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英语翻译本科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初探

2017-10-14张含月叶莎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笔译口译汉语

张含月+叶莎

摘要:本文单从国内高等院校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入手,分析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与适合开设的具体课程,阐述了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与对培养翻译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翻译本科;课程设置建设

一、引言

翻译教学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过去的空白,然而翻译专业的建制仍不完善,在许多环节仍存在问题,而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的设置上是教学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与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课程设置的理念

目前各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分为:语言能力,语言基本技能如听、说、读、写等;翻译能力,把源语转换成目标语的翻译能力;相关百科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各领域内的知识和常识储备(李红,2016)。因此,翻译学科的课程设置应做到“四个兼顾”:英语能力与汉语能力兼顾,语言水平与文化知识兼顾,口译能力与笔译能力兼顾,外语能力与翻译能力兼顾。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兴趣培养,学科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等。

(一)英语能力与汉语能力兼顾

英语水平对从事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不需赘述,然而译者的母语水平同样也是翻译能力的重要前提。译者的母语水平对译文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需要字斟句酌的英译汉的笔译实践中,译本的成败往往不是取决于译者的英语水平,而是其汉语功底。因此在设置翻译本科课程时,要注意汉语训练不能忽视,不仅要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熟练度,还要提升学生的汉语文学鉴赏能力。由于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对语言本身的学习,因除了天赋之外,个人长期积累和熏陶也十分重要,这是在大学本科短短四年间难以实现的,因此在本科阶段,学校应将重点放在学习方法传授以及培养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方面。

因此课程设置中必须要保留汉语学习板块,且应该作为基础必修课程(吴青,2010)。现在许多高校翻译本科已经开设了诸如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汉语经典赏析、古代汉语典籍赏析、汉语阅读与写作等。需要注意的是,翻译本科学生除了要学习较为实用的现代汉语语法、实用文体写作外,还应大量阅读汉语文学经典,以及广泛涉猎汉语书籍。培养文化自觉。这是英语翻译专业与其他英语专业的一个区别,对翻译能力、译文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不可忽视,不能偏废。

翻译本科生的阅读任务应以英语精读和汉语自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英汉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思辨能力,以及拓宽知识面(何刚强,2012)。

(二)语言水平与文化知识兼顾

英语语言水平是所有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对翻译专业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且在本科阶段,学生口译、笔译的未来发展方向尚不明确,因此更需要打好扎实的听、说、读、写基础。且须根据翻译专业的特殊性,进行专门和特别的语言训练。(吴青,2010)。因此除了常规的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语听力等英语专业共有课程外,还可以增设为培养翻译人才定制的英语交际能力强化、听说与译述等课程。

在打好双语言的基本功,和拥有一定汉学基础之后,合格的翻译从业人员还需拥有足够的杂学知识面(何刚强,2012)。这是由翻译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尽管临时的译前准备能解决部分对译者专业知识的需求,但真正想要在翻译实践中稳定发挥,甚至高水平发挥,与各方面文化知识的积累息息相关。因此培养翻译人才就是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冯建中,2009)。

(三)口译能力与笔译能力兼顾

如前文所述,一般翻譯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才会对口译和笔译区分开来进行专门训练,在本科阶段,学生对翻译的理解和实践才刚开始,因此应该两者同时训练。在翻译基础学习阶段,口译和笔译很多地方都是共通的,而且在提升语言能力上还可以进行互补。同样,汉译英和英译汉的能力也不可偏废,二者在翻译实践中有一定差别,难度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尽管根据现如今的翻译市场,对英译汉和汉译英的需求量不尽相同,但在本科阶段还是应做到同步发展。

(四)英语能力与翻译能力兼顾

从事专业的翻译工作需要专门的翻译技巧,这也是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其他英语专业学生的另一个特点。这就要求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注意这一点,主要分为翻译理论课程和其他翻译课程中的理论实践。

翻译理论课程如翻译概论、语言思维与翻译、翻译批评与鉴赏、英汉/汉英翻译技巧、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翻译理论与思考、中外翻译史。但这些课程内容往往相似或相近,应做好重点区分,或对多门理论课进行整理和整合,传授翻译理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目前部分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呈递性,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将英语能力与翻译技巧割裂开来,极大地降低授课效率(李红,2016)。

(五)翻译素养与职业能力

翻译专业开设旨在为翻译市场输送足够胜任这一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需紧扣翻译市场的变化,灵活变动、与时俱进。现如今软件翻译技术飞速发展,作为新时代的译员应该将计算机与互联网作为自己的助力而非阻力,学校应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与翻译项目管理课程。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翻译专业还存在着课程设置过于随意,各模块间缺乏兼容性、翻译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需要克服和解决。并且,对于翻译人才培养而言,课程设置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需要与教学团队、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进行结合。翻译本科专业是我国新起步的专业,各方面还未十分完善,在将来,应进一步加强各高校翻译专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完善翻译学科的教学工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译教学理论,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为我国输送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建中.翻译教学专业化背景下的双语课程体系建设[J].外语研究,2009(4):79-82

[2]何刚强.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理念摭谈[J].当代外语研究,2012(2):40-42.

[3]李红.应用型本科翻译专业课程建设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6(21):77

[4]陶友兰,强晓.本科翻译专业阅读教学综合模式探讨[J].中国翻译,2015(1):55-58

[5]吴青.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教学理念[J].中国翻译,2010(2):39-43

基金项目: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的课题(201610637092).endprint

猜你喜欢

笔译口译汉语
学汉语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口笔译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评介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笔译教学研究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中外口译研究对比分析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