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策略

2017-10-12骆惠华

未来英才 2017年17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

骆惠华

摘要:《教师口语》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 结合本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借着本校开展有效教学课题研究的春风,我们决定致力于教师口语学习对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使教师口语与职业技能有效结合,努力提高教师口语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教师口语;有效教学;自信起来

《教师口语》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研究幼儿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科学,是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对于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语言文字表达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处于尴尬的地位:一方面是日常教学生活的听、说、读、写离不开教师口语;另一方面是不少学生对教师口语有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不大,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只要掌握好实操技能如琴棋舞画便能“走遍天下都不怕”。针对上述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过程,学生的进步让我吃惊不已,学生的感悟让我受益匪浅。在面试场上及工作实践中,师生们都说:“她们自信起来了!”总结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教师口语》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欣赏口语,改变观念

第一节教师口语课,我就态度鲜明地告诉同学们:要学好教师口语,因为口语学得不好,我们可能寸步难行;要欣赏教师口语,因为凭借出色的口语,我们可以事半功倍。

虽然中职教师口语常常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虽然很多人急功近利,质疑教师口语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身为任教教师口语的我,却始终坚信:教师口语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并存的一门课程,每天一出门,听、说、读、写都要用到语言文字,教师口语是研究幼儿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科学,是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普通话学习的特点及规律,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音,以及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备的口语技能,为学生未来参与学前儿童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语言文字表达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第一节教师口语课,我就用动听的普通话向同学们传递了要欣赏口语、重视口语的信息。从她们若有所思的神态中,我看到了曙光[1]。

二、相信自己,改变习惯

虽然同学们的观念有所改变,相信教师口语的工具性功能,相信学好教师口语可以令自己省心省力。但江山易改,习惯难变。别人出口成章,有些同学一出口便是家乡话,经老师提醒她才改正。对这些同学,我是心理疏导加上制定规矩,软硬兼施地促使她们改变自己怕讲普通话的习惯[2]。习惯改变了,好事就多了,好事多了,又易出现好事多磨:

那是一节教师口语课,了解完有关知识后,我提议同学们分组选题目进行口语练习,练习过后将在第二节课自由选人、自由选题进行口语测验。明确要求后,大家分头准备,你提问来我回答,你挑刺来我争辩,说得不亦乐乎,争得脸红耳赤。看着同学们的热情劲,我心里暗自高兴,沉湎于自己的美好设计中,庆幸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时间在开心时往往溜得特别快,很快就到测验时刻,只见同学们有的成双有的单独地走向讲台展示自己的佳绩。轮到小黎时,她低着头并没有主动走上台来,我以为她忘记次序,就点名提示她,谁知她听到点名后抬起头来给了我一个羞赧的笑脸就又把头转向别处。见此情形,我快速思考着:老师提名后她给我一个笑脸,那说明她已经对老师做出回应,把头转向别处,那说明她遇到难题不敢上台。如果我再次要求她上台,她能勉强上台当然不错,她若硬撑着不肯上台,那后果将是师生双双难堪,以尴尬收场。与其这样尴尬,倒不如鋪一个台阶让她顺势而下……想到这,我对其他同学说:“小黎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等会儿去走廊单独测验,其他同学继续按顺序测验。”听我这样说,小黎露出了感激的笑容。事后,她满含谢意地对我说:“老师,那次我真的是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你一定要我上去,那我就不读书了。”我颇感意外地说:“没那么严重吧?你当时解释一下原因,以后循序渐进地练习不就行了?”她说:“就有那么严重,因为我觉得没面子,所以首先会旷课,旷课多了,自然就不想读书了。”我仔细一想,她说得也合情合理,心里不禁暗自庆幸刚才自找台阶给学生下,让她以后还能继续自信,我如释重负地对她说:“没事,你以后自然会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的。”

三、注重细节,酌情教学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小黎这件事让我有更深的感悟:教师工作中的细节问题不但决定自己的成败,甚至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命运。

还有另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某次上课,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全班99%的同学都在做作业。而小朱同学却在东张西望,我提醒她,她说不想做,再提醒,她说没心情做。给她讲道理,强调再不做就等放学时留堂完成,她还是磨磨蹭蹭。看着长得水灵却略显稚气的她,我压住恼怒,叫她放学留下,给了她三种选择:一是到办公室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后才能放学;二是准确无误地把作业内容默写出来算是完成该次作业然后放学;三是找个证人听着,我打电话把详情告知家长并叫家长评评理,看老师做错了还是学生做错。她听了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老师,我等一会做完作业就去交给你 ,你没有骂我,是第一个让我心服口服的老师,你既有原则又够人情味,我服了。”听她这么说,我转恼为笑:这家伙真是成人的个子小孩的心智,但成人偶尔不也会耍耍小孩子气?想到这,我不但不恨,反而有点喜欢她了,因为教学相长,各有所获。是她让我更深刻地懂得有原则又有人情味的老师是多么受学生欢迎。所以,身为教师的我们,只有时刻注意方式方法,重视细节,酌情教学,用细心用真情对待学生,才能为祖国培养更好的建设人才[3]。

四、重视规律,循序渐进

有些同学因为基础不好导致学习热情不高,我决定把课堂当作突破口,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母、声调开始补习,通过学习,区别出声母中的舌面音:j、q、x,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区别韵母中的前鼻韵母an、en、in、un、后鼻韵母ang、eng、ing、ong。通过老师简单带读,学生自测拼读,小组比赛诵读的方式,让基础不好的同学消除恐惧心理,让基础较好的同学更加自信,让课堂精彩纷呈。让“课伊始,趣亦生;课正行,趣仍浓;课已尽,趣犹存”。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进,让他们在循序渐进的语文学习中端正学风,增强信心,陶冶性情,这是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结合。endprint

五、重视能力,学以致用

在教师口语训练中,训练的内容应和所学专业所要求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吻合,重视能力的培养,这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把教师口语学习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读绕口令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多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幼师口语能力的训练,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为此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将全班尽量均衡地分成四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正副组长,定好组名、组的口号,往下设有1号到4号组员。每次上课,堂上练习时,基本上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分组练习后的检查则是各组委派派相应的组员出赛或者由老师点号回答。从上课前的分组围坐时的安静,到下课时的搬凳子离桌时的尽量小声,还有各个回合的比拼…每次上课后积累计算分数,排出名次。练习比赛的内容以普通话水平测试考查的内容为主,加插进去的是为人处事的应急处理,还有获得进步的奖励以及对他人的恰当评价。数量如此多项目如此细的考评,如此等等。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都养成了抓紧时间练习、客观评价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好习惯。

经过多次训练比较,同学们普遍认为:第一次进行自我介绍时,挺多同学都是呆板胆怯地按照老师给的提纲匆匆讲完,第二次的自我推荐时则能够有条有理地展示自己的优点,第三次的招聘面试,同学们都能声音响亮、语言准确地介绍自己,态度大方、条理清晰地展示自己,并能有侧重、较客觀、有礼貌地选择实习岗位。归根结底,那是对口专业练习,以就业为导向所结的佳果[4]。

六、树新理念,展新风貌

职业教育不是淘汰教育、精英教育,而是成功教育、普及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而不是淘汰人、选择人。为此,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有大的转变:即从单纯的语文教学思想应转变为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从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传统授课内容应结合人文精神;语文学科应结合专业各科知识的渗透;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应拓展到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上面说到的分组设号练习,其实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的生本理念。让学生分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阅读—发现—解决的形式,其实就如翻转课堂的一部分。每一次上教师口语课,她们都准备得特别充分,对自己组员的帮助特别到位,对其他组的组员的进步也表示出由衷的开心,相互之间的评价也特别客观公正。这就是新理念,这就是新风貌。

七、奉献爱心,其利断金

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败的心灵也能清醒;教师的爱是融融东风,即便冰冻了的情感也会融化”。 因此,面对刚经历完初中会考的洗礼、带着一点失落感就读职校的学生,我会予以特别的呵护关心,并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个不同的时段予以特别关注,使他们身心愉快地完成整个学期的学习,因为奉献爱心,其利断金。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口语学习中,树自信、重细节、找规律、换观念、献爱心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们让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自信起来成长起来了。

参考文献

[1] 马敏.浅谈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5):331.

[2] 和建伟.“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策略刍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6): 32-34.

[3] 张星.浅谈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与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280.

[4] 陈婷.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课程教学策略分析[J].科技信息,2013,(26):247-248.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浅述初中英语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