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理论研究述评

2017-10-13陈恩平

求知导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学徒制比较研究现代学徒制

陈恩平

摘 要:“学徒工”作为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形态,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是我国学徒制理论与实践价值一直没有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缺乏系统性的对现代学徒制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研究。文章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职业教育理论的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作用,丰富现代学徒制研究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学徒制;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外研究的进展

国内理论学术界对学徒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国外相比,我国理论学术界对学徒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虽然国家、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部门重视职业教育,但还没有完善的政策、法规、制度等支持,学徒制教育缺乏根本性的保障。与此同时,从2015年起,教育部开始现代学徒制的试点院校的建设,但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②没有真正实现学徒的“两重身份”,即学生既是企业的“准员工”,又是学校的“准学生”,具有劳动制度上的劳动者身份和教育制度上的学生身份。③没有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进而导致没有真正找到校企互利共赢的平衡点,缺少校企互动的学徒制必定不是现代学徒制的全部内容。

相比于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和理论层面的研究特点,国外有关学徒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创新、变革、应用与实践上, 并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与保障,其成功的经验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可和借鉴。目前国内的专家学者也注意到国外开展学徒制教育所取得的可喜成果,但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仅仅掌握他们的经验是不够的,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范围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还仅仅停留在规范研究基础上,研究的角度、内容等也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传统的学徒制是指以师傅带徒弟为主要形式,师傅通过“手把手”教徒弟某行业或某种职业的知识技能。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传统的学徒制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规范以及指导效率上受到挑战,同时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职业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企业界、教育界以及学生的质疑,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继承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的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美国的“合作教育”等模式,产生了现代学徒制。职校生一般需要用一学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两学年的时间在企业或者学校的实训基地接受培训,这种轮换式学习模式主要突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现代学徒制的作用

1.建立现代学徒制有利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前虽然我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仍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我国在反映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最新技术的可用性”方面仅名列第107位,甚至落后于很多极不发达国家。

2.建立现代学徒制有利于校企深度融合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在目前条件下,企业分担了部分人才培养成本,学习者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也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验回报,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互利共赢。

3.建立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

我国当前劳动就业市场“招工难”“技工荒”“就业难”矛盾并存。现代学徒制比纯学校教育能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从而有效提高职校生的就业率,适应岗位需求。

综合而言,现代学徒制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功能定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田 静,刘福军,杨锐英.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几种典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成人教育,2007(4).

[2]芮小蘭.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8(4).

[3]杨志家.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高职教育人才几种模式特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徒制比较研究现代学徒制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