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与实践
——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2017-10-13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管理

(浙江工业大学 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浙江 杭州 310014)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与实践
——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张飞

(浙江工业大学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浙江杭州310014)

高校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难以离开实验室这个重要基地,其中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极其重要。以浙江工业大学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梳理出安全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建设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安全教育、检查监督、保障系统等内容,以推动构建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实验室安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实践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是培育学生具有良好安全素养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治的深化,“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不断强化,师生对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实验室安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成为大学管理的热点工作之一。构建高校实验室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保障意义重大。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内容与特点

(一)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一,构建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主体职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学校的重视、职能部门的组织、基层单位的配合,缺一不可。因此,构建责权利清晰的责任体系,理清各级责任主体的工作界面,落实分级负责制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第二,完善管理制度,确保责任主体履职。在明确各级责任主体职责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形成多位一体、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才能有效串联和整合相关的资源,形成合力,使得安全管理各环节的任务得以落实[1]。第三,夯实安全教育,提升师生安全素养。研究表明,实验室事故中人为因素比例高达88%,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例如违反操作规程、实验离岗、误操作引发的事故相对较多。因此,无论从保护人的生命安全角度还是从提高管理效果角度出发,加强安全教育是提升安全水平最根本的途径。只有将安全教育工作做细、做实,不断提升师生的安全素养,才能真正保障安全。此外,过硬的应急处置能力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损失,因此必要的应急演练是应对安全风险、降低事故损失的有效手段。第四,规范安全督查,加大隐患整改力度。防患于未然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形成科学、规范的监管机制,坚持开展自查、互查以及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积极整改,最大限度避免事故发生。第五,推进设施建设,提高安全技防水平。管理手段和安全设施建设是安全管理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加大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借助信息化技术,建设一些智能、高效的软硬件系统,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

高校实验室具有自身特点,只有了解其特点才能进行更好的管理。

一是数量多而分散,运行趋全天候。高校实验室数量多而分散,如我校就有各类实验室近2000间,还涉及到多个校区,情况更加复杂。此外与国外高校一般休息时间对实验室实施关闭不同,国内高校还经常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开展工作,因此实验室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项全天候的工作。二是人员复杂且流动性大,学科背景各异。实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员密集,种类繁多,更替频繁,很多实验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实验人员专业结构变的更加复杂,给安全管理带来更高要求。三是事故隐患多,安全风险高。实验活动涉及面广、探索性强、未知风险大,且伴随一定的创新活动,其结果虽可以预测但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这与管理要求的规范原则相矛盾。实验用到的大量仪器设备和有毒有害试剂药品,带来一系列使用与管理风险。一般来说教学实验室涉及的安全隐患可能少而集中一些,但涉及人员(本科生)更多,流动性更大,科研实验室涉及的隐患可能更加复杂、多元[2]。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从原因看有共性也有特殊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全工作的复杂性,需要更加细致地分析管理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一些关键环节,对症下药。

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全面。当前不少高校安全管理主要停留在学校层面,呈现“学校主动推进、学院被动配合”的状态,学院、实验室层面推动安全管理动力不足。表现为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制度以学校层面为主,安全教育和检查以学校组织为主,安全设施更是以学校投入为主,学院、实验室投入很少。此外因政府对高校实验室的管理由多个部门负责,高校内部需要多个部门对应落实,导致工作中还存在职责不清或互相扯皮的情况,造成一些管理真空或低效管理。

二是制度针对性不强,操作性相对缺乏。政府部门涉及实验室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同程度存在针对性不强(只对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的安全管理作出规范)、存在法律盲点及政出多门等问题,导致高校缺乏具体的操作依据,如危化品仓库建设、压力容器管理、实验洗涤用水排放等。学校层面制度往往由于实验室种类较多,能紧密结合学科特点的不多,可执行性不强;实验室涉及的危险性操作等缺乏安全操作规程,很多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都依靠师生间的口口相传[3]。

三是安全教育不重视,安全意识较薄弱。相比国外大学,国内安全教育的发展依然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重视不足,未能纳入常规教学体系;师资和教材不足,教育方法单一等。长期的安全教育弱化造成师生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应急处置等基本安全素养。不少师生还认为安全只是管理部门的事,与自身关系不大。

四是安全检查不规范,隐患整改不彻底。由于实验活动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缺乏有效的检查标准,导致安全检查规范性较差,随意性较大。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缺乏有效的整改机制,导致检查效果不尽人意,有时还流于形式。

五是安全设施配备少,实验环境比较差。高校实验室安全投入普遍较少,导致安全设施比较缺乏。不少高校由于办学空间紧张,实验室拥挤、空间狭小的矛盾非常突出,如我校朝晖校区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些由原来教学楼改建而来的实验室还存在通风、布局等先天隐患,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此外,新建或改造实验楼往往由于设计时没有使用人员的深入参与,不能充分体现学科等需求,往往建设完成后又发现各种问题,不得不对诸如排水、通风等进行再次改造,造成浪费。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涵盖11大学科门类,拥有数量众多的实验室,其任务不同、功能各异,安全管理的需求和重点也有较大差异。根据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学校提出了以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安全教育、检查监督、保障系统等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有区别、有重点地进行分类设计和重点关注。下面将该体系主要内容做一探讨。

(一)坚持全面覆盖,健全组织架构

根据管理学原理,对如此众多的实验室实施有效管理,需要确定合适的管理层次及幅度,以保障其安全责任落到实处[4]。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了学校、学院、实验室为安全管理责任主体的三级责任制,科学制定、合理划分和落实各责任主体的决策、管理、督导和执行等职责条款,并通过签订两级责任书加以落实。明确校长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实验室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实行分管副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考虑到实验活动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成立了分管校长任主任的实验室建设与指导委员会和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统筹规划实验室管理工作,是安全管理的决策层。技术安全委员会下设生物、辐射、危化品安全及安全专家等小组,为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此外为规范实验动物的管理,成立了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及福利伦理审查委员会。

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是安全的主管单位,是安全管理的主要组织者,重点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科研、教学、学工、保卫等部门对安全管理负有各自职责。如科研部门在签订和审查科研合同时,要对项目的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论证,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落实安全负责人。教务部门在制定和审查实验教学时,应将安全教育列入计划; 在教师培训、教学检查、教学管理等过程中要体现安全教育方面的要求[5]。保卫部门负责实验楼宇公共部位消防设施的配备和检查维护工作,组织消防演练等。各学院作为二级责任主体,明确分管领导,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督促、保障其实施,对本单位安全工作负责。职能处室和学院为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和督导层。

实验室(中心、平台、课题组等)作为安全管理的三级责任主体,其负责人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员为直接责任人,要对利用本实验室条件进行学习和工作的人员,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和现场操作考核,严格实施准入制度;实验指导教师负有告知、指导、培训、纠正学生违规行为的责任,是安全管理的执行层。

(二)坚持责任落实,规范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保障,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应包括管什么,谁来管如何管,出现问题怎么办,责任如何追究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个目标,学校制定了各类规章制度,覆盖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综合性制度如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责任追究办法等,操作性制度如准入制度、安全与卫生检查办法、安全考核指标体系等,专项类制度如危化品和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及采供管理办法、各类应急预案等,使安全工作有章可依,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通过完善制度,使安全管理的决策、管理、督导、执行等层级任务明确、责任清晰。

(三)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安全教育

要根本上解决实验室安全问题,必须加强安全宣传与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培养安全应急技能,将安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实验室安全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6]。学校确立以培养学生安全素养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理念,针对学科差异,分层分类明确安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制定实验室准入管理办法,明确师生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接受的安全教育内容。组织涉辐、特种设备等人员参加培训,做到持证上岗。通过编印《实验室安全手册》,建设安全教育网、安全考试系统、开通安全微信公众号等,丰富安全教育载体。强化应急处置教育,制定实验室综合应急预案以及辐射、危险化学品、实验动物等专项预案,学院和实验室结合学科特点,分级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事故响应机制,做到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将涉化类学院作为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明确学院、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在学生安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等。学校还通过实验教育改革,加大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支持低毒、绿色实验开发,减少高成本、高能耗实验项目等,引导师生树立绿色环保理念。要求学院将安全工作和科研教学、实验室评估、职称评聘、师生评优等挂钩,把安全管理控制点前移,让实验室负责人充分认识并重视安全管理,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7]。

传统安全教育从师生的角度看,主要还是属于被“管”的状态,管理效果取决于被“管理”对象的配合和参与度。如何变被动为主动,让师生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是安全教育的关键。而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能让师生潜移默化中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鉴于此,学校通过不断地宣传、演练和警示等,让师生时刻感受到身边无所不在的安全文化。通过发挥学生社团等力量,开展“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活动;联合相关部门发起“安全文明实验室建设”活动,以实验室环境卫生为抓手,降低安全风险;开展“实验室等级评估”等活动,将部分实验室按风险高低分级;举办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事故展等。统一制作了易替换的安全警示信息牌,内容包括责任人、涉险类别、防护措施等,随时随地提醒师生可能的安全风险。此外还通过一些幽默语言和卡通的方式,制作一些 “友情提示”、“警示标识”,发挥安全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四)坚持以查促管,构建常态机制

安全督查是发现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应建立经常性、长效性,多部门协同管理、多管齐下的检查监督机制,做到具体房间天天查、实验室周周查、学院月月查、主管部门季季查,并经常性开展如危化品、节假日等专项检查[8]。学校制定实验室安全与卫生检查办法,对三级责任主体的安全检查工作做了详细规定。学校聘请20余名一线实验室工作人员,成立安全督查组,通过交叉检查、专项检查、重点部位重点查等方式,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全校性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通过书面通报、网络曝光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经复查整改不到位的,发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如到期还达不到要求将采取封门等措施。各学院均成立安全督查机构,一般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开展学院层面的安全督查。

为使安全督查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学校制定了《实验室安全考核指标体系》(学院适用),该指标体系共十大类六十条,涵盖组织制度、安全教育、化学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仪器设备安全、环境设施安全等方面,对安全管理进行量化考核。每项指标单独设立分值,实行减分考核,对发现的减分考核点,学院须在规定时间内予以整改,如减分达到30分,暂停该学院申报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业务范围内的各类项目,并向学校建议取消该学院当年度各类评奖评优资格。

(五)坚持问题导向,完善保障体系

除了管理机制和软环境建设外,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同样重要,主要可分为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及安全防护等几类[9]。近年来,学校通过争取各类经费,购置了一批安全设施及防护用品,如“集装箱式实验废弃物暂存柜”、防爆冰箱、急救箱等。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校从管理需求实际出发,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依托,推动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规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针对危险气体使用较多的情况,在朝晖校区实验室安装了烟感温感、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报警信号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报警并自动发送短信至预设人员的手机,实现对危险气体的智能监控,缩短应急响应时间。针对试剂药品采购渠道多源,送货途径多样,缺乏主动的风险防控和过程监督机制,按照把握源头、管好过程、控住末端的原则,建设了“试剂药品在线采购系统” ,结合仓储物流等技术实现精确到瓶的管理,实现了试剂药品的统一配送与定点存放、实验室存量和废弃物产出量的智能判断以及对管控类药品的自动识别等。此外,还通过建设手机APP,引入短信提醒等功能,实现随时随地审批,保证订单的采购进度。针对近年来实验废弃物囤积校园的情况,积极探索自主处置的新途径,依托环境工程等学科建设了“实验废弃物预处理”项目,自主处理部分低浓度废液及试剂空瓶。结合项目的运行,建立了严格的实验废弃物回收制度,明确分类原则和回收流程。统一印制了分类标签,按类购置了各色回收容器放置于实验楼道中,提供专业化的暂存和转运服务。针对以往实验室设计、建设过程中对安全因素考虑不周的问题,学校在德清新校区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实验室相关安全设施的建设。科学设计各实验楼宇的通风系统,并对后续的废气处理作了一些预留;设置两座实验废水处理站,统一处置产生的实验废水;设计了一幢集危化品仓库、实验废弃物暂存及预处理为一体的单体建筑,统一设计空间布局等。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其核心任务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实验活动方方面面。近年来,浙江工业大学通过建设完善安全管理的组织、制度、教育、检查、保障等内容,将安全理念融入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将安全素养的培养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动态工程,如师生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实验环境的改善等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政府、高校、师生不断的努力,才能形成此项工作的长效机制。

[1] 付裕贵,杨兵,王运,等.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3(7): 12-15.

[2] 严薇,唐金晶,廖琪,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6(9):5-7.

[3] 黄凯.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1-4.

[4] 付裕贵,杨兵.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探讨[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4(10):18-35.

[5] 史天贵,李春光,许晨昱,等.高校安全生产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6): 2-5.

[6] 严薇,唐金晶,廖琪,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6(9):5-7.

[7] 冯建跃,张新祥.开展实验室安全督查提升高校安全管理水平[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6(9):2-4.

[8] 邵凯隽,孟军,王世泽,等.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236-240.

[9] 王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8):149-151.

Abstract: Laboratory is essential for teaching practic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ak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teases out the key problems in safety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afety education,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guarantee system, to ensure the normal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words: laboratory safet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王惠芳)

Thoughts and practic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tertiary institutes—With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ZHANG Fei

(Office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China)

G482

A

1006-4303(2017)03-0348-05

2017-05-23

张 飞(1979—),男,浙江上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实验室实验管理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