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鹰飞
2017-10-13张海华
张海华
《九月鹰飞》是与金庸、梁羽生齐名的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的一部经典武侠小说。当然,这部小说讲得是江湖恩怨,与鸟儿无关。但有趣的是,“九月鹰飞”这四个字非常恰当地描述了初秋时节猛禽南迁的具有规律性的景象,这恐怕是古大侠事先所未曾料到的!
鹰柱!鹰柱!
微凉的九月,秋风渐起。北方野地里的食物渐渐缺乏起来,于是很多小型雀鸟开始启程南迁。而与此同时,高居食物链上层的猛禽也动身了,一路上好乘机猎捕小鸟为食。通常,大型猛禽多为留鸟,而很多中小型猛禽则选择迁徙。为了躲避猛禽,小型林鸟通常喜欢赶夜路,即在晚上迁徙,白天则用来休息与觅食。而猛禽却堂而皇之地在白天赶路,一则它们几乎没有天敌,二则是为了利用白天上升的热气流,帮助它们省力地飞行。
凤头蜂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迁徙猛禽,体型中等。这种鹰喜欢吃蜂类,有偷袭蜜蜂及黄蜂巢的习性,故名蜂鹰。它在飞行时有个不同于其他猛禽的显著特征,即相对于身体而言,头部看上去明显较小,而颈部显得修长。
有一年9月下旬,宁波市区上空曾出现极为罕见的由迁徙的凤头蜂鹰组成的“鹰柱”现象。那天,野生鸟类摄影爱好者毛伟在公园里拍鸟时,忽见天上有一大群鸟由东北方向飞来。“有点像轰炸机编队来袭的感觉,居然全是猛禽!它们往前飞行一段距离后,开始在原地盘旋上升。先到了一批,后面又分批赶来不少,起码有几百只鹰,都在上空密集盘旋,非常壮观。这样持续了好一阵子,鹰群才继续南飞。”他说。
照片引起了资深鸟友的惊叹:“这是难得的鹰柱啊!”所谓鹰柱,就是形容集群的猛禽随着热空气盘旋上升而形成柱子一般的景象。若运气好,还能看到升空后的鹰群一起向下滑翔,如瀑布从头顶倾泻而下,这便是“鹰瀑”。此外,还有“鹰海”“鹰河”之说,这些都是全球观鸟人士梦寐以求却难得一见的生态美景。平时大家在野外见到猛禽,通常只有一两只,而“鹰柱”“鹰河”等一般发生在鸟类迁徙季节。
秋日登高观猛禽
觀赏迁徙的猛禽,海边的山顶是非常好的场所。选一个晴朗的日子,备好望远镜及猛禽图鉴,早早上山,挑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即可。当热气流逐渐上升的时候,就可以静候猛禽的到来。凤头蜂鹰、阿穆尔隼、赤腹鹰、燕隼、鹗等各类猛禽均可能看到。
跟凤头蜂鹰一样,阿穆尔隼也喜欢结群迁徙。《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上说:“迁徙时结成大群多至数百只。”不过,在华东地区,我们很少看到大群的阿穆尔隼,通常在海边的电线、树枝上会见到一两只。这是一种比常见的红隼还略小一点的小型猛禽,因此不善于捕捉较大的猎物,但抓昆虫吃倒是它们的拿手好戏。
在华东地区,赤腹鹰与黑冠鹃隼均是夏候鸟。它们都是小型猛禽,每年4月下旬前后,从南方飞来筑巢安家,等小鸟长大后再重返南方。赤腹鹰喜欢栖息在山区相对开阔的地带,经常待在高处寻找食物,不大惧人。有一次,在山谷的田野里,我拿着镜头悄悄接近一只停在电线上的赤腹鹰雄鸟,谁知它根本不理我,后来我走到了离它只有几米的地方。忽然,它伸长了脖子,瞪圆了眼睛,仿佛在盯着我,想要发起攻击似的。我一惊,还没反应过来,便见到它耸身起飞,向我扑来,然后落在我身后,随即又迅捷地飞到电线杆顶端。仔细一看,原来这家伙刚刚抓到了一只泽陆蛙(即通常所说的蛤蟆)。
黑冠鹃隼长相怪异,它是一种隼,可飞行时身体部分呈圆筒状,倒跟杜鹃相似;停栖在树上时,头顶总是竖着长长的黑色冠羽。因此,它得名“黑冠鹃隼”真的是再适合不过啦!这种鸟跟阿穆尔隼一样,也善于捕食大型昆虫。
当9月来临,赤腹鹰与黑冠鹃隼都将加入南下的鹰群,飞往它们的越冬地。所有的猛禽,作为鸟类中的王者,都依赖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生存,希望我们的土地始终保持良好的生态条件,在明年春天欢迎它们归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