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长春市与四平市的比较分析
2017-10-11郑琛誉
郑琛誉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经济与管理科学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长春市与四平市的比较分析
郑琛誉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运用长春市和四平市实际数据,利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结论显示:农村金融和实际利率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负向关系;农村投资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在长春市和四平市表现出显著差异。对于距离经济中心较近的农村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指标。农村地区应注重建设本地的商业中心和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及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破除农村金融抑制,使农村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农村经济;比较
0 引言
农村金融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进行农村金融改革。这已经是学界和政界的共识。然而,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明确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以便为相关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依据。以往研究表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十分复杂,研究结论迥异,其中一个原因是所选取的样本地区不同造成的。本研究选取吉林省长春市和四平市作为样本地区,目的是考察制度政策相同,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农村地区的农村金融等变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政策制定当局可以根据本研究结论制定差别化的农村金融政策。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尤为引人瞩目。这是因为: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既符合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战略,又能满足我国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要求;另一方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小农经济”色彩浓厚的农村经济带来不小冲击,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使原本脆弱的农村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是最有力的证据。2004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大都聚焦于“三农”问题,并且都把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当前正值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发现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赵洪丹,2011)[1]。农村金融内生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其发展并未遵循自身内在逻辑,而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张杰,1998[2];何广文,2001[3];温涛等,2005[4])。这种情况下的农村金融发展是畸形发展,表现为严重的金融抑制,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经验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我国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情况下,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分析所处不同区位的地区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有助于制定差别化政策。本文依据经典理论模型,选取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建立实证研究模型,以长春市和四平市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数据为依据,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实证长春市和四平市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结论,分析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使用EViews6.0进行分析。
1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1.1 模型设定
为了分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本研究拟建立经济模型对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帕加诺模型(1993)[5]是现代金融理论中说明金融中介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是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理论为基础,假设生产率是总资本存量的增函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能够以相同的技术被再生产出来,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扩大资本存量,就一定能实现经济的增长。根据帕加诺的观点,可以得出内生增长模型的基本形式:
这里g表示时间为t+1时的增长率;A表示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I表示投资;Y表示收入;δ表示每期的资本折旧率。方程(1)表明增长率受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和投资产出率的影响。由于金融市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上,所以在加入了金融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中,要放弃原有模型中总储蓄(S)等于总投资(I)的均衡条件,认为在金融中介调节过程中储蓄的漏出是合理的。因此,
θ表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率。将(2)式代入(1)式,方程(1)在稳定状态下变为:
将方程两边取自然对数并整理得,
在这里,s=S/Y表示储蓄率。方程(4)表明,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A),储蓄—投资转化率(θ)和储蓄率(s)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影响这3个变量的任何因素都将影响经济的内生增长。应当指出,相对于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储蓄—投资转化率和储蓄率上。首先,储蓄—投资转化率(θ)反映的就是金融市场改进资本配置的效率,金融中介为投资动员足够的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储蓄—投资转化率(θ)越高说明金融市场的效率越高。其次,储蓄率(s)反映的是金融中介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金融中介的存在降低了信息与交易费用,其对投资时机更良好的把握可以给储蓄者提供一个相对更高的收益水平,所以金融中介的存在可以通过更好地动员居民储蓄来聚集现有的金融资源,使投资可以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能使资本生产率得到提高,相应地加速经济的增长。最后,金融中介掌握大量市场信息,通过投资组合多样化进而分散风险,这种专业化的投资会提高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简而言之,金融发展通过三个途径影响经济增长:金融部门通过向高效率的企业贷款从而提高社会边际生产率;金融中介动员居民储蓄,聚集社会资金进行投资;金融部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根据以上分析,建立实证模型如下
RPLGDP为农村人均GDP增长率;RFIR为农村金融相关率;i为农村投资效率;y为农民人均纯收入;r-1为滞后一期的实际利率;α 为常数项;β1、β2、β3和β4是各项指标系数;μ为随机扰动项。
1.2 变量说明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本文对影响经济增长储蓄投资转化率、储蓄率和社会边际生产率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设计了代理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1)农村经济发展指标。采用农村人均GDP增长率(RPLGDP)来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农村人均GDP增长率用方程(6)表示:
其中,RPLGDPt为t时期的农村人均GDP增长率;RPGDPt和RPGDPt-1分别为t和t-1时期的农村人均GDP。
(2)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参照以往文献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依据戈德史密斯(1969)[6]提出的金融相关率(FIR),构造农村金融相关率(RFIR)指标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RFIR等于农村金融资产总量除以农村GDP。农村金融资产总量由存款、贷款、证券和保险等构成,考虑到农村地区金融资产主要由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构成,农村地区资本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且缺乏相关统计数据。因此,借鉴以往文献采用农村存款与农村贷款之和来代表农村金融资产总量。那么,农村金融相关率(RFIR)等于农村存款与农村贷款之和除以农村GDP。这一指标设计借鉴了谢平(1992)[7]、张杰(1995)[8]、易纲(1996)[9]和姚耀军等(2004)[10]的做法。
(3)农村储蓄率指标。经济学理论认为收入和利率水平是影响储蓄水平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影响储蓄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实际利率水平。本文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实际利率水平来反映农村地区的储蓄,农村金融市场中储蓄的影响因素可以表示为:
其中,y为农民人均纯收入,r为实际利率。经验分析表明,滞后一期的实际利率而不是现期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高度相关,因为利率政策在中国一般有1年左右的时滞。因此,在实际分析中,采用滞后一期的实际利率。
(4)农村投资效率指标。投资效率直接决定社会边际资本生产效率。金融发展降低了信息与交易费用,使资金更多地投向回报率较高的项目上,使那些最具潜力的投资者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生产,从而提高了投资的生产效率。因此,选用农村投资产出率(i)来衡量农村的投资效率。农村投资产出率等于农村GDP除以农村投资,表示单位投资产出,即:
其中,RGDP为农村GDP;I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1.3 数据来源
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1978—201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农村人均GDP(RPGDP)等于农村GDP除以农村人口数量。农村GDP用农林牧渔总产值来表示;农村人口用农业人口代表。农村存款由农村居民储蓄和农业存款之和构成;农村贷款由乡镇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之和构成。农民人均纯收入(y)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I)数据直接来源于《长春统计年鉴》和《四平统计年鉴》。实际利率(r)采用大多数学者常用的方法: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计算而得。名义利率用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按时间加权平均;考虑到本文研究的范围是吉林省农村地区,通货膨胀率用吉林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率来衡量。名义利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其他数据均来源于《长春统计年鉴》和《四平统计年鉴》。
2 实证检验结果
依据前文设定的实证研究模型,将长春市数据和四平市数据分别代入方程(5)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模型回归结果(因变量:RPLGDP)
实证模型回归效果较好,拟合优度检验R2值均在0.7以上,可调整R2值也在0.6以上,说明该模型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F值和DW值均处于合理范围。在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中,RFIR和r的系数都显著为负,这表明农村金融相关率和实际利率与农村经济发展均为负向关系。农村投资效率i的系数在长春市为负值,在四平市为正值,但是不显著;农村人均纯收入y的系数均为正值,但是在长春市不显著,这说明农村投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在长春市和四平市存在显著差异。
3 实证检验结果的原因分析
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长春市和四平市的农村金融及农村利率均与农村经济发展负相关。随着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更加容易地在农村以存款的方式吸收大量的资金。同时,由于国家政策以及农业贷款风险大等原因,农村金融机构向农村投放的资金很少。这样就造成金融越发展,农村资金流出越多,越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面。现实中,农村金融机构没能将储蓄有效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农村正规金融只充当了“保险箱”或“储钱罐”的角色,将农村的储蓄输出到了非农经济部门,造成农村资金严重外流,加之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贷款投入不断减少,造成农村金融未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实际利率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会促进农村储蓄,另一方面会减少对农村投资,因此,农村实际利率的提高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提供的金融工具单一,主要以储蓄存款为主,这意味着农村金融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在此种情况下,居民再投资渠道狭窄,只能被强制性储蓄。因此,农村金融相关率的提高是由金融抑制所引致,并非意味着农村金融得到质的发展。这种畸形的农村金融发展,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比较长春市和四平市,农村投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或许是由于二者所处于的区位不同造成的。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相对于四平市来说,长春市农村居民距离吉林省经济中心的距离更近一些,从收入的使用方面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更多地转移到了长春市农村以外的地区消费或者储蓄,而四平市农村居民距离吉林省经济中心较远一些,农民人均纯收入更多地用于本地区消费或者储蓄;从收入的来源方面来看,相比较于四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长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很大部分来源于外出经商或打工,这部分收入与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关系不大。因此,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四平市表现的比较显著,而在长春市表现的就不显著。这表明,对于距离城市经济中心较近的农村地区来说,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并不表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好,这种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适宜用于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同样原因,长春市农村投资大多被本地区以外的地区所吸引,有很多农村投资是形式上的,很多投资是被投入到非农产业上,这就造成了农村投资效率低下,在某种程度上,农村投资并未有效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在长春市农村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表现为负向关系。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无论是长春市还是四平市,农村金融发展未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并不是表现为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而是由强制性储蓄形成的农村金融抑制的结果。这种农村金融抑制,增加了农村资金外流,降低了农村投资效率,减少了农村投资数量,进而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乏力,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科学设计农村金融制度。农村应该注重发展本地区的商业中心,建设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以便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为农村经济服务;对于离城市经济中心距离较近的农村地区而言,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宜指标。
[1]赵洪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1978-2009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1,(11):58-63.
[2]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12-20.
[4]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0-43.
[5]Pagano,Marco.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an Overview[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3,(37):613-622.
[6]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7]谢平.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1992,(11):30-37.
[8]张杰.中国的货币化进程、金融控制及改革困境[J].经济研究,1995,(8):20-25.
[9]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1996,(12):26-33.
[10]姚耀军,和丕禅.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1)实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6.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bout the Relation of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y: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angchun and Siping
ZHENG Chen-yu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actual data fromChangchun and Siping and the classical econometric model to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ural financial support for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in Changchun and Siping,rural finance and the real interest rate ha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i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However,the impact ofrural investment and 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o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wo cities.For the rural areas near economic centers,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is not a good index in assess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Rural area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business center and a good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and provide high quality financial services,to break the rural financial repression,thus let rural finance better serve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ural finance;rural economy;compare
F830
A
1674-3229(2017)03-0067-04
2017-04-06
郑琛誉(1991-),男,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