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Child—Pugh分级的临床研究

2017-10-10司琳娜

医学信息 2017年20期
关键词:肝硬化

司琳娜

摘要:目的 探究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并研究其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肠道菌群进行研究。肝硬化组在常规治疗上采用益生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中肠球菌、肠杆菌明显多于健康体检组;另外肝硬化组患者中的双歧杆菌明显少于健康体检组。Child-PughA级、B级与C级患者中双歧杆菌依次减少,且C级下降最明显。另外,肠杆菌与肠球菌在A级、B级、C级中依次增多,C级增加最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双歧杆菌与肠球菌明显增加,肠杆菌明显下降。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严重程度与肠道菌群失调程度有着密切联系,采用益生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状,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腸道菌群; Child-Pugh分级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0-006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 and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and to study the treatment methods and effects.Methods 50 cases of liver cirrhosis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5~May 2016 in our hospital,50 cases of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nd studied on the intestinal flora.The cirrhosis group with probiotics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were enterococcus,enterobacteri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healthy group;also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the bifidobacteria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healthy group.Child-PughA level,B level and C level in patients with bacillus bifidus decreased,and C level decreased most obviously.In addition,enterobacter and enterococcus in Grade A,grade B, grade C were increased,C level increased obviously.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bifidobacterium and enterococcus were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enterobacteriacea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 The severity of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The use of probiotics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Liver cirrhosis;Intestinal flora;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身体肝脏器官中的各种生物机制均与肠道有着紧密联系,肠道菌群具有多种功能,能够维持微生物对潜在病原进行屏蔽,同时会对肠壁运动与灌注产生一定的影响,能够刺激肠道免疫系统,减少细菌出现位移现象,并可以适当的产生维生素[1]。在肝硬化患者中常见的特征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并且肝硬化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情况,需要对其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预后[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体检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7.8±3.9)岁。肝硬化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9~64岁,平均年龄(49.7±4.1)岁。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18例,C级11例。排除标准:前6 w内出现抗感染与抗生素治疗者,具有免疫调节药物治疗者,肠道出血者。

1.2方法

1.2.1肠道菌群的检查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需要取0.5 g新鲜粪便,并将其加入到45 μl无菌生理盐水中,并根据10倍稀释方法对其进行稀释处理,直到稀释10-9为止。并分别对10-1、10-3、10-5、10-7、10-9的稀释液抽取50 ml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选择肠球菌、肠杆菌与双歧杆菌为肠道菌群的代表,前两种菌需要培养在35 ℃的孵育箱内,并维持24 h,而双歧杆菌需要采取抽气换气培养法培养48 h。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endprint

1.2.2治疗方法 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治疗,商品名为贝飞达,每粒210 mg,其中包括长型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服用3次/d,2粒/次,连续治疗14 d。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均采用(x±s)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状态分析

肝硬化组患者中肠球菌、肠杆菌明显多于健康体检组;另外肝硬化组患者中的双歧杆菌明显少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肝硬化肠道菌群分布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Child-PughA级、B级与C级患者中双歧杆菌依次减少,且C级下降最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肠杆菌与肠球菌在A级、B级、C级中依次增多,C级增加最明显,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益生菌对肝硬化肠道菌群的影响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双歧杆菌与肠球菌明显增加,肠杆菌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肠道菌群具有生物拮抗、刺激肠蠕动与营养作用,对免疫功能、发育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正常人中,肠道菌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当患病或用药的时候会出现紊乱[3-4]。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会出现不同程度失调现象,肝硬化患者消化道运动会相对下降,导致分泌与吸收减少,或者抗体、溶菌酶等分泌减少,其环境更有利于细菌生长,从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需要对肠道菌群失调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可以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试验证实了在肝硬化患者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减少,肠球菌、肠杆菌明显增多。并且菌群失调的严重程度和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sh 分级严重程度有关,肝功能Child-Push C级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严重程度比肝功能Child-Push A级的肝硬化患者严重。通过给予贝飞达治疗14 d后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生化指标、降低血氨、提高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并可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效果更明显。已有报道指出肝硬化患者结肠细菌在小肠内异常定植[5-6],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也证实在肝硬化患者中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据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实践指南“益生菌和益生元益生菌”可用于肝性腦病的治疗。益生菌可使乳酸杆菌的尿素酶活性降低,也可使升高的血氨降低。充分数据表明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病理情况的恢复[7]。益生菌已被建议作为一种慢性肝损伤的防治,因为可防止细菌易位上皮入侵,并抑制细菌黏膜坚持,以及抗菌肽的生产,同时减少炎症和刺激,宿主免疫[8]。随着益生菌对NAFLD治疗的逐渐应用,其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膳食疗法来使用。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与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分析,肝硬化患者中双歧杆菌明显下降,而肠球菌与肠杆菌明显增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同时,肝硬化患者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严重程度与肠道菌群失调程度有着正相关关系。另外,通过采取益生菌(贝飞达)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严重程度与肠道菌群失调程度有着密切联系,采用益生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状,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源淋.定量分析肠道菌群失衡与肝硬化分级及预后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23(19):193-194.

[2]阮奕,王冬莲,陶丹丹,等.肝硬化患者16项检测指标与Child-Pugh分级关系的探讨[J].江西医学检验,2014,12(05):435.

[3]崔荣辉,黄艳,薛志勤,等.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3,25(15):903.

[4]肖丹,贾业贵.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6,12(6):339-341.

[5]刘春光,毛德文.肠道菌群失调与肝硬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6):2959-2961.

[6]黄晓宇,李刚平,寇继光,等.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03):392-395.

[7]陈瑶,向正国,李科军,等.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与其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7):1006-1009.

[8]翁秋青.肝硬化及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比较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6):678-679.

编辑/张建婷endprint

猜你喜欢

肝硬化
施卫兵治疗肝硬化的经验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胱抑素C及其eGFR方程在诊断肝硬化患者肾损害中的应用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治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