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那些让人念念不忘的老风情
2017-10-15越声
越声
昆明灵秀而迷人,它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因此昆明享有“春城”之美誉,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调节着当地的气温与湿度,使这里的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鲜花常开。
昆明虽然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两千四百多年的建城史,但如今已是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林立,唯一可以找寻到一些老昆明风情的地方就是老街了。
不容错过的聂耳故居
聂耳的出生地就在昆明老街甬道街73号,其侄女回忆:“大家都知道聂耳一生短暂,而他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昆明度过的,他的成长、学习、才智都起源于昆明。”据考证,聂耳故居始建于清晚期光绪年间,当时聂耳的父亲在昆明行医,并在甬道街租用一间铺面开设成春堂药铺,他们一家在甬道街生活了很长时间。1912年2月15日,聂耳出生于此,他的童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直到聂耳18岁时外出求学离开昆明,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聂耳自幼聪颖过人,立志向上,在云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熏陶与哺育下,他从小就显露出对音乐的广泛兴趣与突出才能,无疑是一个音乐天才。今天,历经百年的聂耳故居不但永久地成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激动更多的年轻人在聂耳精神的感召下奋发向上,报效祖国。
《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最后的作品,这首歌原是抗日爱国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1935年5月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1949年9月27日经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通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耳对劳苦大众有着深厚的情感,他在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37首革命歌曲,其中除了《义勇军进行曲》,最著名的还有《毕业歌》《卖报歌》等。聂耳开辟了我国新音乐的道路,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朱德元帅1964年为聂耳题词“人民的音乐家”,除聂耳外,获得这一称号的还有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的冼星海和创作了《游击队之歌》的贺绿汀。
在昆明西山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有一片缓坡松柏葱郁,绿树丛中长眠着人民音乐家聂耳。他的墓地呈钢琴状,主体为琴盘,道上的7个花台象征着7个音阶,而24级石阶则示意聂耳仅活了24岁。
聂耳原葬于高跷山腰至华亭寺之间的公路西侧,墓系青石镶砌,简单朴素,有徐嘉瑞撰写的碑文,1954年人民政府进行培修时由郭沫若重撰碑文,1980年,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重建聂耳墓,同年5月13日迁葬西山。
古今第一长联
位于昆明市区西部的大观楼闻名遐迩,它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朝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园后还可以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楼台亭榭。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由清代名士孙髯所作的180字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号称“古今第一长联”、“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
这副长联的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是:“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上联描写滇池风光,下联概括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
这副长联挂在五百里滇池岸边的大观楼前已有两百多年,为古今众多名士及广大游人所仰慕和推崇,而大观楼也成为与黄鹤楼、岳阳楼及滕王阁齐名的我国四大名楼之一。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陈毅读大观楼长联后赋诗赞道:“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五千年。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毛泽东也曾赞叹道:“从古未有,别创一格。”可见这些伟人对大观楼长联的评价极高。
长联的作者孙髯字髯翁,号颐庵,云南昆明人,祖籍陕西三原,幼时随父流落昆明。他自幼聪颖好学,尤以诗文超群,幼时赴童试,因不愿受搜身之辱愤然离去,从此不再参加科举,终生为一平民。孙髯虽然没任一官半职,却时刻关心国计民生,寻求根除昆明水患的良方。他虽是一位诗赋名家,却不局限在文學的天地中,时刻关心百姓的疾苦,为他们呼吁减租免税。
孙髯生活清苦,有时还会断炊,但他坚毅乐观,傲然不屈,且喜种梅花,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他广交诗人墨客,常聚于名胜古迹吟诗作赋。
康熙年间,昆明大观楼建成,该楼西近华浦,濒临滇池草海北滨,遥对西山,凭栏远眺,青山绿水,烟鹭沙鸥,云鬟雾鬓,一时文人雅集,墨客登临填词作诗,但无不是粉饰太平,为统治者歌功颂德。孙髯对此十分鄙薄,他慨然挥笔写下《题大观楼》长联一副,旷古未有,震动儒林。
孙髯晚年在昆明圆通山咒蛟台以卜易为生,自号“咒蛟老人”,后因有子在弥勒经商,将他接去赡养,孙髯在该县授徒,门墙桃李,一时称盛,病逝后葬于弥勒。
当年,徐霞客在《游太华山记》中这样描述大观楼的景致:“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明代世袭镇守云南的沐氏曾在此建花圃。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湖北僧人乾印来此建莲花寺,其讲《妙法莲花经》,听者常千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巡抚王继文对此处风光大加赞赏,遂命建三层方楼一座,登楼远眺,极目所至,海阔天空,烟波浩渺,湖光山色,真可谓洋洋大观,故取名大观楼。
咸丰七年(1857年),清军镇压回民起义时大观楼被焚毁,同治五年(1866年)大观楼重建,历时三年建成,也就有了现今所见的大观楼及其附属建筑群。民国五年(1916年),大观楼被辟为公园,解放后又经多次修建并加大扩充,现已成为大型旅游区。至今,大观楼三楼仍悬有郭沫若1961年登大观楼时所作的诗句:“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现在所挂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云南剑川人赵藩重书。
鲜为人知的官渡古镇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在昆明市区内已经很难找到旧时的城市印记了。然而去年年初,官渡古镇以其丰富多彩的人文自然景观、完整存留老昆明的历史印记,成为昆明唯一一家获得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示范名镇的乡镇。
3500年前,昆明人的始祖在滇池中以捕食螺蛳鱼虾为生,天长日久,螺蛳壳堆积如山造就了蜗洞。1000多年前,南诏政权于昆明西山脚下修筑拓东城,蜗洞成为大理前往南诏的必经之地,遂改名“官渡”。元代统治昆明、官渡两县,县治所设在现今的官渡古镇,并筑有土城墙。明清时期,官渡已发展成初具规模的集镇,其范围远超今日的官渡镇,自明清以后,官渡商贾云集,乃至有“小云南”之称。
当地人有句俗语:“先有官渡后有昆明。”在官渡保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一些古建筑,还有地道的老昆明标准音——官渡腔,更有原汁原味的花灯表演再现明清时期唱灯的古风,以及香飘万里、远近闻名的官渡小吃。
晚清以来,借风水而发达富足数千年的官渡渐渐没落,古老的庙堂建筑逐渐陈旧破败,有的甚至被拆除,著名的金刚宝塔也沉陷了两米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深坑。如今来到官渡古镇,金刚塔下螺蛳壳上斑驳的凿削痕迹是古滇贝丘文化的见证。
官渡是藏传佛教进入昆明地区的登陆地,妙湛寺石塔建筑留下了藏式密宗佛塔深深的烙印,全国仅此一例。土主庙是历史上“八庙”之中最大的一庙,如今土主庙会仍是昆明最热闹的民俗活动。元代建立的孔子楼对官渡子弟读书习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走出了雍正皇帝的老师、著名文人王思训,众多的百年老屋和四合院则走出了更多的能人志士,而滇越铁路西庄站遗址则见证了昆明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小贴士
主要景点:昆明是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截至2012年,全市有各级政府保护文物200多项,有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滇池、安宁温泉、九乡溶洞、阳宗海、轿子雪山等国家级和省级著名风景区,还有世界园艺博览园、云南民族村等100多处重点风景名胜,10多条国家级旅游线路,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全省,连接东南亚,集旅游、观光、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旅游体系。
民俗: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民族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傈僳等。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響、融会贯通,又保持着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淳朴,无论是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习俗,都能使人感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和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傈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众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戏、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