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研究分析

2017-10-14薛新娜丁亚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菌群失调双歧计数

曹 婷 薛新娜 丁亚利

中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研究分析

曹 婷 薛新娜 丁亚利

目的 对中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138例肠道菌群失调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各69例。参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 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肠汤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4.20%明显高于参照组73.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 真菌感染2例(2.90%)、杆球比例倒置1例(1.45%)、细菌计数减少2例(2.90%);参照组中, 真菌感染15例(21.74%)、杆球比例倒置14例(20.29%)、细菌计数减少17例(24.64%);实验组真菌感染率、杆球比例倒置率以及细菌计数减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以及双歧杆菌与肠杆菌的数量比值(B/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以及B/E值均明显改善,且实验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以及B/E值均明显优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肠汤应用于肠道菌群失调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 值得大力推广。

中药;肠道菌群失调;临床效果

健康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双歧杆菌、消化球菌、酵母菌、类杆菌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以上常住菌的存在具有合成蛋白质及维生素、抗肿瘤、免疫激活、清理肠道内环境以及解毒等作用, 除此之外还存在肺炎杆菌、产气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过路菌, 以上菌群具有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 并达到一定的生态平衡, 一旦患者机体内环境出现变化均有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以急性或慢性腹泻为主要的临床表现[1-3]。本院将健脾益肠汤应用于2014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肠道菌群失调患者中, 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38例2014年1月~2017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肠道菌群失调患者, 以上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胀气、腹泻、腹痛、肠鸣及排气增多、蛋花样便或黏液便等症状, 对患者进行粪便细菌涂片检查显示阳性球菌与阴性杆菌比例失调、肠道细菌总数减少, 并且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以及《肠道菌群失调诊断治疗建议》[4]中关于该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各69例。参照组中女36例, 男33例;年龄25~78岁, 平均年龄(49.58±10.33)岁;病程3 d~2.2年, 平均病程(0.85±0.53)年。实验组中女37例, 男32例;年龄23~77岁, 平均年龄(49.63±10.31)岁;病程4 d~2.4年, 平均病程(0.89±0.5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本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营养支持、消除诱因以及对水、电解质紊乱情况进行纠正等措施, 并给予患者剂量为1.5 g/次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 3次/d。

1.2.2 实验组 本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肠汤治疗, 方剂组成:茯苓12 g、人参15 g、甘草9 g、莲子12 g、山药12 g、黄芪30 g、升麻12 g、薏苡仁15 g、陈皮12 g、黄连12 g、黄芩12 g、砂仁15 g、白术12 g, 如果患者存在严重腹痛症状, 则加用12 g延胡索、12 g郁金;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腹胀症状, 则加用焦三仙各12 g;如果患者五更泄泻, 则加用12 g补骨脂、12 g吴茱萸, 以上方剂均1剂/d,用水煎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5]。15 d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如果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均全部或基本消失, 大便恢复正常, 对患者进行理化检查、病原学检查以及粪便检查均显示正常, 则判定为显效;如果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均显著改善, 对患者进行理化检查、病原学检查以及粪便检查等均有所好转, 则判定为有效;如果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指标, 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粪便相关检查: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粪便常规、粪便菌群检查, 对两组患者的真菌感染率、杆球比例倒置率、细菌计数减少率以及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B/E值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参照组中治疗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1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实验组中治疗显效51、有效14例、无效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4.2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真菌感染、杆球比例倒置以及细菌计数减少情况比较 实验组中, 真菌感染2例(2.90%)、杆球比例倒置1例(1.45%)、细菌计数减少2例(2.90%);参照组中, 真菌感染15例(21.74%)、杆球比例倒置14例(20.29%)、细菌计数减少17例(24.64%);实验组真菌感染率、杆球比例倒置率以及细菌计数减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以及B/E值比较 治疗前, 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以及B/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以及B/E值均明显改善, 且实验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以及B/E值均明显优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以及B/E值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以及B/E值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参照组比较,bP<0.05

?

3 讨论

厌氧菌、需氧菌、兼性厌氧菌等共同组成了肠道菌群,以上正常菌群的存在在人体某一特定位通过粘附、定植以及繁殖等能够形成菌膜屏障, 能够对过路菌群的入侵和群集进行有效抑制以及排斥, 对微生物与人体之间的平衡状态进行有效调整, 能够对宿主进行有效刺激, 从而产生较为明显的清除、免疫以及排毒作用[6-10]。肠道菌群失调是目前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以腹胀、腹痛以及腹泻等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 主要是由于饮食、药物代谢、免疫因素以及肠道动力等因素导致的, 这种疾病以老年人群为主要的发病人群, 由于老年人大多存在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 并且患者体制较弱、抵抗力及免疫力较差等原因,再加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使得肠道菌群失调的几率大大增加, 一旦发病, 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水、电解质紊乱,从而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

在中医学中肠道菌群失调属于“泄泻”范畴, 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久病、药物及饮食不当等引起的脾胃虚寒导致的, 因此中医治疗该病的原则为健脾养胃、益肠止泻[11,12]。本次研究中使用的健脾益肠汤主要由茯苓、人参、甘草、莲子、山药、黄芪、升麻、薏苡仁、陈皮、黄连、黄芩、砂仁、白术组成, 其中君药为人参、白术, 具有平补脾胃、益肠止泻、健脾补气的作用;山药能够甘淡养胃, 莲子具有止泻的效果,共为臣药, 能够辅助君药达到渗湿止泻、健脾益肠的效果;除此之外, 砂仁具有醒脾化湿的效果, 茯苓能够健脾渗湿,黄芪的效果为健脾益气, 升麻能够生举阳气, 黄芩、黄连均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 陈皮的效果为理气开胃, 薏苡仁能够渗湿止泻, 以上药物共为佐药;甘草能够对诸药的效果进行调和并具有补脾胃、缓正气的效果, 以上药物合用, 具有标本兼治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总有效率94.20%明显高于参照组73.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真菌感染2例(2.90%)、杆球比例倒置1例(1.45%)、细菌计数减少2例(2.90%);参照组中, 真菌感染15例(21.74%)、杆球比例倒置14例(20.29%)、细菌计数减少17例(24.64%);实验组真菌感染率、杆球比例倒置率以及细菌计数减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以及B/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以及B/E值均明显改善, 且实验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以及B/E值均明显优于参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健脾益肠汤应用于肠道菌群失调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 在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以及重建微生态平衡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 值得大力推广。

[1] 朱伟.大连市57例腹泻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分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 25(8):960-961.

[2] 周青山, 隆红艳.儿童迁延性、慢性腹泻菌群失调机制及中医药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2):216-218.

[3] 秦春美.再探肠道菌群失调及治疗进展.医药, 2016(4):112.

[4] 邹川, 吴禹池, 罗丽, 等.中药大黄复方灌肠对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辽宁中医杂志, 2012, 39(7):1309-1311.

[5] 展新荣, 牛新清, 王羽, 等.三联活菌制剂保留灌肠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相关的难治性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分析10例.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25):126-127.

[6] 陈建能.利用454测序技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研究.厦门大学, 2015.

[7] 夏艳丽, 陈宏伟, 王友春, 等.微生态调节剂对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21):4844-4846.

[8] 臧月, 王生, 刘楠, 等.肠道菌群失调介导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进展.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 32(4):451-455.

[9] 邓新民.肠道菌群失调113例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15(13):42.

[10] 陈斌, 徐嘉蔚, 彭杰, 等.基于逍遥散及其拆方研究“肝病实脾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 32(4):657-658.

[11] 杨利桃, 李悦山, 周毅, 等.加味四君子汤对脾虚泄泻大鼠肠道菌群及sIgA的影响.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12):85-87.

[12] 孙海峰, 高彦云, 安翠红, 等.丁桂儿脐贴辅助治疗对泄泻小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作用特征.中国中药杂志, 2014,39(14):2756-276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53

2017-08-15]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71275)

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 523000

猜你喜欢

菌群失调双歧计数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古人计数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进展
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5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