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漆物语 德钦 奔子栏木碗

2017-10-10尹博林

云南画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手工艺藏族

尹博林

人们的视野常常会被藏族的奔放与豪情占据,而会忽视藏族柔情温暖的诗意,直到这样一首古老的藏族诗歌的出现,叫《情人般的木碗》。诗只有两句——“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如此的情怀动人到让人诧异和心惊。拨动心弦的事物,都有相通的共性,于是跟随藏族开始钟爱木碗的人越来越多了。

藏民酷爱饮茶,也酷爱饮茶的茶具——木碗,几乎在所有藏民家中都能看见木碗的存在。木碗具有质地结实,不易破裂,具有光滑、美观、适用、不烫嘴、不变味,携带方便等特点。木碗分男女,男式木碗碗口大而外开,碗身低矮,女式木碗则反之。木碗普遍包银,分全包、半包和边包三种,全包和半包银碗,碗座雕刻佛教图案摩尼宝饰,碗身刻双龙戏珠或藏八瑞等图案,碗芯包银后正中底部嵌黄金梅花宝珠,比较讲究的配圆塔型银制碗盖,雕刻工艺均十分精湛。

德钦奔子栏地处茶马古道要冲,这里的木碗生产历史悠久,驰名整个藏区,古有木碗故乡的美称,其中又以奔子栏益西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所产的木碗最具代表性。益西,从小就在奔子栏受木碗制作的环境熏陶,加之在外经商过程中,意识到传统手工艺应得到发扬光大,回乡后于2004年在奔子欄下社创办了德钦县奔子栏残疾人手工艺木制品厂。2010年益西将工厂更名为如今的德钦县益西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并修建厂址、更新设备、引进技术的同时还开始了免费招收学徒。整个益西公司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更注重的是为藏族手工艺的传承培养接班人,益西本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快要失传的手艺传承下去,使藏文化能在飞速发展的当代,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

益西告诉我们,成品木碗从开始到制作完成需要晾干、做毛坯、水煮、修整成型、上漆、绘图等十二道工序,整个制作周期长达5、6个月,木碗一般选用桐树、桑树、桦树的树干、树节、树疙瘩等材料经过刮制或车削而成。这些木材做成的木碗质地坚硬,碗面光滑,纹路清晰,可以长时间不变形、不破裂。木碗的品种繁多,有藏桌、糌粑盒、辣子盒、酥油茶杯、木碗等。近些年来旅游业发展了,因而又根据游客的需要新研制了茶碗、茶叶盒等旅游工艺品。制作木碗工序多而复杂,有的技术要求较高,髹土漆技术就是其核心工艺之一。土漆又称生漆,是一种原生态的高级涂料。在古代,用土漆髹制的工艺品是上贡皇家的珍贵贡物,因为土漆制品很少出现爆裂纹和塌漆皮等现象,并历久长新,保持光泽。当地人还认为使用髹上土漆的器皿,有祈求幸福吉祥的文化含义。

随着香格里拉旅游的推动,益西也有了自己的新方向,将公司打造成为一个集观光旅游、手工艺文化展示体验于一体的农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村。endprint

猜你喜欢

手工艺藏族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The Light Inside
昂贵的手工艺
手工艺思维导向下的社区微更新模式探究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演变》《藏族少女》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为了失去
《留住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