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聚落意象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
——以浙江黄岩富山乡半山村为例

2017-10-13,

关键词:山村村落意象

,

(浙江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基于乡村聚落意象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
——以浙江黄岩富山乡半山村为例

赵小龙,林冬庞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基于建构一个完整的乡村聚落意象结构体系,以浙江黄岩富山乡半山村为例,提炼总结出乡村聚落意象蕴含的山水、田园、肌理、节点和邻里五大核心要素,提出了可从保护与重塑乡村聚落风貌、梳理和优化建筑空间特征、挖掘和展示历史文化习俗三个方面着重体现乡村聚落意象的规划设计策略,强化村落可印象性和可识别性,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聚落意象;传统村落保护;核心吸引力;规划策略;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聚落意象解析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蕴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和社会发展的遗存,是一种极富魅力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华夏百姓聚居繁衍的核心载体。村落的布局模式、空间特征、文化习俗等方面不仅体现着人与自然的某种和谐关系,同时也蕴含着“乡村聚落意象”的要素、内容与其内在逻辑性。

(一)乡村聚落意象的概念

按《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乡村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包括村庄、自然环境以及基本服务设施。乡村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以及进行社会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乡村聚落的形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综合关系。而“意象”是认知主体在接触了客观事物后,根据感觉来源传递的表象信息,在思维空间中形成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加工形象,在头脑里留下的物理记忆痕迹和整体的结构关系[1]。综合起来,“乡村聚落意象”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乡村中诸多具体可见的物质、空间形象以及乡村的历史、记忆、文化、习俗等产生的主观感受和映射在心理上的积淀,能够反映出乡村聚落特征的总体印象。乡村聚落意象一旦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特性和固化性。当现代居民的内心想暂时远离城市生活时,乡村聚落意象便容易唤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归属,吸引人们前来乡村活动[2]。

(二)乡村聚落意象的核心要素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凯文·林奇将城市意象要素特指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同样,依据乡村的资源文化、空间形态和生活方式,乡村聚落意象要素可以主要确认为山水、田园、肌理、节点和邻里。(1)山水。多指依傍山、江、河、湖、海的村落,也是村落形成的源头,山水是乡村聚落意象形成的自然条件。(2)田园。风光自然的乡村,安静闲适、清净悠然,是村民耕种劳作之地,是几千年村民赖以生活的地方。(3)肌理。肌理是构架在村落自身丰富的自然形态、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互动关系之上的结构形态,体现着村庄的发展脉络。(4)“节点”。是村落交通、空间组织、村民交流的重要载体,构成了乡村聚落意象的空间要素。(5)邻里。承载着村民的生活方式,通过建筑、院落、巷道共同构筑质朴和谐的乡村睦邻关系。各要素自成体系,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正是因为乡村聚落意象包含着区别于城市的自然、纯朴、清净等特征和要素,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乡村的迷人之处与独特魅力。

相比较,聚落意象的差异化表明乡村聚落意象同样具有“可印象性”和“可识别性”的特点,但它的可识别性主要体现在乡村的农耕性、自然性、闲适性、淳朴性以及乡土性等方面,有着与城市意象截然不同的可印象性[3]。乡村与乡村之间,地域、民族、文化、地形地貌的不同,也会导致乡村聚落意象的差异化表现。例如,江浙一带结合地形出现的寄情于山水的村落布局形态;受经商文化的影响,徽州古村落建筑富有美学的空间组合形式和园林化气息等。

(三)乡村聚落意象的结构体系

乡村聚落意象核心要素的集聚、耦合,构成了乡村聚落意象不同的层次和内容,并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的结构体系[4]。乡村聚落意象的主体内容是意象核心要素的综合表现,具体可概括为乡村聚落风貌、建筑空间特征、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习俗等四个方面。其中,乡村聚落风貌是人们对于村落形象的整体感知,反映了村落空间布局、建筑形态以及村庄与自然环境的切合关系与特点;村落的建筑空间特征不仅体现在民居建筑的平面形制与功能布局方面,也与村落的入口、广场、街巷以及庭院等节点形成呼应关系;乡村闲适的生活节奏、村口的聚集聊天、随处可见的村民劳作场景等等,记录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许多城里人精神和情感上的寄托;历史文化习俗是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村落的起源与发展、名人轶事、民间传说以及生活习俗与礼仪等内容。

(四)乡村聚落意象建构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

传统村落是一个地区或宗族的人们共同聚居的场所,在其整个发展演变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融合了祖先们的智慧经验,我们应当加以保护与传承。但同时,地理气候、人文背景和民俗风情等情况都较为相似的传统村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趋同化,加上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引导,已渐渐遗忘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仅从村落形态及建筑风格等方面已不能简单地将其区分开来,导致传统村落之间缺少可识别性。另外,随着传统村落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村落的给排水、网络和电话等公共设施得到完善,水井、戏台、古道等传统公共空间不再是日常生活的必要空间[5]。这些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降低,将直接影响传统习俗的代代相传,也使得乡村聚落意象所包涵的习俗文化逐渐没落。因此,挖掘并利用传统村落独特的乡村文化、聚落风貌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增强当地居民、外来游客对村落的感知与认同,建构起一个完整的乡村聚落意象体系,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黄岩半山村“乡村聚落意象”要素分析与评价

(一)黄岩半山村基本情况

半山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富山乡境内,因地处半山腰而得名,村落地处黄岩西部山地乡村旅游区块,紧挨富山大裂谷景区,外部资源条件较好,交通较为便捷。全村现有总人口576人,共172户。北宋靖康年间(1126 年),半山村开基鼻祖金氏家族迁入半山,之后其他姓氏先祖“李、翁、黄、许、周、潘、何、梁、胡、姚、戴”等观其四水毓秀、一水钟灵,定有发祥之兆,便陆续择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明清时期,黄永古驿官道兴起,半山村成为黄岩西部通往永嘉的重要交通枢纽,至今,村落已有近九百年的发展历史。凭借着村内丰富的传统资源、优美的村落风貌、清晰的历史印记,半山村先后被列为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和省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

(二)黄岩半山村村落意象优势要素

半山村地处山林谷地,环境优美,同时由于地形所限,村落规模不大、经济发展缓慢,这也是传统村落得以保存至今,成为历史留给世人的一笔宝贵财富的重要原因。村落整体布局随形就势,空间院落随机组合,以尊重自然、融于自然为核心,较好地体现着乡村聚落意象的核心要素与主体内容。

(1)优质的山水环境。半山村地处黄岩西部乡村休闲旅游区,在相关规划中已纳入环长潭湖生态旅游圈内,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见图1)。村落四周群山起伏、竹林丰茂、梯田层叠,村内溪水潺潺,古树茂林,环境清幽,犹如世外桃源。尤以老村庭院内的梨树最为突出,每年春季繁花似锦,秋季果实满枝,展现出村落与自然环境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画面。(2)独特的村落布局。半山村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村内以坡地和台地结合为主,相邻高差在1~4米之间,建筑顺应山地走势,沿等高线布置。村庄的北部与东部拥有大片农田与菜园,并与地形巧妙结合形成田园景观。整个村落建筑群错落有致,天际线柔和,呈现出“依山就势、沿溪而建”的山地村落风貌。(3)质朴的传统建筑。半山村传统建筑以木结构和石木结构体系为主,在建筑用材上就地取材、以溪石和木材为主,沿坡地以卵石垒积作护坡,或以块石作基础。木材构筑的门窗、檐廊细部构造较精致,部分刻有雕花;大面积的山墙用块石或溪石砌筑,粗犷朴实,呈现出丰富、浓郁、质朴的地方建筑特色。(4)多变的巷道结构。半山村整体呈现村与山相融、人与水相生的结构格局。村落空间主轴沿半山溪巷道展开,与村口、石桥、平台、广场等村落节点贯通串联,构成了乡村聚落意象的结构要素,这种多变的空间结构关系,既是场地对建筑、环境的积极应对,也是村民相聚、活动的必然需求。(5)丰富的历史遗存。除了传统建筑外,半山村的历史遗存还包括古道、古桥、古树、古庙、古井、古炮台以及古石磨等,保存状况也相对较好。历史遗存种类和内容的丰富多样性,这既是半山村作为传统村落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也充分反映了村落的历史和文化。

图1 半山村区位关系

(三)黄岩半山村村落意象要素问题梳理

(1)景村联动乏力。尽管半山村紧挨富山大裂谷景区东南侧,并有车行道与其联通,但景区客流主要集中在西侧,加上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展现,村内可游、可居的项目景点较少,未能对景区客流有足够的吸引力,致使景、村之间缺乏相应的联动效应。(2)建筑风貌受损。村内部分传统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或常年无人居住,已倒塌损毁或面临坍塌的危险。村民缺乏村落建筑风貌的保护意识,加上之前没有清晰、科学的保护规划思路,新建建筑处于盲目建设状态,有的直接在原有宅基地上拆旧房、盖新房,随心所欲,风格迥异,部分建筑层数为四层且体量较大,严重影响了半山村的村落意象营造。(3)老村居住空心。在快速城市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原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居住需求与老村相对落后的居住条件、基础设施矛盾加剧,年轻村民多数外出打工、迁入城区或择地新建,致使老村居住老龄化、空心化,村庄整体缺乏活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建筑的损毁甚至倒塌。(4)道路交通不便。由于建筑依山而建,部分场地坡度较大,入村主要车行路与北侧村庄边界沿山副路缺乏联结,致使部分内部村民出行不便。村内步行主路主要沿半山溪两岸分布,部分石板铺地需加以整修;巷道支路较为密集但不通畅,未能与主路形成完整有效的路网体系。(5)公共设施缺乏。老村内部建筑密度大,间距小,使得村庄缺乏必要的公共空间,如室外活动场地、旅游展示空间、商业服务点等。而现有公共空间布局凌乱、形象较差,缺乏设计,起不到承载邻里感情交流和为游客服务的作用。

三、基于乡村聚落意象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

综合上述半山村村落意象要素、内容的分析与评价,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找出半山村的物质形态空间特征,并针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需要,保留乡村特色显明的形态和结构元素,剔除不利部分或结合新需求进行更新改造,以组成带有乡村聚落意象的规划设计语言。最终通过规划项目的落地实施,形成乡村聚落意象的物质载体。具体有以下三方面策略:

(一)保护与重塑乡村聚落风貌

乡村聚落风貌集中体现了村落的整体布局、建筑形态特征以及村庄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关系,是乡村聚落意象的宏观反映。半山村属于典型的山谷滨水型村落,群山环抱,依山就势。村落周围是小山,小山外围是高大的山峰,起伏连绵。村落在选址和营建中,顺应利用自然山水形态,谋求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协调,体现出一种人地和谐的整体空间观。这种观念也来自于半山村民对于传统文化、民俗以及民间智慧和技艺的积淀与传承。为此,规划对半山村落整体空间格局进行了系统梳理,依据乡村聚落意象的核心要素和村落空间结构,划定保护区、控制区和协调区三个层级的规划范围。以保护山水——田园——村庄、古道——庭院——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2),维护村落以半山溪为主要发展轴,各居住片区呈团块状沿溪串联生长,村落与山体边界自然契合的枝状结构,从而保证村落格局的完整性和独特性。同时对区域内的空间结构(见图3)、建筑及景观环境、交通体系(见图4)进行适度调整、修复与整治,以重塑乡村聚落风貌。

图3 半山村规划结构布局

图4 半山村交通规划

(二)梳理和优化建筑空间

建筑及其环境是乡村生活最重要的物质载体,村落的入口、广场、街巷、庭院以及建筑立面等点、线、面形态,反映着村落的建筑空间特征与建筑适应场地、环境的多元取向。半山村村落建筑适应自然山水而建,整体错落有致,变化丰富。同时,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半山村传统建筑的平面形制具有台州沿海和永嘉楠溪江民居建筑的双重特征,以一字型和合院型为主,并结合檐廊设置,呈现出组合的多样性。在具体规划设计中,我们做了如下策略应对:

(1)分类型、分层次对村落建筑质量进行梳理评价,确定保留、维修、改善、整修、拆除等多种措施。(2)保护半山溪及其两侧街巷原有格局、传统建筑立面、建筑肌理等空间界面的乡村风貌特征。(3)保持街巷空间界面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保留并优化现有的小型公共空间,保持原有街巷铺装风格。(4)规划不改变传统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和建筑高度,允许建筑内部适当改变。建筑维修的重点是恢复其传统建筑与院落的布局,在细部做法上采用相应的地方传统民居的典型做法、样式材质等,可以在对当地建筑的特色提炼下,对无法恢复原样的部分作一定的创意性设计。(5)保护建筑庭院尺度,对破损较严重的庭院,按原貌修复,对庭院的改造应与周边建筑、环境保持同样的风貌。

(三)挖掘和展示历史人文习俗

传统村落的历史、人文和习俗是记录村落居民活动历史和传承乡村传统地域文化的载体。受特定地域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多元影响,其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一面。半山村的显著特色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遗存(古道、古桥、古井、古庙等)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习俗(传统手艺、民间故事、农耕文化等)。规划进一步挖掘了这些历史遗存的信息因子,并与村落的公共节点空间有机结合,使之更具条理性、清晰化。由于历史的变迁,黄永古道途经半山村段已有不同程度的损毁,现状保存较好的为赤水庙至梨树王地段,以及老村西侧通向马鞍山村地段。规划在现存古道的基础上,通过收集老旧石块、调整铺砌方式整治修复滨溪古道,古道铺装材质力求体现原真性和乡土化,以唤起人们对古道文化的记忆。对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习俗,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层面,例如传统手艺、民间故事、农耕用具等,规划结合村民文化礼堂场所,设立专门的展览性场所——民俗馆加以保护展示。通过这些方式,使人们对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获得感知与认同。

四、结论

乡村聚落意象是村落经过长期的发展,并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的,具有其独特性和可识别性。黄岩半山村保护与更新规划案例表明,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要使传统村落更具时代魅力,应当充分保护、重塑、挖掘村落的格局风貌、建筑特色、历史人文、生产生活等方面内容,使乡村聚落意象的核心要素和主体内容得到充分展现,使乡村更像乡村。在传统村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城市的发展,追求“洋、新、奇”等特点,更不应牺牲乡村聚落意象为代价。当然,我们也要同时协调好村落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终实现乡村生活现代化与乡村聚落风貌原生化的共同发展。

[1] 吴征,王志刚.乡村规划的意象传承与更新[J].小城镇建设,2014(3):79-83.

[2] 张昊宇,周鹏.乡村旅游中乡村意象的保护与再造刍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2(4):81-82.

[3] 宋月光.基于环境心理学视角的新农村乡村意象的研究——以山东省王因镇新农村建设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6.

[4] 杨振之.论“原乡规划”及其乡村规划思想[J].城市发展研究,2011(10):14-18.

[5] 黄慧妍,李鸣,李奎.应对文化衰微的传统村落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6(9):111-116.

Abstract: With urbanizatioAbstract: With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t has attracted the academic attention to focus on the creation and remodeling of rural settlement image, and upgrading traditional villages. Taking Banshancun village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sorts out and optimizes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characteristics, explores and displays historical cultural features from the five elements of landscape, garden, texture, festival and neighborhood, to emphasiz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y of rural settlement image,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ess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e villag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Keywords: rural settlement image;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core attraction;planning strateg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王惠芳)

A study of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the image of rural settlements—A case study of Banshancun Village in Fushan Town,Huangyan District of Zhejiang Province

ZHAO Xiaolong, LIN Dongpa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TU98

A

1006-4303(2017)03-0272-05

2017-09-03

赵小龙(1977—),男,浙江诸暨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地域建筑的规划设计与研究;林冬庞(1979—),男,浙江永嘉人,讲师,硕士,从事地域建筑的规划设计与研究。

猜你喜欢

山村村落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山村日出
意象、形神
山村之晨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山村晚归
偏僻山村有个“五老”帮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