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信访工作
2017-10-14李国防
李国防
摘 要:信访工作重点是解决矛盾纠纷,再逐步转移到关心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上来,那么,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就没有处理不了的纠纷,就一定能有力地维护企业的稳定与繁荣。
关键词:企业;信访;工作;
引言
上访群众往往是利益得不到保障,无助时第一时间就是上访。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构建和谐企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企业信访工作的一些方法进行探讨。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企业信访工作的重要意义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水利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来,水利由下至上各级信访部门、党政机关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职工群众信访带来的较大压力。当前,由于下游信访量相对较多,基层信访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最基层是信访问题的发源地。要减轻上层压力,就必须从整治“微波细流”入手,追根求源,注重治本,全面加强最基层信访工作,加大信访问题始发前的预防和始发期的解决力度,使大多数职工群众信访问题少发生或解决在初始阶段。因此,信访工作要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完善职工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注重引导群众理性反映诉求,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抓小、抓早、抓苗头,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这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水利大局和谐稳定,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解决信访矛盾纠纷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信访稳定工作的对象成份较为复杂。
当前,涉稳人员主体呈现多元化。有协解职工、离岗家属、大集体、子女劳务工以及新业公司劳务派遣人员,一些在职职工也因各种原因不同程度地参与信访。由于涉稳人员情况复杂,上访人员也随之增多,而且上访的诉求也越来越高,大事小事来上访。有要求就業的,有要求医疗补助的,有要求助学的,有要求生活困难补助的,有安排就业不干、要求换工作的,还有伸手要钱的,更有些违背国家政策的无理要求。
第二,信访稳定工作的历史遗留矛盾多。
多年以来,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断发展壮大。但多年来的分离聚合,人事变迁,导致了部分单位结构、生产结构和经营结构发生变化,一些积累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一些离岗人员在岗时遗留下来的问题,没有妥善地解决好,如特殊工种的界定,档案年龄与实际年龄和身份证年龄的差异等,都直接关系到离岗人员的退休时间,影响其切身利益,从而引发上访。
第三,越级上访和重访、缠访增多,信访重点对象的工作难做。
目前,企业的信访总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信访稳定工作中的难度在增大。一是上访人普遍存在“谁官大找谁”的心理,他们不找可以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基层,不找了解其情况的基层领导,而是越级找上级找领导,干扰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二是集体群访事件增多。有些上访人认为,人多势众,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出了问题罚不责众,容易引起领导的重视,造成很坏的影响;三是重访、缠访增多。有的上访人员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天天来上访,有的是时间,而且扬言如果不解决问题,就要怎么样相威胁,无理取闹,影响很坏;四是异访现象时有发生。有个别少数上访人员情绪激动,言辞凶狠。有恐吓威胁要自杀的,有要赴省上京的,有拍桌子骂人闹事的。
三、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主要途径
面对信访稳定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各级党政领导“直面矛盾、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勇于承担维稳责任,坚持完善“一岗双责”的长效包保责任制,不断加大对困难家庭的扶贫帮困力度,为企业的信访稳定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在这种良好的大背景下,各级信访工作人员更要时刻牢记并坚定不移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想职工群众之所急、办职工群众之所需、解职工群众之所难,从“稳定大局,促进和谐发展”的高度抓紧抓好信访工作。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善待信访群众,强化构建和谐企业的社会责任。
要正确认识信访群众。群众上访是社会矛盾的客观反映,是群众自身承受能力的外在表现。依法、有序、活跃的群众信访活动,是民主、自由、和谐、兴旺的具体体现,也是党群关系政通人和的正常表现形式。“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信访群众大多数是遇到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和问题,因超越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只得求助于原单位和组织。
第二,政策透明,以理服人
随着企业重组、改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企业的信访工作要在充分研究企业改革与发展措施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会给职工观念、利益带来的影响程度,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宣传策略和应急措施,让大部分员工理解各项改革,不断增强员工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然后再正式启动各项改革措施。要注重结合企业实际,帮助员工分析形势、认识形势,引导员工从国际大环境、改革开放大格局、社会发展大趋势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正视社会各种矛盾,提高员工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不被局部、暂时的困难所吓倒;帮助员工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参与竞争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真正做到敬业、创业、勤业、精业,使之成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弄潮儿和中坚力量。同时,在信访工作中引导广大员工既要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四、结束语
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许多错综复杂的信访问题不断增多,如何做好企业的信访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职工内部矛盾,对于不断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企业要通过完善机制,加强学习,提升信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变被动工作为主动预防;认真落实责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效化解矛盾,为企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氛围,促进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