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次台海危机期间中美斗争策略研究

2017-10-14柯艺伟赵传

大东方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美

柯艺伟 赵传

摘 要:195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第二次台海危机爆发。这是一场包含了政治、军事、外交诸多因素在内的炮战,对中美台三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大陆在这一事件过程中对美方的博弈策略的研究入手,来详细介绍这一事件。

关键词:第二次台海危机;中美;斗争策略

经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近四年的艰苦奋战,到1950年6月,全国除西藏、台湾和少数海岛以外其他领土均已获得解放。然而,由于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战场上节节失利而向中国求助,加之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以当时中国的国力显然无法承受两面作战的巨大压力。因此,中共不得不暂时放弃解放台湾的打算。朝鲜战争结束后,由于在中国尽快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体系的迫切需要,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干预,中共始终未将以武力解放台湾这一计划付诸实施。除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岛和大陈岛外,大陆与台湾的军事较量总是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然而到了1958年夏季,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美国一方面派遣军队干涉中东事务,一方面又与国民党当局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面对种种变化的国际情况,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必须在这一问题上进行表态;并且,如果计划进展顺利,还有极可能促使美国政府放弃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因此,第二次台海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一、对美方意图的判断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金门的大规模榴弹炮突击。这一行动牵动了台湾当局与美国政府的神经。美国政府误判中国不仅是要占领金、马,更是要解放台湾,因此紧急将大量兵舰调往台湾海峡。

本以为美国身陷中东事务,并不会将太多的精力集中于台湾海峡。然而事实的发展却出乎中共的预料。但是,对于美国是否真的会像美国海军参谋长伯克在同月8日所说的在台湾海峡“随时准备进行像在黎巴嫩那样的登陆”,毛泽东还没有准确的判断。

为了弄清美方的真实意图,中共决定首先在宣传上采取进攻的姿态,谴责美国侵略台湾,同时还划定了12海里的领海宽度来观测美军的真实态度。

9月7日,美台海军组成的联合舰队进入金、马附近的海域,此举已经越过了中国规定的12海里的范围。因此,毛泽东指示福建前线部队攻击蒋舰,而不对美军舰队炮击。在此情况下,当福建前线部队炮击蒋舰时,美军军舰立即撤走。

通过这一次试探毛泽东判断其实美国没有下定跟中国作战的决心,“美国害怕被拖下水,因为美国还没有决心要打世界大战”。

二、边缘政策与绞索政策:没有冲突的对抗

9月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发表讲话强调美国已经钻入了美国自己编织的“绞索”之中。所谓“绞索”,毛泽东认为就是美国在各地建造的军事基地已经成为一张巨大的网,只要各地战端一起,美国就会身陷其中不断地被消耗力量。

之所以要提出“绞索政策”,首先是因为中共不想挑起与美国的战争,毛泽东在此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争取至少十年的和平时期来进行国内的建设,要跟世界人民一起努力推迟战争的爆发 ;另一方面,考虑到国内正处于“大跃进”时期,不能给社会各界人士的蓬勃热情中泼上一头冷水,中共必须做出相应的姿态。

在实际的过程中,中美双方在每一步的行动中都小心翼翼。在金马前线,中国军队只是对蒋的军队进行炮击,从未对美国的军舰进行炮击。美舰在公海时,在舰身覆盖了很大的美国国旗,示意解放军不要对其发动攻击,解放军也只是攻击蒋舰而没有对美舰炮击。

这样,中美双方就在台湾海峡就进行了一场边缘政策的較量。台湾海峡也进入了一段特殊的平静时期。

三、利用美蒋矛盾

由于当时美国的战略重心是在欧洲对抗苏联,在台海地区投入过多军事力量必然会引起盟友的反对;同时国内的新闻舆论也出现了不利于美国政府的导向。

中共中央迅速察觉到这一形势,便开始适时调整政策对台湾释当局放出善意的信号。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同时宣布暂停炮击七天,台湾方面可以自由地运输供用品,但要以没有美军护航为条件。到了17日,中共向党内发出了《关于当前对美斗争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利用美国和蒋介石集团的矛盾来解决这次台海危机。为了进一步向台湾表明自身的态度,中共于26日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再次强调“中国人的事只能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台湾人民不应再受美国政府的控制,要勇于斗争。

表明了自身的态度,还要有相应的行动,因此中共又单方面宣布了“单打双停”的方针。从这以后,两岸的军事紧张关系逐渐消退,第二次台海危机逐渐化解。

四、影响

通过这次在台海的较量,中共对自身与美国之间的实力差距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毛泽东看到虽然“从本质上看,从长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但在目前时期,“它们又是活的铁的真的老虎,他们会吃人的”。因此,中共一方面依然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始终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做好国内的经济建设,鼓励动员国内人民群众大力生产,实现从“年产几百万吨钢向年产几千万吨钢乃至几万万吨钢转化”,以为将来的行动打好基础。

可以说,这一次军事冲突,使中共对台湾问题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也为中共日后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外交文选[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J].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3]《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

[4]《告台湾同胞书》

作者简介

柯艺伟,单位:延安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中共党史,籍贯:福建省漳州市,学历:本科。

赵传,单位:延安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中共党史,籍贯: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学历:本科。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政法学院)

猜你喜欢

中美
美国商人与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谈判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近10年中美贸易额变化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中美人人贷(P2P)不同运作模式下的差异及原因解析
中美初任警察岗前培训比较研究
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差异分析
中美体态语具体差异研究
中美投资和贸易谈判研究成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