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改革形势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调查与研究

2017-10-14唐芳

大东方 2017年4期
关键词:招生宣传高职院校研究

唐芳

摘 要: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生源不断减少,在高考改革新形势下,如何争取生源,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JH学院2016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引导招生宣传方式与方法,提出“点面结合、专业融合”的招生宣传策略,有序推进重点生源学校建设,不断拓展专业宣传途径,推进专业建设深度,使用多元化的宣传媒介提高高职院校招生宣传效果,确保招生工作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研究

从2014年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公布以来,按照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目前已于1月6日向社会公布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案:“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此次改革无疑会对高职院校造成较大冲击,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尤为重要,为更好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分析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关注点,引导招生宣传方式与方法,笔者对JH学院的2016级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分析

带着“了解学校的途径”、“选择学校的想法”、“就读专业的理由” 三个问题,笔者对学校2016级新生进行了全面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380份,有效反馈7832,占录取新生8297数的94%以上。结果统计如下:

(一)了解学校的途径

调查表明,【网络搜索】依然是考生了解学校途径的首要途径,有36.77%的新生通过网络搜索途径了解过学校,相比2015年上升了9个百分点。由于学校加强了招生宣传的力度,通过各种途径主动向考生介绍学校发放招生简章,从【学校招生简章】了解学校的学生的比重位列次席,有超过30%的新生有通过简章了解学校。另外【他人推荐】、【班主任推荐】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说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听从来自第三方发出对学校的推荐意见。

(二)选择学校的想法

从选择学校的理由的问卷答题情况来看,因为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院校】的原因選择我校的占总人数的38.88%,另外【就业典型50强】、【他人推荐】也是新生选择我校的重要原因。【地理位置】也是外省录取新生选择我校的一大因素。同时我们也看到,学生选择【其他】的选项比例也是比较高,鞭策我们招生宣传的方式与方法有待拓展。

(三)选择专业的理由

从调查看,新生选择就读专业最重要的原因是【就业前景好】与【所读专业兴趣浓】,此两项原因占比分别为37.70%和27.25%。其次是【他人推荐】、【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和【专业师资力量】。新生中选择【其他】的选项占新生人数的24.09%,说明考生对专业的认识不够,今后的宣传中还有待于加强。

综合调查问卷情况,对学校今后的招生宣传带来以下几点反思:一是还要不断地优化学校网站与招生网站,不断提炼展示内容上,围绕专业宣传更多、更直观的就业前景分析、专业兴趣点的概括来迎合考生的关注点。二是要不断推进专业宣传的深度与广度。深度是挖掘考生对专业的兴趣点,广度是指让考生周围的人知道办学专业、办学实力与就业前景。

三、实施“点面结合、专业融合”招生宣传策略

2017年新高考,不论是统一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均实行“专业+院校”平行志愿,还是高职提前招生采用“一档多投”,更突出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权。招生宣传环节必须要突出专业的宣传,故提出“点面结合、专业融合”的招生宣传策略。所谓“点面结合”是指各二级学院所负责的具体地区招生片区是面,要从全局的角度在所负责地区将学校宣传到位,点是指具体的重点生源学校,或是艺术、体育特色学校,且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对应的专业要作重点的宣传对象。“专业融合”是指由专业主任、专业骨干老师参与到招生宣传中,由他们跟学校的领导、高中班主任、学生或家长来谈自己专业的特色、优势、实力、就业等,从而不断地让考生周围的人认识该专业,引导考生填报该专业、或唤醒考生的专业兴趣。要实施“专业融合”,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有序推进重点生源学校建设,对接当地产业、融合专业做好招生宣传

为更好地宣传学校的专业,特别是能让专业主任或专业骨干老师走得进学校去宣传,第一步由片区负责学院与中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有序推进重点生源基地建设,将那些输送生源数多的学校建设成重点生源学校,并通过协议的方式明确责任与义务。结合当地的产业与经济结构,委派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老师到当地重点生源学校进行专业宣讲,从而使招生宣传与当地的产业相结合,与对应的专业相对接。

(二)不断拓展专业宣传途径,面向不同受众、多形式做好专业宣传

在招生宣传途径方面,原有招生简章、进校宣讲、各地区招生咨询会、招生手册广告、计划专刊、浙江在线访谈等形式,在此基础上,增加网络在线咨询、微博、QQ及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方式及时推送招生政策、计划、学校介绍、专业介绍等信息,同时还可借助于一些大众平台来宣传。总之,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纸质媒介与电子媒介、人际传播媒介与网络媒介交叉使用,互为补充,不断拓展招生宣传的途径,尽力做到招生宣传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周辉,权良媛.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机制及创新[J].江苏高教,2013,(1):92-93.

[2]罗永典.如何做好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之我见[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8):157-158.

[3]王艳春.新时期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探析[J].科技资讯,2013,(14):212,256.

[4]闫玉荣.提升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质量探讨[J].职业教育,2012,(7):177.

[5]宋峻峰,邢琦.高校自媒体群式招生宣传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50-53.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招生宣传高职院校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思辨与思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谈谈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机制及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