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益生产管理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2017-10-11张翠玲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

张翠玲

摘要文章阐述了精益成本管理的特点扣优势,以及精益成本管理的运行机制,分析了现阶段制造企业精益成本管理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针对存在的问题扣不足,提出了加强精益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建议,以期帮助制造企业进一步深入推进精益成本管理,促进制造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精益生产管理 成本管理 制造企业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步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各个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在这种环境下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视,企业在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的成本管理有助于制造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利润,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和抵抗内外部市场风险的能力,使企业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制造企业通过精益成本管理可以有效的减低企业成本中的浪费,通过不断消除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环节的浪费,降低成本,追求价值流成本最小化,提升价值流的运营效率,最大程度地增加客户需求的价值,使企业获得价值最大化和竞争优势。但是实际中部分制造企业在实施运用精益成本管理中,仍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如部门间或者员工之间信息沟通不流畅,成本信息的统计核算不准确等问题等问题,影响了精益成本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导致精益成本管理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一、精益生产管理的特点

(一)精益成本管理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活动

精益成本管理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要求制造企业必须对市场客户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并根据外部市场的需求调整并优化生产及管理活动,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精益成本管理要求对流程及流程中的浪费进行控制,消除不为客户增值的作业,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持续消除浪费来降低成本。

(二)精益成本管理坚持价值流的分析与改善

制造企业精益成本管理坚持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流进行不断分析与改善,立足于企业产品整个生产运营过程,对业务流程进行详尽的梳理和再造。通过分析价值流中对客户不增值的浪费活动,发现其中存在的潜在的问题进而进行精益分析,减少浪费,降低企业的成本。

(三)精益成本管理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和全员意识

制造企业精益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坚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从设计、制造、销售各环节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关,对产品质量做到“零缺陷、“零容忍”,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换取产品的低成本。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全员实行的原则,充分调动企业内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的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实施全方位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

二、制造企业精益成本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精益成本管理安全库存消除不当

精益成本管理模式下对企业的库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精益生产方式下如果仍采用消除库存的方式,则很可能引发缺货成本问题。即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库存损失,导致整个生产线无法正常工作,从而无法完成客户的订单,对企业自身的信誉有着极大的影响。

(二)精益成本管理目标存在偏差

精益成本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预算成本管理,通过将企业的成本进行分解和控制,从而实现更加准确的成本预算工作。但是实际中市场经常发生变化且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因此容易产生预算成本和目标成本之间的偏差。同时成本预算管理的方法更新不及时,无法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正确的预测,估算,无法给出准确合理的预算,很难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正确的数据,影响制造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的正常运行。

(三)缺乏全面质量成本管理意识

当前部分制造企业精益成本管理在实施中往往将注意力完全放在生产成本控制上,过分考虑了节约指标,忽略了产品的质量成本对总成本的影响和协调配合的整体流程优化。实施中缺乏质量成本管理科学有效的决策指标,在满足市场需求时而忽略了质量成本管理,使得产品质量下降,消费者购买量降低,产生了大量的积压库存,提升了管理的成本。

(四)精益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制造企业精益成本管理在核算方面较为复杂,对成本管理部门的核算能力要求较高,现阶段部分制造企业在运用精益成本管理核算时仍采用传统的核算方法进行计算,对精益生产模式认知存在问题,使得核算数据未反应生产各阶段的成本原因,不能完全地获得统一标准的成本数据,无法准确反映各个环节的准确成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及分配。

三、基于精益生产管理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建议

(一)加强对制造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的重视

制造企业在实施精益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当足够重视成本管理,树立正确的精益成本管理目标,将精益成本管理提升到战略层次,严格遵守客户拉动需求的原则,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依据产品价格和预期利润,确定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制造企业还需要培养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提升成本管理素质,将精益成本管理思想融入企业文化中,逐步实现员工有关成本管理观念的转变与革新。

(二)采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

制造企业精益成本核算以价值流成本为核算对象,价值流成本核算不对单个产品进行核算,而是对整个价值流程内发生的所有成本费用进行核算。通过识别和创建价值流,进行全面的价值流成本核算,直接汇总归属于价值流的所有成本,无需区分直接和间接成本,以及分摊制造费用。制造企业在选择采用精益成本核算方法是应全面关注价值流,提供有价值的价值流业绩指标。核算方法应该易于理解,过程操作简便,使得非财务人员能够很好地理解操作,避免繁复的间接费用计算分摊,减少会计数据的处理数量。

(三)加强对产品质量成本的管理和重视

新常态下制造企业推行实施精益成本管理需要不断加强对产品质量成本的重视和管理,企业管理层应正确认识产品质量成本对企业总体成本的影响,管理层对企业质量成本的重视和以身作则精神对整个企业推行精益成本管理有很大的指引作用。加强对员工进行质量成本的培训和教育,使企业员工意识到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生产部门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部门,更应该是质量管控的第一线。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控体系,制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建立有效的质量成本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掌握和了解质量成本管理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产品的成本。

(四)强化精益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制造企業精益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内部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对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的信息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收集、整理、加工和流通。建立信息化的库存管理系统,依托于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库存管理数据与企业局域网相连接,从而使成本核算部分能够快速了解库存情况,准确计算并有效控制产品成本。通过强化精益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精益成本核算确定的准确有效成本信息,为内外部的成本信息使用者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四、结语

精益成本管理是以增加客户价值为核心,以企业整个价值流成本为管理对象,有助于企业实现“降低成本,保持竞争优势”的目标。制造企业应加强对精益成本管理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的库存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计算,降低库存成本,对产品生产销售的各个价值流环节的成本加以控制,消除浪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