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质分组教学在篮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7-10-10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5期
关键词:命中率异质投篮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 湘潭 411201)

异质分组教学在篮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丁妍唐海军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

运用对比实验法对“异质分组”教学方法在篮球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科院校的篮球普修课中应用“异质分组”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它既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自学能力,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又有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异质分组;篮球普修课;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一、前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为每一位同学创造学习机会。高效课堂的提出让分组学习成了课堂内外不可缺少一种学习模式。

何为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水平,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异质分组是人为地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异质分组,其实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本科2015级,2016级男生班各2个教学组,共63人。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调查法

对参加本研究的所有学生的来源、专项、篮球经历进行问卷调查,对参加本研究的学生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进行初始阶段的测试。

3.实验法

(1) 实验时间:

2016年9月~2016 年12 月。

(2) 实验方法:

选取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2016级三个男生普修班做为实验组。在实验中控制了三个因素: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时数均相同。

(3)实验测定和比较方法:

实验前后的测试方法为每位学生在罚球区连续投篮10 次,间隔投篮6 组,共计60 次,计算命中率;同时由三位不参加实验的非任课教师独立技评,按10 分制评分,取平均分,实验内容和方法对评分教师和实验学生实行“双盲”。

(4) 实验地点: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篮球馆

(5)教学内容: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6) 异质分组教学流程:

教师讲解示范一学生模仿练习一教师纠正错误,学生练习一教师提出要求,异质分组练习(相互交流,互相帮助、互相指导)一教师巡回指导一学生再次练习——小结。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有效性,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照班的教学实施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不施加任何其它的干扰因素。

(7) 常规教学流程:

教师讲解示范一学生模仿练习一教师纠错误,再次练习一教师提出要求,自由练习一检查纠正,再次练习一小结。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

(1)实验前的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对象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动作规格的认识不全面,掌握动作的水平参差不齐,有待通过教学提高(表1)。

表1 实验前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命中率、技评分对照表

(2)通过各实验组实验前后命中率、技评分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可对实验效果进行总体评价,结果如表2:

表2 实验前后各组命中率、技评分指标比较

各实验组投篮命中率与技评分所认定的结果非常一致(表2)。命中率和技评分的提高幅度均呈非常显著性(P < 0.01),三组命中率与技评分的提高幅度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命中率与技评分较之实验前有明显的提高,总体实验效果良好。

考察实验对象个体实验前后投篮命中率、技评分提高值,发现实验对象个体命中率、技评分的提高比率明显占优。但个别实验对象命中率与技评分的提高值存在负值的情况。从统计学角度看。实验个体存在部分不确定因素是正常的。从篮球技术教学的角度看,一是实验后的测试阶段正是部分个体修正技术动作的不稳定期,其反应主要表现在技评上,进而影响命中率;二是投篮技术本身的不稳定性,包括实验对象测试时的身体、心理状态,对测试结果,特别对命中率有一定影响。

2.分析

(1) 实验数据及统计检验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均数t 检验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上手发球技术水平(技评、达标)初始阶段无显著差异,实验后的测试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是显著的。证明运用程度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良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对教学过程施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学生掌握专项知识和技能。

(2)异质分组教学理论基础分析

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水平,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异质分组是人为地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这就比如在进行接力跑游戏前,教师把跑得较快和跑得较慢的学生合理地分配在各个小组里,此时形成的小组就是典型的异质分组。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异质分组,其实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有利于小组内学生的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不同智能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增强自信和激发成就动机。而“组间同质”,则有利于开展公平竞争,营造和谐而又不失紧张的学习氛围。它具有小组之间的竞争性与激励性等基本属性。既为小组内同学间的互助提高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又为激发小组间的集体荣誉意识提供平台。学生在不同领域学习中表现是有差异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因此异质分组模式适用于体育运动的专项技术教学。

(3)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教学特点分析

单就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性质而言,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为与跳水、竞技体操、射击等运动项目相类似的,无需同伴配合,完全靠运动员自己独立完成的一项“封闭性技术”。其特点是独立完成和自我控制。采用异质分组教学模式,通过将整个投篮技术动作小组内学生的协作学习。让优秀的学生带动较差的学生学习,分担教师的教学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质量,加速正确动力定型的形成和提高教学效应。另外,由于投篮技术动作的独立性强,易于自我控制和操作。因此便于学生自定步调,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速度,也有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同组学生一起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即时强化。

三、结论与建议

1.异质分组教学法符合篮球战术配合技能形成和学生掌握知识基本过程听特点,适用于篮球普修课战术基础配合的教学,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2.异质分组教学法符合教法改革的发展趋势,符合课堂教学的发展过程,符合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能够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3.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学生只有差异生而没有差生,每位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爱与帮助,教师应尽量在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顺应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异质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适用于人数多、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的篮球选项课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练习的密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议在借鉴分层次教学、协作学习、小群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扩大篮球教学应用范围。

[1]陈善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J].体育科技,2008,04

[2]王美玲.体育分层分组教学的优化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151—152.

[3]刘重生.大学生篮球教学中“异质分组”教法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79—81.

[4]王成军.对体育教学中异质分组的探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5):85—88.

[5]童章达.体育课实行分层教学的研讨[J].文教资料,2007(3):89—92.

湖南科技大学教研教改课题;项目编号917-G31574

丁妍(1987—),女,汉族,湖南湘乡人,体育教育硕士,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猜你喜欢

命中率异质投篮
比投篮
夜夜“奋战”会提高“命中率”吗
2015男篮亚锦赛四强队三分球进攻特点的比较研究
今天你投篮了吗
投篮的力量休斯敦火箭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投篮王和盖帽王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试析心理因素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
MoS2/ZnO异质结的光电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