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诗文微课促进新教材语文教学的“一课一得”
2017-10-10李葵
李葵
摘 要: “部编本”初一教材中古诗文内容的增多说明古诗文教学重要性与教学任务的艰巨性。微课具有短小精悍、内容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学实现线上线下互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好古诗文微课能促进语文教学的“一课一得”。
关键词: 语文新教材 古诗文教学 古诗文微课 一课一得
自2016年9月起,全国有数百万小学生和初中生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本文以初一新教材为例展开讨论。新教材选文的重要变化表现在传统文化内容的增加。初中古诗文选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有所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1]。部编本初一教材中古诗文内容的增加体现了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也使古诗文教学任务变得更艰巨。中国优秀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蕴含着无限的智慧与高尚的情操,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新教材在编排上更加系统,每个单元、每一课的教学设计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倡导教师系统地研读教材,结合学情,实现语文教学的“一课一得”。因此,语文古诗文教学必须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新教材提倡的“一课一得”要求。
一、古诗文微课的必要性
(一)古诗文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学生必须在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后才能理解古诗文。学生需要在工具书的帮助下读懂课文,并且理解一定的文体知识和古代历史背景,通过积累的语感和古诗文鉴赏能力,品味古诗文的韵味。这个过程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古诗文的学习就会非常被动,学习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急需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教材为主,教学目的是为结业考试做准备。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认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
(三)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更喜欢接受简洁、有效的信息资讯。“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信息化的资源。作为新型的教育资源,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其在教育领域迅速普及。利用微课增强学习效果成为每个老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二、初中古诗文微课的需求和可行性
(一)初中古诗文微课的需求
1.古诗文比较抽象,需要更形象地教学。
古诗文微课将抽象的古诗文内容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古诗文的意境。
2.学生对古诗文内容个性化、自主性学习的需求。
古诗文微课可以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微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也可以在学生的课后复习中发挥辅助作用,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加深。
3.教学实现“一课一得”的需求。
教学实现“一课一得”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确定教学重点。根据教学重点和学情制作古诗文微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每个班级的教学状况特点不一,教师可根据班级特点,利用微课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制作出符合学情的微课,从而更好地实现“一课一得”。
(二)初中古诗文微课教学的可行性
古诗文微课是通过网络平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课程,具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首先,古诗文微课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初中古诗文微课可以从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刺激,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使古诗文中的情景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有助于学生走进诗人内心,体悟古诗文的情感内蕴。其次,古诗文微课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古诗文微课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初中生学习古诗文。高年级的学生的心智都相当成熟,在这一时期就应该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自主探究、自觉学习,获取知识,形成人文知识及解决问题的价值情怀[2]。
三、新教材古诗文微课教学的设计
一篇古诗文可教的内容有很多,字、词、句、段、篇到修辞方法、写作特点、朗读方法、文本内涵及拓展训练等。就一篇古诗文而言,教学内容不可能也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上课前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取舍。只有对古诗文内容进行取舍,有效地确定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古诗文教学的“一课一得”。要让学生“一课一得”,教师研读教材,懂得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通过对“部编本”初一教材中古诗文教学目标的分析,本文探讨三种古诗文微课设计:朗读类微课、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微课和学生自制的古诗文微课。
(一)朗读类微课——让学生在吟咏诵读中感知古诗文
“部编本”新教材中第一次古诗文课是《古诗词四首》。“预习”部分指出:朗读本课诗歌,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古诗要反复诵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3]。从“预习”可以看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最重要的是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出诗歌的韵律美,并从反复诵读中想象诗歌所展现的情景。在“思考探究”三题就有两题是关于朗诵的探究题:一是反复诵读《观沧海》……三是朗读《次北固山下》[4]……思考探究题更加突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声韵美,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次古诗文微课应该做成朗读类微课。因为这是初一学生古诗文朗读课,所以学生在朗读古诗文课文时,会出现一些不顺畅的情况,如字词读不准、停顿位置不正确、诵读没有感情等。仅靠课堂上的齐读和指读,这些问题与障碍是不能很好解决的。借助微课的音频直观展示,学生观看学习后再跟读,经过多次诵读,想象诗中的情景,便能自己体会诗歌韵律与情感,就会能跨越朗读障碍。
朗读类微课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朗读要做到普通话流利,字正腔圆,注意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读音的差异及多音字的读法。微课中可以加入专家对这篇课文的朗诵示范音频。如曹操的《观沧海》可以用著名朗诵艺术家康桥的朗诵音频。其次,注意朗诵的节奏感,可以在微课中加入课文标注停顿的文字说明。此处可让学生思考为何如此停顿或者有何不同想法。最后,應该注意朗读情感的把握。教师可以在评价的时候为学生传送一个配乐朗诵的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朗读出古诗文的情感。学生录制的朗读音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在微课后再指名学生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
(二)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微课——引导学生“知人论世”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5]。初中生要做到对古诗文有正确的解读,离不开语文教师的指导。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及诗人所处时代的状况[6]。这是初中生能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知人论世”,让学生在了解古诗文作者的生平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后,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古诗文的精妙与不朽魅力。
教师可以给语文新教材《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峨眉山月歌》和《江南逢李龟年》做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微课。李白(701—762)的《峨眉山月歌》和杜甫(712—770)的《江南逢李龟年》风格各异,作为同时代的伟大诗人,为何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迥然不同?通过介绍李白和杜甫的身世、性格及创作背景,并引导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篇进行思考探究。学生通过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再查找相关资料,对诗人和诗歌有了整体感知后,读出诗歌的情感就水到渠成。学生利用微课在课外可以对诗歌进行独特的解读。
(三)学生自制的古诗文微课
目前,微课视频一般由教师单独完成,即使运用微课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输入者,而调动学生适当地参与微课视频的录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7]。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学制作古诗文微课,可以按一篇古诗文的不同内容分组让学生制作微课,如作者介绍组、优美朗诵组等。利用课外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制作微课,介绍微课制作软件,创立網络公众平台账号。小组组长由会制作微课并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通过组内分工协作,借鉴优秀微课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生必须对古诗文及其作者充分了解,把握重点和难点,并思考如何呈现内容。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由声音优美的同学负责录音、文笔好的同学负责串词、细心的同学负责收集资料、电脑技术好的同学负责视频剪辑、美术功底好的同学负责视频效果等。小组齐心协力把微课制作成功后,再上传到网络公众平台成为学习资源供全体学生自行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从而提高古诗文学习的质量。
四、结语
古诗文微课便于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与学校的课堂教学相配合,实现课程学习的目标;古诗文微课程突出学科知识能力的重点,缩短单位学习时间,增强语文学习的效果;古诗文微课程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如朗读课文、翻译语句、背诵问题等,初中古诗文教学是义务教教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语文微课程系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古诗文微课要注意克服微学习的碎片化局限,组织微课教学时需要教师有全局观念。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微课的目标,顾全大局,有目标有计划地实施教学。我们应该设计好古诗文微课,达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课一得”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温儒敏,葛亮亮.新教材,新在哪里?——访新版“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J].内蒙古教育,2016(10):11-13.
[2]李高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
[3][4]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4,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6]王永红.引导学生鉴赏古诗方法探析——以李商隐《夜雨寄北》为例[J].南方论刊,2009(4).
[7]倪树干.录制微课提高古诗词学习有效性尝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