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玉杨:用相机触摸灵魂

2017-10-11苏梦楠

商周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青岛摄影

苏梦楠

“敢想敢干,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做别人做不到的,大胆创新”这是程玉杨作品的特色之一。

细细算来,青岛1907光影俱乐部我总共去过两次,一次是采访,一次是参加程玉杨的画展。在这有限的次数中遇见程玉杨的作品,第一次是偶然,第二次是必然。

无论是偶然还是必然,只要你顺着1907光影俱乐部的木楼梯向上至2楼右转,就会能看到暖黄色射灯下程玉杨“永恒”系列作品静静地悬挂在墙上。暂且不说这些作品是如何诞生,又能带来怎样的震撼,单看这一幅幅作品的背后,人们就会下意识地揣度作者的性格与容貌——这应该是一位浑身充满艺术气息的长者,说不定还留着艺术家标志性的长发。

起码我是这么想的。

但初见这位出生于1958年的程老师时,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也颠覆了我对他的任何想象——这可不是年近60岁的“老先生”,倒像是一个40岁出头的中年男子。

灰衬衣,牛仔裤,运动鞋加上一副黑框眼镜,不管是从体态上还是从心态上,程玉杨所呈现给人的气场都是年轻的、积极向上的。怪不得喜象艺术策展人提亚女士在摄影展发言时称他为“充满童真的斗士”。

都说一个成功斗士的背后,必须要有一个自由的灵魂,想要拥有自由的灵魂,可不仅仅是充满童真就能实现……

做别人做不到的东西

大部分不了解摄影的人,赞叹程玉杨的作品时都会有点“尴尬”。因为画面色彩浓厚且构图大气深入人心,许多人会说一句:“这画画得真好。”

实际上,这并不是一幅幅画作,而是一张张摄影作品;程玉杨也不是画家,而是摄影师。

“敢想敢干,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做别人做不到的,大胆创新”这是程玉杨作品的特色之一。而作为呈现他作品最重要的道具一相机,为了承载天地之间古往今来的永恒主题,他开创了手工制作2m×2m巨幅相机的历史。

“我刚做这个相机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可。有些人说我在作秀,有些人说我形式大于内容。但6年多下来,我觉得做这个是值得的。”的确如此,在他的巨幅移动相机的“移动”中诞生了一批又一批震撼人心的作品。

比如他的“永恒”主题下的《佛》系列,就是用巨幅彩色相纸直接曝光拍摄。

单看《佛》系列画面上呈现的奇丽梦幻的色彩,人们很难想象这充满纯真充满魔力的影像是原始的、未经后期加工一气呵成的。这不仅仅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传统摄影影像的认知,其作品的唯一不可复制也让我们对摄影作品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评估和评判。

程玉杨从事摄影专业工作已有近30年的时光,在从事新闻摄影的岗位上勤奋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摄影报道中,他曾被《北京青年报》评为亚运会明星记者,并获得了亚运会国际摄影银奖和全国摄影比赛一等奖;1994年,程玉杨凭借优秀的專题摄影作品及独幅新闻摄影作品获得首届中国摄影记者的最高奖项——“金眼奖”。

与《佛》系列同样震撼人心的作品《神·人》系列,诞生于他从《北京晨报》摄影部主任退下来的那段时光。那是程玉杨进入艺术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拍摄于汶川地震灾区。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大画幅呈现的方式,用哲理的思考来诠释神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套作品也使他成为第一个进入美国高等教育艺术教科书的中国摄影艺术家。

这里有时尚的味道

作为“中国摄影史上负像拼接第一人”,程玉杨将“永恒”系列孤版原作摄影首展选在青岛,选在青岛市市南区,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

“我1996年就曾来过青岛,当时在边防部队呆了几年时间,青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座年轻又古老的城市。而且这次展览的地点,是一栋百年建筑,我的作品在这里参展,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与城市和建筑相互映衬,也很有历史的意义。”在谈及为什么选择青岛作为“永恒”系列孤版原作摄影首展地点时,程玉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从首展地点上看,青岛是一座文化历史气息十分厚重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大批历史名人包括老舍、闻一多、洪深、沈从文等人曾在青岛讲学;特别是在青岛西部老城区,还保留着一些造型别致的房屋和古老的建筑。这不仅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体现,更是青岛本土记忆的样本。

而青岛1907光影俱乐部作为一座典型的德国新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距今已110余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电影院。在20世纪初期,这里是青岛地理与文化的双重制高点,也是青岛第一个音乐厅、礼堂,第一个文化综合体。目前遵循“原建筑、原设施、原功能”的保护利用原则,通过对建筑历史价值的挖掘,还原最初的建筑风貌和功能,已成为西部老城区的文化地标。

从摄影历史上看,程玉杨的作品是对百年摄影史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过程,用前所未有的方式为摄影艺术开辟了新的疆域。在创造摄影“时尚轨迹”的同时融合青岛市市南区打造“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两者很容易在思想上与文化上产生共鸣。

从个人经历上看,程玉杨不仅在青岛当地生活过、学习过,个人十分了解青岛,同时他在1977年应征入伍时,就历任通讯员、文书、电影放映队队长和宣传干事,是由电影开始转型逐渐过渡到摄影行业,也对电影有着比任何人都深厚的怀旧情怀。

在这三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程玉杨选择了青岛,选择了市南区,也选择了1907光影俱乐部。

用创新继承传统

在7年前北京市朝阳区大河画廊举办《返》系列摄影展时,程玉杨就已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他说过的一段话:“我喜欢我所创作的黑白颠倒的影像世界,这黑白颠倒所构成的点、线、面拼合的影像似接非接,拼接我们曾经的梦境,拼接我们从来就不相连接的梦中故事。我的作品欲揭示每个人在梦醒时分的内心世界,我在最传统的手法中注入当代艺术元素来诠释社会,用全新的视觉语言来表达这一幅幅阴阳倒挂黑白颠倒的世界;也用这种特别的艺术语言来诠释我对梦的追求,让我成为一个‘追梦人。”

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个“追梦人”的作品,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照片中拍摄的主体非常传统,但他表现的手法又特别创新。7年前他的摄影表现手法是黑白颠倒所构成的点、线、面拼合的影像似接非接,7年后的表现手法是为负片直接成相……虽然表现手法在变,但他始终坚持纪实摄影到创新摄影的转变之路。

在摄影创作上,程玉杨表示,自己受绘画和音乐的影响非常大,这也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虽然学习新闻是“半路出家”,但他自幼喜爱音乐美术。像俄罗斯绘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就是他很喜欢的一幅画作;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严谨、浪漫的表现情怀令他敬畏,他将这些加入到摄影中,也为摄影作品带来一番不同的韵味。

可以说,程玉杨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证明了艺术家对于摄影艺术的极致追求,也证明了摄影的道路应该一直传承和创新下去。“有的东西越简单越不简单,人要超越自己,克服自己,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才能成就传奇。”程玉杨觉得,想要拿到优秀且震撼人心的影像,就应该有这样不懈进取的精神。

未来程玉杨新的摄影关注点依旧会以人文主题表现为主,他透露了自己接下来的“涅槃”系列的创作主要围绕树根进行。在他看来,树根可解读的东西特别多,比如生命之源,岁月的积淀……至于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怎样的形态与手法,我们拭目以待。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岛摄影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明月申牌?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