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褚橙—用故事经营起来的品牌

2017-10-14文/小

新农业 2017年18期
关键词:褚橙褚时健橙子

文/小 米

褚橙—用故事经营起来的品牌

文/小 米

每每提到“新农人”这个词,很多人的直觉是年轻、有干劲儿、比较执着、商业化气质、经营高端农业或者农产品。其他几个形容词都可以充分形容新农人,但是否年轻真的不是衡量新农人的标准。褚橙的故事已经被人们所熟知,很多人吃褚橙、买褚橙都是因为褚橙背后的励志精神。今天拿褚橙来做个案例分享,笔者不想过多描述褚老的励志故事,更想梳理出一些“褚橙”的经营之道。

在8月初杭州的A20新农业盛典上,有一位83岁的老人穿着旗袍登台分享了他们的创业经营故事,她就是褚时健的爱人马静芬,这位老人和褚时健一起走过了60年的岁月,在褚橙打造的过程中奉献了很多,尤其是在经营方面。

褚橙的畅销与褚时健这个名字,以及这个名字背后的经历和声望息息相关。可以说,如果离开了“褚时健”三个字的加持,所谓的“褚橙”至多只是一枚好吃的橙子。但最早想到把两者捆绑在一起的并不是褚时健本人,更不是后来的各种电商网站,而是马静芬。

2006年前后,褚橙团队带着橙子去昆明参加展销会。当时的马静芬负责销售,国内外很多人都参加这个展销会,马静芬大胆地做了个红底白字的大横幅,写上“褚时健种的冰糖橙”。结果很多人一看是褚时健种的冰糖橙,就买点吃吃看,后来在年轻人的策划下,褚橙上了网,开启了电子商务之路,再后来褚橙就火了。从开始的冰糖橙到后来的“云冠牌”冰糖橙,再到褚橙,这个品牌营销及打造的过程是一个很完美的营销案例。

褚时健,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竟然和农业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身就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把他的故事融入到普通的橙子中,瞬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成就了一方产业。但创业貌似不买岁月的账,褚橙在经营过程中同样面临很多问题。创业初期,褚橙庄园一缺钱二缺经验,橙子的酸甜度控制不好,马静芬老人介绍:“开始的时候口味不行,一车一车橙子拉出去扔掉,连扔的地方都找不到。后来我们慢慢摸索怎么提升甜度,品质不好的话,什么都做不到。”也就是说,如果褚橙只是“有故事没品质”,同样也不会畅销。

橙子不是稀罕物,本不大好卖,广告也未必奏效。褚老不做广告,他讲了故事。就和成名要趁早一个道理,老人没有少年成名的新闻爆炸性,但是他有沧桑故事可以讲述。自然有媒体帮他做文章,褚橙便成了励志的图腾。

如今,褚橙旗下除褚橙、云冠牌等商标外,还有褚橙专营,以及云南褚马氏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主要经营的产品包括鲜花饼、松花粉、蜂蜜、褚酒,以及褚时健儿子褚一斌从国外带回来的“褚柚”等。褚橙有什么样的创业经验可以传授?马静芬说:“找准一个目标,找不准就是白受苦,找准了就不要怕苦不要怕累,就一定能行。”

看了这些,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新农人时代没有年龄的划分,有想法、有目标、有行动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这些肯定不会成功。新零售时代也是新市场竞争时代,农产品走上品牌化道路一定要符号化、标准化和创新常态化。褚时健的经历不可能每个人都有,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够利用的资源、环境和认知,至此,您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猜你喜欢

褚橙褚时健橙子
偏旁之差
满意还是不满意
橙子变变变
褚橙品牌符号化过程研究
老年人能向褚时健学什么
褚时健杂议
褚时健不懂女人心
小数据推动中国高铁接轨世界
橙子的圣诞劫
渠道战愈演愈烈 真假褚橙的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