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自闭儿童的融合教育

2017-10-14江珊红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自闭症儿童

江珊红

摘要:儿童自闭症对其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作为一名在校的前线工作者、班主任,结合工作实践,针对自闭儿融合教育的实践提一些看法。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

引言

“自闭症”小孩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沟通交流不被人理解,他们和正常的小朋友一样有感情,有同情心,有感受他人的能力。自闭儿童随班就读,融合在正常的教育,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使具有不同需要和学习能力的残疾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所谓融合教育,可以将有自闭症的儿童纳入到一般的同龄正常的儿童行列,在正常教育系统中,让有特殊需要的自闭症儿童和一般儿童一起接受教育。利用儿童较强模仿能力,让正常儿童带动有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达到适应普通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更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班级融合

正确认知自闭症,包容、陪伴最重要。以学校的某小孩星儿为例,一个阿斯伯格综合症中,孤独症患者,入学第一天,显得很安静,笑盈盈的。没过多久,一阵呼天抢地的叫喊惊动了所有人。孩子嘴里嘟嘟囔囔时而激动,时而平静。随着学校学习的规范,自闭儿情绪发作的间隔越来越频密。我会告知其他学生,“他只是跟我们有点不一样。”当同学产生恐惧、嘲笑、戏弄的心理时,老师会针对性的开展“团结”、“包容”、“奉献”、“爱心”等主题班会。老师也鼓励班上的其他同学给予她特别的关心和照顾,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比如男同学被鼓励多跟星儿玩。自闭儿交流方式比较执着、古板,同学有时会被他莫名其妙的激动伤到,老师必须及时抚慰,鼓励陪伴、包容星儿的行为。

自闭症被定义为一种终生的发展障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让自闭儿童从根本得到康复,我们要本着优势视角,发挥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未来,扬长避短。他们比一般的孩子更需要老师挖掘他的优点。比如这个孩子爱看书,所以认字多。无论他由于什么原因,坚持批改他的作业,也像普通孩子一样,在他有些泄气时给予及时的鼓励。表扬的标准当然低得多,每一次按时完成作业,不发脾气都可以表扬,甚至无中生有,今天没有乱画黑板,安静听课,会读书,总之挖掘可表扬的方方面面。我们班不但没有因为星儿这个特殊队同学而变得不和谐,还因为他,我们变得更懂得理解、沟通,班级更团结了。

二、学校融合

首先倡导学校向学生和家长普及知识,减少对患儿的歧视。他们是否能顺利随班就读,很大的支持来自本班同学家长的善良和包容。同时,也向他们宣传教育公平,每个孩子都有教育权利。总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宣之以法。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自闭儿因为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无法理解眼前的世界,时刻会陷入苦恼和郁闷的情绪当中。一旦情绪爆发,用哭闹表达,或漫无目的地随意跑动,更有甚者,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老师应该引导避开,并且陪伴,轻声抚慰、等待他情绪的平复。要掌握规律,就要防范于未然。

其次,获得学校、同级老师、全校老师的支持与理解也是至关重要。随着自闭儿童比例日益增多,他们的学校教育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关注。从没有意识,到全校老师共同了解自闭儿童的特点,再就是设立特殊教室,现在学校设立心理活动室,老师入班观察,沙盘,心脑电图训练等等专业手段测评孩子的情况,协助他们回归班级。同级老师对同级同学的引导,也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星儿生活学习的场。因此,星儿六年间在学校过得快乐自由,因为周围的空气友善又包容。

再就是家校紧密联系,合力撑起星儿一片天。首先是经常进行家访活动:1、及时了解父母的教育方式; 2、观察学生在家时的行为及日常生活习惯;3、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因为星儿家长是高知家庭,父母很早就重视孩子的情况,妈妈带孩子系统训练也有一定的时间,对孩子还是很了解的。我们经常电话、微信交流,为孩子的每一分进步欣喜,及时分享,携手前行。我们还及时调整了教育期望,比如,星儿的父母教育期望不同,父亲对孤独症治疗抱有很大的期待,要求孩子跟其他同学一样按要求交作业、达到一定的质量等,总之,正常孩子能做的孩子也要做到。但事实是孩子做不到,还因为自己达不到要求表现出紧张、固执、强迫的举动。于是,我们调整了目标,甚至为了给孩子减压,他的母亲还希望不参加考试,评比,尽可能地减轻孩子的压力。切合实际的期待往往是孩子能坚持留在学校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融合

社会融合对于自闭症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也非常重要。作为教师,要争取每次集体活动的机会。当我们把自闭症孩子带到外面进行实践活动,星儿们可能会突然大哭大闹发脾气,可能忽前忽后地乱窜,也可能根本不理不睬不参加活动,路人投来诧异或者嘲笑的目光。尽管如此,但我们没有一次撇下星儿的,因为他每次都表现得特别开心,与人沟通的能力好像又进了一步。后来学校还因此配备了专门的带队老师,班干部也自告奋勇答应照顾星儿,我逐渐放手。但方式也有讲究的:由同学手拉手;再就是小组分工带着;排队要站在队伍第一个,不离开视线。直到五六年级,他终于会跟着队伍走,和老师同学互动。六年级最后一个春游,我想着要跟他再见了,拿起相机,跟他留影。原来面部表情极其不自然的少年,拉来那位陪同他的老师,轻轻挽着老师的手。英语老师看见了,也舍不得他,赶来跟他合照。为了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星儿让两位老师和他一样,竖起两根手指比了个“耶”。

另外,我觉得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特别能让星儿融合社会。比如,消防安全体验活动;科技节的科技体验活动等。这些活动把社会人请进来,让自闭症学生在学校熟悉的环境中接触一些除了老师之外的陌生人,通过表演节目、做游戏、运动比赛等形式来拉近自闭症与他人的关系。在活动中,我特意跟随星儿,从旁观察、协助他参与到各项体验活动中,他显得放松、快乐,对什么也好奇。星儿的父母也带领他走进真實的社会。教他到小区、超市、菜场、公园、车站等等场所活动,面对真实的社会,学习正确的社会技能。通过这些社会融合活动,把原本对自闭症而言是陌生而隔离的社会合理地转化为他们的一部分生活,并融于生活。星儿自理能力不比一般的同学差。

融合教育使星儿的校园生活平静而快乐!他不但拥有了与正常孩子能实现全面发展的平等机会,也得到了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包容,星儿的经历体现了社会、学校、个人对个体差异和尊严的尊重。

参考文献:

[1]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2]杨凌燕,肖非;从知觉生态理论看自闭症的发生与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1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自闭症儿童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留守儿童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聋生“随班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