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提高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价值分析

2017-10-14李丽霞邓小玲陈远梅邓凤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住院

李丽霞 邓小玲 陈远梅 邓凤有

护理干预提高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价值分析

李丽霞 邓小玲 陈远梅 邓凤有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64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5.34±1.21)分, 低于对照组的(6.29±1.6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5±5.29)分, 高于对照组的(81.27±3.46)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临床应用价值重大。

护理干预;心血管内科;睡眠质量

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较为复杂, 睡眠质量影响患者的预后康复。良好的睡眠能够促进患者疾病治疗康复以及恢复机体生理功能[1]。患者在住院期间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 能够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医疗费用, 减少感染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提高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2]。作者选择所在心血管内科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64例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抽取32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观察患者的睡眠状况, 取得较为满意结果,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64例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在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应的资料整理, 其中男38例, 女26例;年龄34~68岁, 平均年龄(51.37±5.79)岁;原发疾病:冠心病患者17例, 高血压患者29例,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例, 心功能不全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无精神和智力上的障碍, 临床资料完整, 疾病前无睡眠上的障碍。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2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指导、饮食护理以及病情观察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2.2.1 心理护理干预 心血管内科患者疾病病程较长、治疗显效较慢, 患者担心疾病治疗预后, 影响夜间睡眠质量[3]。护士应多加巡视病房, 倾听患者对睡眠质量不佳的抱怨, 对患者表示足够的同情心和理解心理, 主动关心患者病情最新进展。护士应经常向患者讲解目前疾病治疗的进度, 给予患者治疗的信心。在护理操作上表现出专业性, 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帮助, 使其信任医护人员, 增加安全感。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 介绍疾病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对疾病治疗的感受, 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放松方式。了解患者一般的家庭经济情况, 对于经济有困难的患者尽可能的为其减轻经济费用, 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危重患者抢救期间保护患者隐私, 采用屏风遮挡, 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刺激。

1.2.2 环境护理干预 舒适的环境能够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排斥感[4]。心血管内科病房内保持通风, 温湿度适宜,告知患者家属不要在病房内进食, 避免室内残留不良气味。夜间调整仪器的报警声音, 同时加强夜间巡视, 及时发现患者不适情况。护士夜间操作尽量集中, 避免在患者有效睡眠时间中实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治疗和操作应做到“四轻”, 严格控制院外探视人员的探视时间, 保持床单位的整洁。护士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心功能不全患者适当抬高床头,取半卧位。对于病情危重需要随时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尽可能安置在单独病房或者监护室, 避免影响其他患者休息。

1.2.3 生活习惯护理干预 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睡觉, 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嘱患者按时进餐, 饮食不可过饱, 不饮浓茶、咖啡。患者睡前洗漱、进行相应的松弛训练, 例如用梳子轻轻梳头, 按摩百会穴, 指导患者平卧于床, 尽量放松四肢肌肉, 指导患者眼睛稍闭进行内心的意象法想象, 饮用牛奶帮助睡眠。心绞痛发生频繁患者睡前给予药物口服或者吸氧, 提高患者身体舒适性, 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对于睡眠障碍患者, 护士应注意患者异常情况, 对于服用药物治疗的睡眠障碍患者, 应根据医嘱正确服用, 观察患者服药后是否睡着, 中途是否有觉醒和次日觉醒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情况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定, 其内容涉及患者早晚的起床和床上时间、实际睡觉持续时间、日常精神状态以及睡眠烦恼因素等,分值越高, 则表示患者的睡眠状态不佳。临床护理满意度量表由研究者自制, 研究者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和意义后, 在患者完全理解量表内容的情况下完成量表的填写, 提高结果调查的可靠性, 其总分值为100分, 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5.34±1.21)分, 低于对照组的(6.29±1.6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5±5.29)分, 高于对照组的(81.27±3.46)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患者入院后对周围环境陌生, 并且由于原发疾病病情多复杂, 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恐惧、焦虑情绪, 影响患者睡眠质量[5]。入院后患者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卧床体位的限制、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频繁操作对患者睡眠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因疾病因素夜间发生心绞痛, 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胸闷、心慌;心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在夜间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行呼吸困难, 患者往往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 尤其是长时间的受疾病困扰, 担心疾病治疗费用的增加, 经常忧虑, 从而导致夜间无法入睡。良好的睡眠状态对患者健康恢复有重要意义。人体需要休息和睡眠来维持和调节正常的生理功能, 充分的睡眠是维持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6-8]。睡眠质量不佳和长期失眠患者, 其容易诱发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 能够通过交感神经和肾上腺素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 加快患者的呼吸、心跳, 升高血压以及增加心脑肺的血流量, 加重患者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高血压等疾病症状。本研究通过实施护理干预, 从患者病房环境出发, 努力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促进身体舒适性, 降低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抗拒感。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和病情进展, 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和疏导, 减轻患者不安情绪,提高其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时入睡,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降低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率[9,10]。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5.34±1.21)分, 低于对照组的(6.29±1.6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5±5.29)分, 高于对照组的(81.27±3.46)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个人心理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可以减轻危险因素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有效提高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 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 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冬梅, 阿丽艳·阿合麦提, 魏周仙, 等.浅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当代医药论丛, 2015,13(1):51-52.

[2] 张丽萍, 纪元, 沈桂杰, 等.睡眠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26(15):259-260.

[3] 邸艳花.探讨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 2(16):129, 133.

[4] 叶慧敏.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失眠原因调查与护理干预.健康前沿, 2016, 23(7):116, 118.

[5] 牟洪琼.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观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20):12-14.

[6] 解莉莉.护理干预对心内科失眠患者的影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0):202-203.

[7] 刘熔雪, 江小燕, 何莲瑛.心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分析与护理干预.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22):35-37.

[8] 范文静, 杨静, 金雁, 等.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分析与护理干预.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20):3917-3920.

[9] 彭晓林.护理干预提高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23):2613-2614.

[10] 车晓宁, 阮彩莲.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6):281-282.

Value analysi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patients

LI Li-xia, DENG Xiao-ling, CHEN Yuan-mei, et al.Dongguan City Humen Hospital, Dongguan 5239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64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leep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Before nursing,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leep quality score (P>0.05).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sleep quality score as (5.34±1.21) points than (6.29±1.64)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as (92.35±5.29) points than (81.27±3.46)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sleep quality and improv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t contains grea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Seep quality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83

2017-08-21]

523900 东莞市虎门医院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住院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妈妈住院了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