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胫骨平台骨折中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效果比较

2017-10-14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9期
关键词:单侧胫骨钢板

常 青 王 伟

胫骨平台骨折中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效果比较

常 青 王 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中应用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4,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关节锻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04、7.487、5.114, P<0.05)。观察组患者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97,P<0.05)。结论 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优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 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骨功能恢复, 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胫骨平台骨折;单侧钢板内固定;双侧钢板内固定

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常用手段,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单、双侧钢板内固定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差异, 就本院收治的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双侧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9例。观察组中男19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34.6±3.8)岁;对照组中男20例, 女9例, 平均年龄(33.5±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 方法为:术前给予患者石膏制动[1], 手术时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后于患侧内、外侧分别取8 cm切口, 将皮肤及组织逐层分开后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并进行复位, 使用人工骨骼填补患处, 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钢板进行固定, 完成后给予切口冲洗、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并包扎等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侧钢板内固定治疗, 方法为:术前给予患者石膏制动, 手术时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后于患侧膝盖处通过X线辅助取切口, 对骨折进行复位后使用适合的钢板固定, 如果发生内踝骨折位移则行手术取小切口后使用螺钉进行再固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 具体包括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关节锻炼时间, 并评价两组患者骨功能恢复情况, 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2]两组患者的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判定, 评分内容包括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疼痛程度、行走能力及膝关节稳定性等, 总分30分,分数在27分以上为优, 分数在20~26分为良, 分数在20分以下为差,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4, 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及关节锻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04、7.487、5.114, 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bP>0.05

?

表2 两组患者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由暴力损伤引起的临床常见创伤性骨折, 该骨折发病时患者疼痛难耐,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情况较为复杂, 为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 可能导致患者残疾[3-8],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关键。

单、双侧钢板内固定均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常用手段, 但在临床疗效及术后患者骨功能恢复上存在明显差异[9-12]。本次研究中发现,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4, 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及关节锻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04、7.487、5.114, P<0.05)。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取一个切口是增加术中出血量的主要原因, 但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更加长久、稳定等优势, 增加了内固定的稳定性, 有效降低了患者恢复期骨折位移及关节错位等发生风险, 从而使患者恢复更快, 因此住院时间及关节锻炼时间更短。研究中还发现观察组患者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原因是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为膝关节局部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固定力, 对骨功能的良好恢复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持续、稳定的独特优势, 可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更适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值得推广应用。

[1] 张广申.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行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探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 23(1):62-64.

[2] 艾尼瓦尔·库尔班.对比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12):87.

[3] 王新国, 王春秋.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6, 24(22):48-49.

[4] 陶卫建.双钢板与单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及膝关节恢复研究.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31):129-130.

[5] 胡俊江, 孙海飚, 刘中国, 等.使用LISS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1):65-66.

[6] 吴云峰.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安徽医科大学, 2016.

[7] 毛玉江, 张伯松, 公茂琪, 等.20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骨折形态及损伤机制分析.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6, 18(1):47-51.

[8] 苗瑞瑞.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进展研究.继续医学教育, 2016,30(10):66-68.

[9] 冯晰旻, 姜荃月, 刘尊鹏, 等.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观察.山东医药, 2012, 52(10):43-44.

[10] 谢祖全, 付远锋.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5):2795-2796.

[11] 丁卫丰.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4):617-618.

[12] 苗鹏.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1):73-7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039

2017-08-11]

014010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猜你喜欢

单侧胫骨钢板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钢板组装式屏蔽体的关键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