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2017-10-13姜美琦
姜美琦
(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姜美琦
(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地努力奋斗,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1996年,中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于2015年底基本完成。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多发展空间,面临的各种风险问题也愈加明显,这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如果不能尽早发现这些风险并及时处理,商业银行的发展将遭受损失,甚至会影响到整个金融业。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对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善。本文主要对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一些风险管理建议。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金融是国家经济的核心,而商业银行又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部分,所以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利率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价格性工具,成为影响金融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率调整的频率和幅度逐渐变大,外部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必然会给自身带来一定的损失。所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是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管理问题
1.1 利率风险管理的缺失
利率风险管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利率风险管理能力薄弱。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的管理方面大多数是由总行处理相关问题,分行层面上只是由一些风控人员直接做出报告;而发达国家的风险管理工作是由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比起发达国家,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来说相对较差,尚有待提高和完善。
第二,资产负债管理不足。由于利率管制政策的实行,导致利率损失的情况经常出现。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向先进银行学习,紧跟利率的变动趋势,通过对利率风险程度和利率风险的损失值进行相应的衡量与评估,灵活地对资产负债管理策略进行调整,使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1.2 风险管理技术的不完善
银行业的科技系统建设与投入,不仅是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要求,更是对客户资产负责、回报社会的表现。与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技术体系和风险管理能力还不完善,尚以缺口分析、净现值分析、净存续期分析和动态分析为主要方法来进行利率风险评估。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完整的风险价值V AR系统的商业银行。现阶段的风险价值系统很难对利率风险的评估起到实际的作用,要不断地提高银行业信息化程度,找出更灵活、更有效的利率风险度量方法,这有助于精准识别风险、降低风险,保证客户资金安全。
1.3 利率结构的不合理
利率结构的不合理也是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利差单边非市场化调整的不合理。虽然用行政的方法对利率风险进行直接干预,暂时地保护了商业银行的利益,但却阻碍了其对利率风险的直接管理和控制。
其次,利率风险结构的不合理。利率不能够将包含的风险完全的显示出来,导致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如履薄冰,防不胜防。
2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2.1 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管理机制
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大部分实行总分行制,管理分散,银行业务的处理效率不高,从而使得利率风险管理分布于多个业务机构,而且银行都比较注重对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管理,缺少对整体利率风险的把握和控制。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从内部的组织架构进行全面改革,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控体系,将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监测、风险控制等风险管理工作实施落地。
首先,全面完善风险管理框架。对公司治理方面的风险管理体制进行有效的强化,明确各个部门的主要职责所在,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风险管理框架。
其次,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机构体制,制定一个从决策到管理再到执行的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方案,保障各个利率风险管理程序和政策的有效实施落地,保证将利率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从而将利率风险降至最低。
最后,将风险管理与日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建立一个管理体系,由业务人员、风险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来全面把控。从业人员要增强风险意识,秉承对客户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做好身边事。
2.2 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技术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命运兴衰。
首先,建立衡量风险指标体系。国外一些先进银行,对风险的管理已经从定性管理发展成为定量管理,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尚处于一个向利率市场化稳定过渡的时期,需要对累积资产负债日期以及数量结构等细节进行高度的重视,为利率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撑。在风险计量系统当中,根据各个业务的规模大小、复杂难易程度以及各自特点,对利率的风险进行精准的评估量化,以实现利率风险的有效管理。
其次,应用先进风控管理技术。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结合敏感性分析、辅助压力测试等分析方法,通过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实现对利率风险变化规律的准确把握。
2.3 大力拓展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业务。由于中间业务风险小、资本消耗少等特点,它能够提高银行的综合收益,可以有效地帮助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问题。
首先,在多元化经营理念大力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两极化的趋势比较严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战略发展中,对中间业务引起足够的重视。中间业务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利益,并且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因此,商业银行应该以中间业务为重心,充分运用各种人才、资金以及资源共享的平台等,满足人们对于金融服务方面的不同需求。
另外,对中间业务的发展还要根据客户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不仅要对普通客户提供标准化、低成本的金融产品,而且要对高端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有价值的产品,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升银行的服务形象与风险管理能力。
2.4 外部宏观环境的配合
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不仅需要商业银行内部的努力,还需要外部宏观环境的支持与配合。
第一,国家的政策指导和引领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给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通过利率反映信贷的运营情况,进而反映出融资的情况,商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利率风险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二,全面推动我国的货币市场的发展,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变得规范化,为金融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固的保障。
2.5 尽快完善金融产品市场
对于完善金融市场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金融市场自身的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较晚,基础也不稳固,因此,要充分的完善我国的货币市场,增大它的影响力和发展范围。可以采用间接融资的方式来管理和控制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问题,并且通过金融衍生市场来对此进行支撑,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利创造条件。
第二,金融产品定价机制的完善。要充分考虑国内的经济政策和国内外的利率水平等影响金融条件的宏观因素,并且尽量全面地将各个风险影响反映到产品的价格当中,提高产品定价机制的准确性。
3 结语
以上对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此提出了一些风险管理建议。不难看出,虽然在利率市场化这种大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对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还不足以构成威胁,而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因素有很多,要采取正确的、合理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加以高度的重视,才能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乃至金融业的稳步前进与健康发展。
[1]李建,朱盼盼.浅析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业务和风险控制[J].商,2015,(25):174.
[2]张慧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7,(11):42-43.
[3]依布拉音·巴斯提.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15 ,(1):102-103.
[4]安英博,张宇敬,张建男.基于朴素贝叶斯的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5,(22):109-111.
[5]程晓谟.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才智,2014,(31):9.
[6]谌晓佳.关于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13):5.
[7]王晓光.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创新与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7,(4):55-56.
F832.3
A
1003-2177(2017)06-0013-03
姜美琦(1989—),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双学位,研究方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