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伯格《钢琴组曲》中“序曲”的创作分析
2017-10-15郭晶
【摘要】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年出生于维也纳奥地利,1951年在美国洛杉矶去世。是二十世纪非常重要的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在他的众多作品中,《钢琴组曲》Op.25是第一部挣脱了传统和声的禁锢,以无调性音乐的技法写作的完整的作品。也正是因为这部作品,勋伯格向世界推出了用十二个音作曲的方法,即“十二音作曲法”。这部作品由6首乐曲组成,包括序曲、四首舞曲和一首间奏曲组成,6首乐曲的构成类似于传统的古代组曲。本文以“序曲”为例,对序列的构成、序列的分句、序列的组织形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勋伯格;序曲;十二音作曲法;序列音乐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写作背景
勋伯格生于浪漫主义时期,后来受到勃拉姆斯,瓦格纳等人的影响,他的音乐风格具有晚期浪漫主义色彩。随着“表现主义①”思潮的涌动,勋伯格以更加激烈的形式对音乐进行探索,形成了“自由无调性”音乐。勋伯格抛开传统的枷锁,放弃了浪漫主义的曲式结构,编制,多主题的创作手法,更加注重音色,节奏的变化,复杂的对位,旋律结构变得细碎而凝练,使焦躁不安,紧张纠结得情绪更为突出。《钢琴组曲》创作于1923年,这距他上一部作品相隔十年之久,这期间勋伯格经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一个战败国来说,世界大战带给人们的痛苦是无法磨灭的,在那样的环境下,传统的和声已经满足不了勋伯格情感上的宣泄,他必须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是勋伯格一直以来都在找寻的。那就是如何让传统的音乐价值得以延续,于是有了十二音作曲法。而运用这一手法写作的第一部作品《钢琴组曲》Op.25,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作品。勋伯格的创作的风格也从此更为成熟。
二、序列的构成
这首作品采用 6/8 拍,快板(Rasch),共 24 小节,采用的序列有序列原形O、逆行R、倒影I、倒影逆行RI(参见谱例1、2),在这首乐曲中除了使用音列的四种基本形式外,还使用了O-6、R-6、I-6、RI-6。勋伯格设计了两个具有特性的“动机音组”:第一是原形序列中的前四个音级E-F-G-降 D,其横向音程为小二度+大二度+三全音,可称为“第一动机”。第二个音组是原形序列中的后四个音级,降B-C-A-B,其横向线条即是“BACH”动机的逆行。序列中包含小二度、大二度、三全音这些不和谐音程,从序列的逆行我们可以看出“BACH”是以巴赫名字命名的序列动机。在德国音乐的术语系统中,字母B表示音名中的降B,字母H表示音名中的原位B,最早使用B-A-C-H动机的作曲家是巴赫本人。
三、序列的分句
按曲式结构划分段落,将作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1小节至第9小节左手的降b,第二部分从第9小节右手的降d至第16小节右手的降b,第三部分从第小节右手的降b至最后一个小节。
按照序列进行分句,《序曲》共有19句。
第1句是从第1小节右手的还原E至第3小节右手的降B,上方声部序列为原形O,采用的是纵横法,完整的十二音依次出现。下方声部是O-6,使用的是分割法,上下两声部使用重叠法。
第2句是从第3小节右手的降A至第5小节的右手降D,上下声部序列为I-6。采用的是分割法。
第3句是从第5小节右手的还原G至第5小节左手的还原F,上下声部序列为R-6。采用的是分割法。
第4句是从第5小节的降D至第6小节的升F,上下声部序列为R。采用的是分割法。
第5句是从第6小节的还原E至第7小节的还原D,上下声部序列为RI。采用的是分割法。
第6句从第7小节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纵向叠置,由三个序列的相互重叠构成,所使用的音列材料为原形O,倒影I与原形移位O-6。这一句序列使用了“分割法”和“重叠法”。其中上方声部使用的是“分割法”,高音声部是从第7小节的降B至第9小节的降F,序列为O-6,中音部是从第7小节的还原G至第9小节的降B,序列的为倒影I。下方声部同样使用了“分割法”,低音部从第7小节的还原E至第8小节的降B,序列为原形O。三个声部使用“重叠法”。
第7句从第9小节的降D至第10小节的降E,上下声部序列为原形O。采用的是分割法。
第8句使用的是“重叠法”,上下声部所使用的音列材料分别为原形O和倒影I。其中上方声部是从第10小节的降D至第11小节的还原B,序列为原形O;下方声部是从第10小节的还原E至第11小节的升F,序列为倒影I。
第9句是从第12小节的还原A至第14小节的还原E,序列为I-6、I和RI-6,将序列分割为若干层次出现于织体中,包括声部的交错。
第10句是从第14小節的还原C至第14小节的还原E,上下声部序列为O-6。由于音序的隐藏,声部由谱面上的两个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三个,音序顺次叠加。
第11句是第15小节的还原E至还原C,上下声部序列为原形O。
第13句是从第16小节的降B至第17小节的降B,上下声部序列为原形O与O-6。右手声部仍然使用了乐曲开始时左手声部的材料——序列原形的三全音移位。
第14句从18—19小节脱离了序列的音乐进行,在这里,已经无法辨认序列,只能看到三种音程,小七度、大三度和三全音,而被逻辑性很强的音程结构所代替。这里的情况可以看作为十二音作品插入了局部自由无调性的写法。
第15句为整个20小节,从还原E至还原B,上下声部序列为原形O。这一句重新回到了序列中来。
第16句为整个21小节,从降E至降B,上下声部序列为I-6。这一句织体陈述是严格序列化的,而且是逆行对称结构。第17句为第22小节,从降B到还原E,使用的序列是O-6。采用重叠法。
第18句为第23小节,这一小节肯定了序列音乐的特征,其间又渗透一些音程结构因素。
第19句为第24小节,从还原D到降D,其最后四个音以特强奏(ff)纵向叠置的原形序列第一动机 E-F-G-降D而告曲终。
全曲高潮点在第17小节,采用多声部织体,织体密集,旋律不再以单音的形式出现,而是音程,时值较长,力度强。
四、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勋伯格的这首作品里运用了大量的传统技法,其中包括节奏的对称、模进、模仿、还有复调的手法等等。这些在传统音乐中常见的表现手段被勋伯格非常巧妙的融入到序列創作中,作品看似杂乱无章,但是通过细致的分析,仍然可以看出古典主义典型的三部性原则。新的创作手法既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又将两者合二为一,产生新的秩序,丰富了音响效果。本文从宏观入手,再到微观的分析,深入挖掘序列之间的组织,从而达到深刻理解音乐和作曲技法的目的。
注释:
①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这个概念来自于绘画,通常与20世纪初期德国画家康定斯基所代表的“青骑士”画派等相联系,其特征是反对现实主义,避免再现形式,强调表现主观内心的冲动,被德国评论家赫尔曼定义为“灵魂的呼唤”。音乐中的表现主义以勋伯格学派为代表。勋伯格认为只有把作者内心的情感充分传达给听众时,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并且指出,“艺术家所努力追求的最大目标只有一个, 那就是‘表现他自己。表现主义的音乐作品,常具有‘深刻而过分的情感宣泄特征,而且篇幅长,编制大,线条多,调性微弱,声部的半音化特征明显,音响的刺激性程度甚高。使用動机发展的方式方法复杂而广阔。相比之下,勋伯格的所有作品,几乎都具有上述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勋伯格是一个表现主义者。
参考文献
[1]<英>肯尼迪,<英>布尔恩编,唐其竞等译.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2]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汪启璋,顾连理,吴佩华.外国音乐辞典[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
[3]姚恒璐.20世纪作曲技法分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郭晶(1989—),女,哈尔滨师范大学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作曲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