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点类型的微课设计思路研究*
2017-10-16石雪飞
☆ 石雪飞 张 祺
(1.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 110000;2.沈阳市第183中学,辽宁沈阳 110000)
基于知识点类型的微课设计思路研究*
☆ 石雪飞1张 祺2
(1.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 110000;2.沈阳市第183中学,辽宁沈阳 110000)
本文借助于微课,在按照知识点类型来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教材的知识点类型、微课的设计等进行分析,找到不同知识点类型所对应的最佳的微课呈现形式。并以《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程》中的有代表性的知识点为例进行微课的设计分析。
微课;知识点类型;教育信息技术
一、概述
“微课”(Microlecture)又名“微型课程”,微课又称Mini-Lesson,是相对于常规课来说的一种微小课程,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它通常由简短的微课视频作为授课的素材,而学生可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复习等,实现自主学习。[1]
本研究主要是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程》作为参考教材,以知识点的类型为主线来探讨针对不同的知识点类型对应的微课分类情况,并找到每种类型知识点适用的微课呈现方式。
目前,国内外对知识点分类情况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别:加涅(Gagne)按照学习结果的分类,将知识点分为:事实(一般为记忆型知识)、概念、规则、高级规则(问题求解)和认知策略(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几类;文献中将知识点种类分为:记忆型知识、理解型知识、陈述型知识和过程型知识等;文献中将知识点种类分为:事实知识点、概念知识点、技能知识点、原理知识点和问题知识点。而最新的一篇关于知识点分类情况的文献是以适合计算机识别的知识点分类方法这一视角来划分的。将知识点细化为易于识别的七大类三十一小类。七大类有定义、联系、属性等。小类有分类、组成、功能、特点等。
微课是围绕一个知识点来展开的。因此,从知识点的分类开始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实现微课绩效的最优化,才能使微课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学习者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具有更大的收获。[2]
二、知识点类型的界定
在基于知识点为基础的视角下,结合微课以及知识点的不同分类情况,并结合所使用的教材《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程》的内容,通过分析大量优秀的微课视频将所要探讨的微课知识点类型分为以下三种,陈述型知识、逻辑型知识以及操作型知识。
(一)陈述型知识
陈述性知识,又叫“描述性知识”,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并且能直接加以回忆与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并用于区别与分辨事物。这类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陈述性知识所要求的主要心理过程是记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指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
以《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程》一书为例,此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其中,作为实践篇的前六章主要介绍教育技术领域相关的概念、基本的信息化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评价。以描述概念特征等为主线帮助学生走进教育信息化的知识,都是标准的陈述性知识,设计时可以运用微课中的讲授或者问答自主学习等形式来学习。
(二)原理逻辑型知识
原理逻辑型知识是指描述事物与事物,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关系的一种知识点类型。常见的关系有并列、递进、循环、总分等。
(三)操作型知识
操作型知识,顾名思义是需要学生或者教师通过实践操作来展开教育教学的。例如: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观察变化,信息技术学科当中的软件操作演练等等。需要教师演示或者学生动手操作或者二者相结合的形式。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升华。
同样以《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程》一书为例。此书实践篇中的内容是前面概念性质简单介绍后的升华部分。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技术或软件进行介绍。例如:交互电子白板的使用等。这是空讲,单纯以讲授法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此时可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开展,手脑并用促进理解与运用。
三、基于知识点类型的微课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和根据。首先,明确教学目标不应仅仅是教师希望学习者最终获得的能力,而是要针对学习者,根据他们的基础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等做出相应的动态调整。在培养学习者低层次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习者高层次的认知技能。就微课的教学目标而言,由于微课短小精悍,常常以某个单一知识点作为教学内容,所以,设计时需关注教学内容是否局限于知识点的描述性讲解,而忽略了列入实验操作等技能的演示与培养。具体来说就是设计者或教师,可以将知识点的理解当做教学目标,还可将掌握具体实验操作步骤、疑难习题解决方法等作为教学目标。《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程》按照知识点类型划分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程》一书的知识点分类情况
针对于《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程》一书的知识点分类情况,从中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来展开分析。
1.知识点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这是一个概念讲解类的知识点,即陈述性知识点。这是一个很基础的知识,但能为后面辨别很多相近概念打下基础。比如: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等。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防止随着学习的进行混淆了最基本的概念。因此,针对本知识点教学目标制定如下几点内容: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大概发展与产生背景;理解掌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2.知识点二: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很多人将二者混为一谈。很多时候谈到教育技术很多人也并不了解。而教育技术作为本课程的核心是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内容。准确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异同以及二者的交集就成为解决这些概念易混淆问题的一个基础。因此,教学目标可设定为:了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掌握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区别,准确辨别两个概念;了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交集——教育信息技术基本内容。
3.知识点三:PowerPoint动画——声画同步《如梦令》
关于PowerPoint软件,很多学生只是用来展示演讲内容。很少仔细了解其具体应用。对于PowerPoint软件的动画,大部分学生只会设置简单的进入与退出的动画效果。对于更复杂的动画就知之更少,不会去做深入的研究。但是日后走上教师岗位,课件借助于好的动画呈现效果对课堂的助力成效显著。了解并掌握动画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掌握动画菜单选项的基本使用效果;掌握动画窗格中的动画参数设置效果与应用;掌握动画擦除与时间延时配合所产生的声画同步的制作。
(二)学习者分析
1.分析学习者起点水平
《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程》课程面向的对象是全校本科师范生,通常情况下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个性突出,自主意识强
大部分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大好,但是人际交往能力强,自主性很强,不再以教师的说法为准则,具有开阔的视野,多才多艺,平时喜欢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等。
(2)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
部分学生由于之前的学习中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已经习惯一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导致上大学后对批评也秉持无所谓缺乏自觉性。甚至在课堂上依然制造出一些引起教师关注的行为。这些学生还是依然期望被关注,期望能够得到表扬的。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还有一些学生虽然考上大学,但是仍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把握不当,最终影响学习效果。举例来说,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分配学习时间,上课时甚至没有记录笔记的习惯。然而大学的学习更讲求自主性,需要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此时很多大学生就表现出了缺乏学习自主性这一问题,致使他们脱离了课堂就不知道如何学习。
(4)对教师要求很高
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随波逐流,甚至在课堂中态度消极不积极参与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课外的大量阅读以及知识的积累在课堂上他们会对很多问题提出比较新颖的见解和看法。
师范生了解教育信息技术的人不多,能灵活运用的人更是少。很多师范生专注于专业课的学习;专注于课堂掌握、教学设计等方面。但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很少选择涉猎与关注。所以,学生的基础较差起点较低。因此,这就需要在设计微课时深入考虑这些问题,应尽可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程度、思维方式、兴趣爱好、能力习惯、就业需求等,关注他们,激励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选取合适的知识点包括适宜的难度、适宜的时长以及恰当的讲授方法,来制作微课,提高他们的存在感和自信心。
2.分析学习者信息素养
大学生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来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很强的,作为成年人他们已经有很强的自主意识来判断好坏,判断所学知识的价值,不会轻易被获取的信息所绑架,因此,在微课学习中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
(三)微课设计思路(按照知识点类型为分类标准设计制作)
通过对知识点的分类情况、对学习者的分析以及观看大量的微课视频资源,笔者总结出了三种微课适宜的呈现方式。也就是微课这种形式所对应的教学方法。接下来将在《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程》中选取三个较为典型的知识点来进行微课设计阐述。
1.知识点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相关概念的介绍是一个基本概念的阐述,属于陈述性知识点。大学生虽然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枯燥乏味的文字呈现形式依然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根据视觉先导文字语音随之的表现方式,利用PowerPoint软件的动画效果让整个画面动起来,后期配上音乐以及语音讲解能让枯燥的知识有趣起来,强化学习者的记忆。
2.知识点二: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这个知识点是区别概念,让学习者更透彻的理解这两个概念并做出正确的判断。描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属于原理逻辑型知识点。为了清晰的呈现学习内容,笔者会在同一界面呈现二者同一属性的不同点。利用PowerPoint软件的界面,运用两种色彩区分二者实现分屏的效果。在同一界面下呈现对比效果,使整个知识点的表述更清晰明了。在总结时运用简单的表格汇总,总结二者异同,帮助学习者理清知识点并强化记忆效果。
3.知识点三:PowerPoint动画:声画同步《如梦令》
很明显这是一个操作类知识点。操作类知识点只通过单纯的文字描述很难帮助初学者了解操作过程与步骤。具体菜单以及选项等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也不易。因此,笔者选择直接录屏并伴随语音的讲解,这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工具的使用以及相关属性的设置。
四、结论
针对《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程》的课程内容,以及对微课与知识点类型的研究分析得出:对于概念类也就是陈述型知识点运用视觉先导语音讲解辅助的呈现形式,这种形式可以通过动态的画面以及丰富的色彩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帮助学生轻松记忆,效果十分理想。
针对于原理逻辑类知识点,《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教程》一书中涉及的很少。以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系与区别为例来介绍,单一讲解每个概念之后进行区分很容易混淆,此时借助图表分类呈现的形式就能更加清晰明了。所以,针对于概念辨析类的知识点笔者常选择通过分屏同时呈现相同属性下的各自不同形式。此外,对比以及图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对二者进行区分。
针对于操作类知识点直接录屏操作配以语音讲解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软件等界面直接进行讲授,也能让学生更直观了解菜单中每一个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产生的效果。
[1]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06):26-33.
[2]嵇棂.微课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6,(21):101-102.
[3]郭琬.微课的应用及其开发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4]周贤波.基于学习者角度的微课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4):81-84,90.
[5]赵玉璐.微课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4.
[编辑:闫长松]
G434
A
1671-7503(2017)17-0055-03
*本文为2016年度沈阳师范大学立项课题“基于学习科学的移动学习服务机制与实践研究”(编号:w201547)以及沈阳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知识点类型的高校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编号:JG 2015-YB05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