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海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工作研究

2017-10-10王玲

珠江水运 2017年17期
关键词:工作问题改革方向借鉴

王玲

摘 要:我国的海事管理体制是在1998年的原有机构改革基础上所发展形成。当前,伴随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全面转型推进,外向型经济和“全面推进海洋强国”的战略思想也已经初步确定,为适应国家的战略部署,我国海事管理体制即将开始新的一轮的全面改革。然而,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某些历史性的、深层次的问题,这些给我国海事发展领域带来了极大困惑。为了解决问题、消除困惑,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当前形势下我国海事管理工作体系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未来海事管理发展工作改革建议。

关键词:中国海事管理 工作问题 改革方向 建议 借鉴

近年来,海事部门正在大力推行工作改革,希望在工作职能方面寻求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管理工作理念创新,并完善相关监管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工作也希望解决传统中海事部门职能定位不合理、机构设置不规范、法制化建设滞后、信息不对称等等主观存在问题,全面提高海事管理水平与效率。

1.中国海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探析

(1)航运业不够发达是根本问题。由于我国航运业还不发达,很多经济不发达、船运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船舶设施也相对落后,很多船舶存在装备差、尺度小且船员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上述内容也是我国海事管理部门的最薄弱问题。硬件不到位所导致的问题就是船舶事故率的偏高。以乡镇渡船为例,根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全国所有乡镇的船舶交通事故已经超过500起,死亡人数达到340人,沉船150艘,直接造成经济损失7800万元以上,船舶事故发生率已经占到了全国事故总量的21.34%。

(2)海事管理机制没有理顺是主要问题。海事业务类型繁多,且都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所管理对象更具有着较高、较大的流动性和素质差距,需要一个高度专业和统一的海事管理机构。但是,现实情况是海事管理机构纷繁复杂,既有直属交通运输部的直属海事局、又有隶属地方交通部门的地方海事局,等等。以海事管理最核心的船舶建造质量管理工作为例,目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各项指标都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造船产量也超过1000万载重吨,占到市场总份额的20%左右。可以说抓好造船质量是海事管理的源头。然而,船舶建造的职能却不在海事部门,而是由中国船级社和隶属地方的船检部门负责,且中国船级社与船检部门均是事业单位,相互间的职责也理不清楚。因此造成我国如此大规模、发展快速的船舶生产市场却远没有发达国家那样先进的质量监督与管理体系,中国每年都有近百万吨的低质量船舶进入国内航运市场,导致上述水上交通事故的频发,造成极大的航运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海事发展进程。所以说作为海事管理的重要机构,在未来调整对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才是当务之急。

2.中国海事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构想

国内海事管理必须在短时间内解决现存问题,寻找发展捷径。在本文看来,其发展捷径就在于参考国家主体行政体制改革内容,再根据海事管理机构自身职能来联系衔接政府职能,结合政府改革经验教训来确立海事管理工作改革方向,为海事综合改革行为给出正确指南,如图1。

如图1,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的统一改革方向构想思路,海事管理机构也要基于自身职能来明确改革方向,主要依据市场化要求来提出市场经营、管理策略,并将海事管理部门行政执法职能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都纳入到政府范畴之内,为海事管理机构工作改革创造新空间、新环境。

3.中国海事管理改革工作的创新建议

中国海事管理改革工作的创新建议应该考虑多方面内容,本文主要从机构设置、业务管理两方面来展开论述。

(1)机构设置改革的创新建议

当前我国海事管理在机构设置方面可以提出许多工作创新改革建议,具体来讲本文主要论述以下3点。

第一,要考虑将海事管理机构与传统交通管理部门相互脱离,成立由国家国务院直属管理的独立国家海事局,换言之就是要打破海事管理部门的地方直属界限,以省为单位统一海事管理部门,为国家直接管辖。如此一来,国家海事局就能够实现对全国各地海事系统的统一化、垂直化管理进程,保证地方海事机构享有最高级别的高度自治权限。

第二,要有效扩大我国海事管理部门的职能范围,为此应该首先将船舶建造检验职能纳入海事管理范围,彻底解决目前我国CCS(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中国船级社)与地方船检形成的较为恶性的不良竞争局面,彻底解决船检部门不作为(没有收益的穷船不检,任其投放市场)、乱作为(收益高的富船抢着检,以放弃检验质量降低验船价格)。二是把港口行政管理板块纳入到海事行政管理的未来工作规划范畴内,这样能有效提高船舶在港的航行作业监管能力;其次应该合理扩大所监管船舶对象活动范围,配合地方农业渔政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对所监管船舶的安全运行与污染管理事宜进行监管规范,将海事安全管理与海洋污染监管两项职能综合起来;再一点,要树立海事管理部门的水上行政执法权威,联合国家海事救助打捞局、水上公安、消防、航道管理、海上通信的部门力量来形成合力,做到对海事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的全面性,实施综合性管理。

(2)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建议

人事制度改革应该成为我国海事机构管理未来工作的创新关键,为此本文也同样提出3点创新建议。

第一,要适当调整人事管理结构比例,一方面要依据执法重心下移相关要求来实现市场扩大,优化执法人员的内部结构比例,一方面也要适当调整执法人员的知识结构,特别是针对他们的专业业务知识与法律知识进行考核,严格遵循“凡进必考、上岗必考”原则,将一些不符合海事管理机构标准要求的执法人员淘汰出去,保证海事管理部门人员配备的高质量化。

第二,要为海事管理内部全员建立并健全化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做到对岗位层次的合理设置与分配,保证岗位不同,薪酬不同,即要做到以岗定薪。另外就是要实行优秀人才上位的灵活化用人机制,进一步促进岗位人才的有效优化。

(3)业务管理改革的创新建议

我国海事管理部门若想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实现改革创新还必须做到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同时强化海事管理检查力度,争取做到面面俱到,全面革新。

第一点是要迎合市场经济客观发展规律,按照现有市场经济需求来灵活定位当前机构内部角色,以此来做到对海事管理机构各项职能的合理配置,明确机构管理指导思想,实现3点提高:基于科学管理与优质服务水平的职能意识提高、基于海事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重叠交叉的执法程序内容品质提高以及基于海事管理机构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就第3点来说,当前我国海事管理机构应该合理利用并优化市场方式,通过社会组织、中介机构来解决问题,加速自身改革发展步伐。

第二点就是要做到对海事管理检查力度的强化,例如强化自身在PSC检查、海洋防污染工作方面的检查力度,通过增强国家港口检查程序来强化国家水上交通安全机制,尽量消除一些低标准船舶在海上运营,最大限度遏制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4.总结

中国海事管理机构的未来发展建设还需要更多持续化的、创新化的改革策略,从更多方面寻求创新发展途径,促进国家的水上交通安全与航运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海事管理整体体制要求,为国家涉海产业、港航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黎映桃,汪玉凯.中国海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背景、问题與现实愿景[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2):22-28.

[2]王洪海.中国海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14.37-46.

[3]杨大志.海事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37-45.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作问题改革方向借鉴
探究企业政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