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2017-10-14韦自静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合作

韦自静

摘要:校企合作项目管理方式较为粗放,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想到哪做到哪,没有长远的规划。即使制定了一些项目管理制度,也没有真正落实,执行起来不好操作。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项目管理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模式办学方式也越来越灵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会计专业毕业生寻找合适的会计岗位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干脆放弃了会计工作,而有些企业寻求合适的会计求职人员也非常困难。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方式。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高职院校和企业付诸实践过程中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这些难题亟待解决。

一、高职会计人才企业需求现状调研分析

我国每年有10万以上的会计毕业生,包括中职、高职和本校院校的,这些学生毕业后都即将进入会计岗位。虽然市场需求大,但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特别是会计专业学生在学历方面较之本科学生缺乏竞争力,如何使高职的学生具有竞争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人才?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在山东省临沂市范围内对50家中小企业通过访谈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调研。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发放问卷、走访企业,网上搜寻招聘企业等方式进行。50家中小企业类型多样,有生产农产品成本的制造企业,像龙盛龙牧集团等,有商业企业像九州集团,有金融保险企业,像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还有会计事务所,像天恒信、华泰事务所等。

(1)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学历及专业职称需求情况。调研发现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学历要求以专科学历为主,为75%。专业技术职务一般没有特别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时都会考出会计从业资格证,也有很多学生能考出助理会计师,高职学生毕业时找工作并不困难。

(2)中小企业对会计工作岗位的人数需求。调研中发现中小企业需要的会计岗位以出纳和会计核算人员最多,50家企业中只有4家分别招聘财务总监和会计主管。由于企业规模和企业管理的需求不一样,中小企业大量的财务工作只是简单重复的会计账务处理工作,财务管理与分析业务不多,一般会计核算人员就可以担任。

(3)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调研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发现,前五项基本能力占得比重较大,其中纳税申报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会比较困难。大多会计专业都开设税法,但仅限于理论知识,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税费计算与申报,只有通过企业具体的开票系统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税费计算对企业的影响。此外,财务软件运用也是现在重要的职业能力,学校也学习软件,但是教学版与企业版差别还是相当大的。

二、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调查

2016年 9 月至 12月间,分别对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已毕业学生、在校教师及中小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查走访,从多角度了解校企合作的现状。

(一)对在校高职学生的调查

通过对几所职业院校学生通过随机抽样方式对校内50名大三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 96%。多数学生对企业专家讲座的效果认为一般,实习实训基地的运用不是很满意,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外聘兼職教师的教学水平很满意。在校学生对于校企合作的现状总体来说不是很满意,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二)对已毕业高职学生的调查

通过对已毕业高职学生的调查,得知多数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都偏向工作经验,这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高职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课程,筛选了实用的课程,纯理论知识的基本不涉及,选用的教材基本是理实一体化教材,里面大多是企业真实经济业务,高职学生进行的实训练习也很多,但如果不去企业实际操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缺乏感性认识,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会计工作岗位,短期内不能独当一面,大多需要老会计带或经过二次培训。校企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很有必要,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到企业实习,增强实践经验。

(三)对中小企业的调查

除了选取对在校学生及教师的问卷调查,还通过走访、面谈的方式对临沂市几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大多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只是停留在座谈会、学生参观、有些也会安排部分学生实习,可能还会接纳一些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企业会计岗位较少又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企业很少接受教师挂职锻炼,学校大多也没有参与合作企业的员工培训。但是,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有工作经验的偏好,对工作经验不做要求的很少。

三、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项目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项目管理不规范

校企合作项目管理方式较为粗放,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想到哪做到哪,没有长远的规划。即使制定了一些项目管理制度,也没有真正落实,执行起来不好操作。校企合作项目开展时没有及时建立项目管理机构,人员临时安排,没有尽其所责,严重制约了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

(二)项目管理缺乏外部支持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制定相关法规来保障校企合作双方权利与义务的责任,对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行业中的中介机构未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致使学校与企业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由于学校与企业分属不同利益诉求的部门,出现问题仅靠学校与企业自身力量来协调、解决,就会十分困难。

(三)项目内部利益难以协调

企业和学校是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需求。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希望得到稳定的用人需求,先进的技术支持,员工的技术培训,良好的社会声誉等,学校则希望获得先进的技术设备,良好的实习实训场所,外聘兼职教师的引入等。

(四)项目具有特殊性

校企合作项目面向会计专业,企业的会计岗位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个企业都可能设会计岗位,但人数不多,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局限性。会计工作很大部分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等问题,学生去企业实习、教师去企业实践都会有很多不便,不利于开展工作。

校企合作是作为项目运作和管理的,因此,对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实施项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创立的企业越来越多,一方面加大了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云物大智”时代,信息不断更新,对会计人员素质也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必须走出去,只有走出去,才知道企业、社会需要什么,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培养的学生更具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为社会生产服务,以学生的就业作为发展方向,结合企业行业和经济发展需求,重点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应用型人才,走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校企合作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基于会计专业群改革实践教学的探讨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