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与教师专业素质
2017-10-10王诗颖马志祥
王诗颖+马志祥
【摘 要】随着我国特殊教育向“以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为资源中心,大量的随班就读结合资源教室或巡回辅导教师制为主体”的基本格局调整。教师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技术的专业,同样也是在学校教育中,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全纳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的要求,对于我国全纳教育的成功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全纳教育;教师素质;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7-0203-01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全纳教育逐渐成为世界特殊教育领域的热题,以公平、开放、包容的价值观为基础,认为特殊儿童有在普通教育中,无差别接受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特点的、平等的教育权利,普通学校应该为社区内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适合儿童不同学习特点的、没有歧视的教育。[1]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全纳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不断深入,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养以及怎样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呢,本文作出简要探讨。
一、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需要明确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概念。教师专业素质指教师应当具备的基础的职业素养。目前,国内外对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结构的认识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组成。[2]专业知识指对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原则、学科结构的内容,以及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教材内容;专业技能指开展教学活动必备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专业品质指教师需具有的职业操守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并且缺一不可。但是全纳教育主要教育主体是特殊情况的学生,有其特殊性,这就对承担这一教学任务的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
二、教师的全纳教育观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专职教师的内驱与外力共同的要求,也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展现的教学实践的有效性,以及对学生个人成长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品质。[3]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会议上,各国达成的《萨拉曼卡宣言》确定了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建立在系统研究教育理论和多年的教育实践之上的。全纳教育要求教师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应当给予全纳的态度,所有的特殊儿童都有权利与同龄儿童一起在自然的、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为前提。教育理论研究中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问题主要归结于教师个体层面专业素养和能力,这是站在教育学的立场上所做的理解。但是站在更为广阔的视角上看,人的发展是一般与特殊两个矛盾统一体。
(一)教师需要形成发展性的教师评价观。过于单一的评价方式仍普遍存在学校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对于教师正确的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尤为重要。这一合理的评价方式以富有特色的“促进教师本位发展”的特点存在,既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又能帮助教师纠正弊端、发展长处。
(二)教师需要形成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教育,更能帮助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通过教育过程中的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将学生的教育经历纳入考虑,不急于给学生贴上一个固化的标签,更不以“同辈压力”给学生精神上的负担,取而代之的是体现了对学生本体的关注和关怀,通过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促进其不断成长,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掘,学生发展需求得以了解。
三、全纳教育的发展
全纳教育要求加强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的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5]这是现阶段对全纳教育的发展性认识。这一认识所带来的不仅是单一学术概念上的变化,更是教育理念的变化,教育的主体也由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转变为全体普通学生。这一教育理念的转变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有着正向支持的作用。要求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尽可能地减少学生被排斥,还要求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差别化教学。
四、结语
全纳教育逐渐发展成为教育理念,教师作为教育实践者,两者的研究密不可分,需要持续发展,专业制度的建设和实施是保证其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要保证,对两者的关系研究从未停止,对于该内容涉及的其他衍生问题的讨论和探究也不会终结。
参考文献:
[1]Booth,T.,&Ainscow,M.Fromthemtous:Aninternationalstudyofinclusionineducation.London:Routledge,1998.
[2]崔允漷,柯政等.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0.
[3]梅新林,吴锋民.中国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建议——基于天津、吉林、江苏、浙江、河南、甘肃七省(市)的调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3.
[4]刘创.教育智慧: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构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03:15-17.
[5]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紀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1,01:5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