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实施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2017-10-12熊宗爱
熊宗爱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的加快,如今的高考经过了不断变革。在当今高考政策影响之下,为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高中化学,从而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应当引起教育者的思考。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当今新高考背景之下,应探寻高中化学的突破式教学。本文将从当前高中化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将通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介绍,并提出一定的对策。
关键词:新高考;化学教育;学科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50-01
对于高中化学而言,由于其自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重教学的质量,同时,由于对于高中学科而言,化学并不是作为重点科目的存在,因此,教师需要考虑为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放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受到化学学科自身精细特点的限制,学生需要格外注重学习的质量,从这两方面而言,化学科的学习,就是需要把握住学科特点来进行学习,以此使化学在当前高考改革模式之下,能够尽快适应时代发展大趋势。
1.聚焦学科渗透,以灵活多变为切入点
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往往是为学生输送知识而并不关心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而受当前高考新政策的影响,更多数量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渗透式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科知识逐渐渗透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而加强对不同学科的学习,使学习的过程中更为灵活。
对于文科同学而言,在学习各科目的过程中,通常是没有太多界限的。然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不仅仅是文科学科,理科学科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也是没有太多差别的,除了学生可以利用渗透式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采用渗透式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将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来促进学生学习,从而建立起更为规范的知识体系。
2.注重学科文化,以核心素养为突破口
在現如今的时代背景之下,由于我国教育领域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一直在应对化学学科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对化学本质进行一定的了解,只是单纯的能够解决化学相应的考试题目。而对于化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化学本质没有一定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单单只是能够应付考试是不够的,要想更好的认识化学,了解化学,还应当从化学的本质着手。同时,很多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没有深刻理解到实验过程反应的本质以及原理,而是盲目进行一定的操作。如果学生能够认真了解其中的原理,那么对于学生在学习化学之时,也是具有一定帮助的。不仅如此,教师在进行化学备课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化学的本质认识向学生进行一定的介绍,让学生在学习化学之中,不仅能够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够培养化学的优良品质和核心素养。
3.聚焦课堂教学,以培养能力为出发点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的现状不断有问题出现,而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大学生的论文写作很有的问题,其中尤其是理科论文表现得最为明显。而导致这种现状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学阶段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能力不足。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以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考试分数以及学生的成绩,从而忽视最为基本的能力培养。对于学生而言,写作能力尤其是论文写作,是一门需要学生进行掌握的技能,在中学时期,学校以及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对学生能力锻炼的机会,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
4.聚焦评价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点
对于当今教育领域的改革来说,评价改革无疑是其中影响最为广泛,同时也是其中意义最为深远的一项改革。对于当前的评价改革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的过程中更为顺利,同时还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不仅如此,受到当前新高考政策的影响,要想将化学学科进行更好的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还需要帮助学生不断适应当前改革之下高考的新形势,从而让学生在更为适应之下,进行不断学习与发展。
所谓的评价改革,其本质更多的还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评价,同时也是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评价之下,认识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一定问题,同时也是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教师对于学生在不同阶段与进步前后的评价应当是有所不同的,及时对学生的进步与落后进行评价,从而对学生进行夸赞与批评,让学生在这样评价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进步。
用一句话概括来说,当前在高考改革之下的新形势,教师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让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学习发展,同时,在当前新高考政策之下,化学的教学应当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引导,从而让学生能够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惠婉婉.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之我见[J].长安学刊,2013,4(5):90-92.
[2]陈玉兰.对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模式的运用和思考[J].科技信息,2010,13(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