大脑与硬件连接起来。因为要把大脑密密麻麻的神经结构同时照顾到,且“带宽”要足够,这项技术在可预见的范围内还不知会有何等成果。但是马斯克对此很有信心:“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可能将会看到生物智能和机器智能的结合体。”
可以想象,如果马斯克的设想成立,那么大脑通过脑机接口全部连成一个网也不是没可能,我们也可以通过人工的“边缘共振”实现生物神经互联了——当然,这也对意识的私有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考验。毕竟意识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在你产生五感、思维的时候,实际上是并没有物质真正“进出”大脑的,一切只是信号的模拟。大脑本身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情感更是其无定波动的涟漪,这或许暗示了人脑互联将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无数的可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