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和三毛死亡观对比研究
2017-10-10李雪兰张晶钟学彦
李雪兰++张晶++钟学彦
摘 要:从人出生开始,死亡便是无法避免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速,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自杀和残害他人生命等恐怖事例俯拾皆是。随着近年来文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描述死亡观的作品层出不穷。鉴于此,通过对比艾米莉·狄金森和三毛的死亡观差异,分析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旨在加深人们对其作品所渗透的死亡意识的了解,正确看待死亡,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
关键词:艾米莉·迪金森 三毛 死亡观 永恒 生命
死亡观是人类对自身死亡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有机构成部分。现今由于生活压力所迫,无数人残害自己的生命,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生命。自杀、自残和杀人等事件数不胜数。许多作家已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死亡观。其中最为出名的是,艾米莉·狄金森和三毛都高度关注死亡和永生。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最富传奇色彩的著名抒情诗人。尽管她生活圈子狭小,但一生创作了很多首诗,其主题及范围包括死亡与永恒、爱、内心的苦闷、自然、上帝、友谊,等等。三毛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红极一时的著名女作家。然而在正值盛年之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自杀,戏剧性地离开尘世,令人惋惜。她们的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着死亡意识,以此述说对死亡的看法。鉴于此,文章通过艾米莉·狄金森和三毛的作品,对比分析两位作家的死亡观差异及产生差异原因,旨在更深入地了解死亡观内涵,同时鼓励更多的人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
一、艾米莉·狄金森和三毛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女诗人。在美国诗歌史上,其作品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狄金森有生之年,她的诗歌并不为人们青睐。1890年,狄金森死后4年,第一本诗集才得以出版,人们开始承认她是美国最重要的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生写了600多首死亡诗,她对死亡永生的看法是矛盾的,这与她的生活经历有关。她喜欢预测自己的死亡、身体消逝和通往未知世界的过程。
三毛是20世纪台湾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至今仍受无数人追捧。尽管三毛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死亡的看法,但她的作品无不渗透着死亡意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三毛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生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三毛被认为是最传奇的女作家,《沙哈拉沙漠》《雨季》和《哭泣的骆驼》等作品耳熟能详,详细地记载了其学习和生活经历。在她看来,死亡、生命、喜悦和悲伤等事物都是自然存在的。生命是永生的,因此死亡只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
二、艾米莉·狄金森和三毛死亡观差异研究
从艾米莉·狄金森和三毛的作品与生活经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死亡观差异。首先,死亡目标不同。艾米莉·狄金森认为在其死后,在天堂可以和上帝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三毛却时时刻刻想着死亡,即“先行死亡”的观点。在她开心时,她想死去;在其悲伤时,她也想死去。无论遇到什么,她首先想到的只有“死亡”。其次,他们死亡方式不同。艾米莉·狄金森选择孤独地死去,而三毛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死亡目标
尽管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令人难以理解,但充满了智慧和思想感情。在《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当我死时》中,艾米莉·狄金森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正在接受死亡的人慢慢死去的场景[1]。在安安静静的房间里,只有苍蝇陪伴着她。在死后,死者能够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在此诗歌中,国王指善良的上帝。苍蝇会吞噬掉死者的肉体,但死者的灵魂会随着善良的上帝进入到一个新世界。从这可以看出,死亡并不意味生命的终止,而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即生命是永生的。逝去的人能够和温柔的上帝一起奔向天堂,在那里精神能够得到彻底的解脱。因此,在狄金森看来,死亡并不可怕。相反,死后会在没有痛苦和悲伤的天堂,与上帝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
对于三毛来说,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是完美无缺的。在她的世界里,任何事情都是理想化的,都要按照她的想法发展。如果与之相反,她便接受不了,这可以从《不死鸟》中看出[2]。她认为所有的人同她一样,都希望事情回到最初状态,同她一样也会想着死亡和消逝。在她看来,所有美好事物都在摧毁她,压迫她。人們常常为了别人而活,而不为自己。与其这样,不如成为阳光下消逝的泡沫。如果想保留最美好的事物和宝贵的时间,就只有死亡才能解决问题。在三毛看来,死亡并不是逃避痛苦的方式,而是先行死亡的作法,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二)死亡方式
艾米莉·狄金森断绝一切社交生活,几乎闭门不出。她不愿和任何人交谈,不想见任何人。在她看来,孤独是迷人的,她只想呆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父权统治的阶级社会,男子为人敬佩和赞扬,而女子毫无自由可言。因此,她不愿接触外面的世界,选择只身一人呆着。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是因为她想要得到自由,在自己私密的空间里,她可以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象自己死去的场景。在《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神》可以看出,她喜欢与死神一起通向永生之地“天堂”,因为在那里不再有痛苦和悲伤[1]。艾米莉·狄金森是幸福的,因为她可以在自己选择的地方慢慢死去,不为人打扰,从此与所爱的上帝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三毛却和艾米莉·狄金森截然相反。由于自身经历,最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三毛悲惨的一生中,她一共自杀了4次,尤其是第一次彻底改变了其一生。她总是尝试用第一次自杀经历去解释下一次自杀的原因。因此,三毛根本无法消除自杀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对她来说,开心时,她想死;不开心时,也想死。在《不死鸟》中,她说疲倦缠绕着她,太累了,不想再次苏醒[2]。因此,她注定最后选择死亡来结束她的生命。对于她而言,死亡是另一段有趣旅行的开始。而在此次旅行中,她不会再感到悲伤和孤独。
三、死亡观差异原因
(一)社会原因
黑格尔认为任何艺术都属于自己特定的时期,任何人都属于特殊的时代。生活在不公平的社会,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1776年,美国从英国180年的殖民统治中彻底解放出来,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政府。随后,美国进行了4年国民战争,但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19世纪中叶,在她居住的阿默斯特镇上,人类的成功并不是由信仰所决定的,而是由真真实实存在事物决定的。因此,狄金森写了很多有关自然和追求自由的诗,但同时看到了在内战中死去的人们,使她对死亡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开始的惧怕死亡,后来对死亡的漠然,到最后欣然接受死亡,其死亡观逐渐发生改变。endprint
三毛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台湾迅速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原始的农业社会逐渐转变成发展的工业社会。人们享受着发展的成果,但同时深受竞争和压力的影响。阶级社会结构统限制个人自由,甚至禁锢了思想。人们逐渐变得冷漠,不喜爱交流,成为了工业社会的奴隶。因此,三毛追求自由和幸福。但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随心所欲地追求自由并非一件易事。由于三毛具有“先行死亡”的观点,写了很多渗透着死亡意识的文章,告诉人们死亡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
(二)个人经历
艾米莉·狄金森出生在保守的学者家庭。父亲是个虔诚的清教徒,严格遵守基督教教规,同时他也严格要求家人。十九世纪,男性是社会的统治者,主宰着一切事物,毫不重视女性的自由和教育。她的父亲认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是不利于家庭和睦。因此,他让狄金森在大一时就辍学,由此使她对父亲产生了叛逆之情,她宣称不会去探望她的父亲。再者,由于狄金森母亲的软弱,她说自己从来没有过母亲。此外,艾米莉·狄金森和华兹华斯有一些感情上的纠葛。所有这些原因都让其感到心烦意乱,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远离社会,此后她开始写有关死亡的诗。在她看来,离开这个悲惨的地方,奔向幸福的地方,便是天堂。她认为生命是永恒的,因此死亡并不可怕。
童年时,三毛一直体弱多病。父母和长辈虽然都希望她能跟同龄孩子玩,但三毛更爱独自一人读鲁迅、老舍和巴金的作品,沉浸在文学世界里,自得其乐。三毛父亲陈思青说她独立,但性格孤僻。在她两岁时,便去坟墓玩耍。12岁时,由于繁重的学业压力和数学老师的残忍无情,让三毛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她整整七年辍学在家。13岁时,她第一次尝试自杀,幸运的是及时被人发现。1967年,三毛遇见了荷西。在那之后,她与荷西在西班牙撒哈拉过着浪漫的生活。三毛的身心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写了许多有关自由的散文。1979年,丈夫荷西逝去,三毛选择返回台湾。1991年,三毛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三毛的人生经历中处处充满了死亡的气息,“先行死亡”一直围绕她左右。在她看来,死亡并不可怕,相反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在那里她不再孤单和悲伤。
四、结语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艾米莉·狄金森與三毛的文学作品渗透的死亡观意识,由此得出她们对死亡目标和死亡方式不同,这是由于她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所造成的。尽管死亡是令人害怕的一件事情,但人的情感并非不能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死亡的声势往往比死亡本身更为恐怕[3]。因此,人们应该勇敢地正视生命和死亡。死亡是一种永恒的生命和希望,不应成为人类避之远之的话题。优死是优生的一部分,研究死是为了更好地生[4]!为了更好地生活,应该正确看待死亡,不应该畏惧死亡。此外,人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生活,不应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
注释:
[1]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不死鸟》,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3]张永华译,培根:《培根随笔》,海口:南方出版社,2016年版。
[4]张玉芬:《论中国人的死亡观》,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1期。
(李雪兰,钟学彦 黑龙江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150030;张晶 黑龙江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1500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