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民间舞《喜金秋》对左权小花戏的传承

2017-10-14袁秀鸣

大东方 2017年4期
关键词:左权传承

摘 要:起源于山西省左权县的左权“小花戏”,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还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流传在我国民族舞蹈的历史长河之中。本文从飞舞多变的扇花、轻盈活泼富有弹性的舞步和舒展秀美的舞姿三方面分析了《喜金秋》对小花戏舞蹈的继承。

关键词:左权“小花戏”;传承

左权小花戏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经久不衰,是一种文化底蕴深厚,集歌、舞、剧为一体的特殊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万年辽州志记载曰:“辽居太行山巅,万山深谷之中,迂回曲折,绵延百里,商贾不通,舟车不至。虽然穷乡僻壤,而比户弦歌,文风颇盛。”正是在左权县这样浓厚的民风背景下才衍生出了今天的左权“小花戏”。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山西,这里拥有同样悠久的历史。山西是著名的民间舞蹈之乡,它的种类繁多,至今保留下来的就有200余种,其中最具有特色之一的就是左权县的小花戏了,它在发展过程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歌舞。演员根据词曲所唱的内容来表演和配上相应的动作,不少剧目还有简单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第二类是歌舞剧,歌舞剧则跟歌舞有所不同,有叙事传统,人物间性格的矛盾跟戏剧冲突,则构成了小戏的形式,通过精准而细腻的动作设计来表达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使得“情”在歌舞之中,始终是情与舞相交辉映,舞与剧水乳交融,歌中有舞,舞中歌、舞、戏三者紧密结合。

小花戏凭借着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流传至今,仅仅用了“一小二花三有戏”这七个字就概括了其特点,“一小”指的是它表演者的年龄小,“二花”指的是表演人数不多,少则两个人对舞,多则几十人而跳;“三有戏”指的是它轻装简便,既不需要繁复的服装道具等,也不需要舞美等受到舞台的限制。有戏指的是它有了一部戏剧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喜金秋》则是创作在解放之后,新时期的“小花戏”之前。这一时期广大人民都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主要任务也从积极抗战转变到大力发展生产劳动力上,所以“小花戏”的创作和产生都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劳作,它主要表述了农民在丰收时节的喜悦,形象生动的表现了丰收时的景象。

一、飞舞多变的扇花

道具在舞蹈作品中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花戏关于扇子的部分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着不可替代训练价值的就是“蝴蝶扇”了,其要求是把彩扇舞动的像丛林中的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如图)在舞蹈《喜金秋》中,舞蹈演员双手持两把黄色的扇子,在扇子的扇面上,都贴有许多条长出扇面许多的金色的一指多宽的穗子,黄色的扇子加上金色的穗子十分贴切形象的表现出了金秋时节的庄稼穗子,在舞蹈动作当中出现有收割,捡拾庄稼的动作时手中的黄色扇子就十分形象的表现出了成熟后庄稼的样子。这黄色带金穗的扇子无疑在舞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正体现出扇子在这个舞蹈当中的作用,这黄颜色的扇子就象征着农民在辛苦耕种后所收获的金灿灿的高粱和麦穗,农民将这收获来的金灿灿的庄稼拿在手里高兴的载歌载舞。由此可以看出,飞舞多变的扇花无疑在该舞蹈中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不仅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又生动形象让人明白易懂,这也正是它的成功之处。

二、轻盈活泼富有弹性的舞步

另外一个在左权小花戏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着不可替代训练价值的就是“三颠步”了。在舞蹈《喜金秋》中,步伐与节奏的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韵味,在xxx在三拍子的乐曲节奏中,每一小节舞一个“三颠步”,每一拍颠颤一次。唿嗦步也是同样,在相同的节奏中,膝盖脚腕在松弛的状态下,特别注意膝盖脚腕在颤动的过程中协调性的进行时的流畅与连贯。同时舞蹈动作韵律的韵律上,《喜金秋》在继承了传统小花戏的同时还融入了其他元素。如芭蕾舞中舒展的舞姿动作,还有其他民族的律动节奏等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多种韵律的舞蹈动作,也为她轻盈活泼富有弹性的舞步增添了不少可看性和观赏性。

三、舒展秀美的舞姿

小花戏的舞姿灵活多变,十分秀美。而且小花戏的每个舞蹈步伐并不只是单一的搭配了一个舞姿动作,而是在随着不同的音乐要求,情景的需要还有人物的性格等方面根据一个舞蹈步伐来搭配各种不同的舞姿动作的,比如在三颠步的步伐基础之上双手抖动蝴蝶扇双臂大幅度的舞动“U”形,还可以在三颠步的步伐上加入转身、十字步、踢腿等动作。步伐也可以由之前的单一向前进多变为后退、左右横走等不同的形式。所以小花戲的步伐独特性还体现在步伐与舞姿的多样搭配之中。

舞蹈《喜金秋》所要表现出的是金秋时节农民收获的喜悦之情,所以在舞蹈的动作方面就重点突出的表达了丰收时的喜悦以及收获时的各种动作。单一的模仿和表现动作是不足以表现出那种丰收的喜悦之情的,所以在舞蹈动作和情绪方面都进行了夸张和强调,最主要的是对舞蹈动作进行了夸张。在动作的夸张方面,《喜金秋》不仅将收割时的日常生活动作搬上了舞台,还运用了大量的夸张的手法将这些生活动作修改夸张成为优美的舞台动作。在舞蹈的结尾部分演员们通过道具和队形造型的摆放形成了一个高高堆起的麦垛的形状,单独留出一个演员在旁边摆出观望麦垛的造型,通过这种夸张的舞蹈造型表现出庄稼的大丰收与农民在面对丰收的庄稼时的喜悦之情。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1.

[2]黄竹三.戏曲文物研究散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3]王牛保.左权县文化志[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2.

[4]石湘涛.四个支撑点发展左权民歌小花戏[J],今日山西.2004(5).

[5]田洁.左权小花戏艺术特色及发展轨迹初探[M].太原:山西大学出版社,2007.

[6]马静.浅析左权小花戏舞蹈的艺术特征[J].北极光,2009(6).

[7]金秋.舞蹈编导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袁秀鸣(1993-),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舞蹈,研究方向为舞蹈学。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左权传承
左权:家书中的热血与柔情
左权民歌汇·2019年国际民歌赛比赛筹备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左权将军纪念馆
左权殉国前三天写给爱妻的最后一封信
名将左权的精神财富
名将左权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