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在线微课程的综合实践项目教学研究
——以《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为例

2017-10-10许如聪曹良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实验课学习者能力

许如聪,曹良亮

(1.安徽新华学院 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2.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基于在线微课程的综合实践项目教学研究
——以《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为例

许如聪1,曹良亮2

(1.安徽新华学院 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2.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以《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为例,提出了在教学中通过开展综合实践项目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核心思想是改变原有的理论课教学加实验课练习的教学模式,将微课程应用于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项目的教学形式通过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应用微课程技术提供在线的学习资源支持服务,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项目中自主的通过精炼的微课程学习相关理论和具体操作技能,并在实践项目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技能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实践能力培养;微课程;教学设计;综合实践项目

近年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引起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国内不少专家学者从心理学角度、从课程实施形式、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等方面来探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小学广泛开展了各类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课程.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主动的学习活动和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而目前高等院校的很多实践类课程却还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实验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种教学形式在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中很少关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仅从知识掌握和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组织和实施教学.这使得理论学习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断层依然存在.

1 目前高校实验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

实践能力从其概念上看不仅是一般的动手能力,而是指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一般认为实践能力包括社会智力、实践智力以及个体解决实际问题所必备的诸多其他心理和生理要素[1].

目前高校很多实验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将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拓展到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理论、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以电视新闻专业课程《电视节目制作》为例,该门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其教学内容为电视节目制作的原理和相关的机器设备的使用;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设备的使用,完成节目脚本制作、拍摄、后期剪辑等各项工作.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验课的教学,学生普遍能够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但在完成课程的学习后很多同学在独立完成节目的制作时存在困难.

经过近两年的《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在目前课程教学中,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存在这样一些不足:

(1)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其中课堂讲授内容偏重于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课堂讲授和实践课程这两个相互联系又独立地开设的环节并没有很好的实现一种讲授-练习-实践的衔接和循环,这种断层导致了实践类课程进行的困难.

(2)实验课主要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具体的操作练习,而这种分散和具体操作的练习并不能保证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下实现系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

(3)由于大班授课的具体形式的条件限制,实验课的教学对实践操作的细节无法较好展示,学生在学习阶段容易对于连续的精细操作出现一些关键环节的遗漏,从而在实践环节中不能重复教师的课堂演示,因此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无法有效的结合,以及实验课教学中重操作技术轻问题解决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转变目前的教学形式是我们在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当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2 设计综合实践项目提供实际工作情境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首先应当改进原有的实验课的教学方式.将原有的操作能力培训转变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工作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在情境下独立自主的应用课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2.1 原有的实验教学活动缺乏实际工作情境.

在原有的实验课教学中,主要教学活动是这样设计和安排的:首先,教师提供实验课程需要的材料、提出实验目的、试验方法和实验步骤;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复教师的演示,最终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见的小困难和问题都可以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这种实验形式针对性强,能够较好的结合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一般性动手能力.

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所设计的实验任务距离学生今后工作实践中的实际任务差异较大.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教师准备实验器材、撰写实验注意事项等,而这些分析问题、组织活动实施、以及解决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的能力都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的.

2.2 综合实践项目给学生提供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

于是我们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电视节目制作》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系统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中对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思想是设置合理的综合性任务,提供一个给学生进行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

实践项目的设计区别于传统的实验课的核心在于其是实际应用项目的教学型的简化;而实验课则是对教学知识点的应用和重现,两者在综合性和复杂性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例如:考虑到本专业毕业生今后的工作去向为媒体宣传单位,因此情景设置和实践项目设计中可以假设学生的身份为某社会组织的宣传人员,项目需要一部关于本组织形象的宣传短片,需要学生完成编写分镜头脚本、组织拍摄、后期剪辑、配音等工作,并最终提交该宣传片.这样学生既明确要求又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项目的设计考虑到了今后学生可能的工作特点,因此在综合性和实践性上都非常强.

但是实践项目的设计也不能脱离教学太远,避免设计过于脱离学生能力的项目.实践项目的设计需要给学生创建一定的模拟情境和环境,清晰描述项目的具体要求并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3 利用微课程为综合实践提供在线支持

综合实践项目以综合性的实践任务为核心,对于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细节则采用在线资源助手的形式进行资源和内容的支持服务.综合实践中的支持服务是通过微课程的形式进行组织的.

微课程(Micro lecture)即集中针对某一主题设计与实施的小规模短时课程,是指在10分钟以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3].微课程是在学科范围内针对某一概念或主题设计的课程框架,由一系列半独立的专题组成,这种单元不是根据学科的知识以及逻辑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以及主体社会活动的经验、教师能力、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编订的[4].它的内容相对比较独立、单一,更侧重于知识的深度而非广度.

简单地说,在实践能力培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微型课程组织学生的教学内容,将传统的基于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线性讲解和简单的知识传递转变成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模式.

一方面,微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更能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其中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微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习,能更加实现和发挥学习者的学习主体意识,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微课程的内容的片段化组织,对学习者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实现学习者的学习支持,有效避免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选择和获取方面的效率低下等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微课程提供的视频多媒体专题片段也更加生动形象,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操作.

针对《电视节目制作》课程所设计的实践课程中,教学资源主要采用微课程的形式,通过视频片段或其他多媒体技术将原本连续操作过程和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计算机网络组织课程的学习资源.教学中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培训和教师辅导三方面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为了充分适应学生的实践项目的活动方式,教学中对微课程的组织方式主要采取在线实施形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和智能手机等设备非常方便的获取微课程的内容.整个教学活动如图1所示:

图1 微课程教学活动

通过针对性更强的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会更加有利于教师在学生实践中更好地从授课和演示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和实践项目的指导者.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自主学习,加强了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系统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

4 综合实践项目中微课程的开发

在学生实践项目活动的前期,教师的主要任务包括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微课程开发两方面.

微课程的开发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的片段化处理、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微课程的发布这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在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中应当保证内容的针对性、片段化以及结构化三个基本原则.

4.1 针对性,是指微课程的内容或者视频片段的选择和组织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实践项目实现过程中相关的知识点、关键操作,尽量避免照搬参考书和演示视频,这样会有利于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自主的资源选择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

4.2 片段化,是指微课程的内容呈现尽量简短,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原理的知识,内容呈现上主要突出其提示性,资源要为知识点服务且不宜长篇幅的详细说明和介绍.而操作视频的时长演示控制在3-5分钟左右,更加利于学生关注其兴趣点,避免反复快进等操作.

4.3 结构化,是指微课程开发中应当比较全面的考虑学生在实践中的支持资源的需求,合理的结构化组织微课程,针对微课程的网络化和片段化的特点,提供结构化的课程片段的组织和便利的资源检索形式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资源需求.

学生在实践项目中还需要教师进行项目指导.区别于实验课的那种教师手把手的操作指导和辅助,在实践项目中教师主要从全局角度进行项目实施和进度的控制,以及一些技术难题的指导.教师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小组协作活动进行相关的引导和辅助,但是在具体实施细节上需要给学生更大程度的自主性,鼓励学生从在线的微课程上获取具体操作技巧的指导,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管理.此外,教师需要最后进行实践项目的实施评价.

5 总结

这种模拟实践项目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教学中教师的的职能从教学实验中的操作展示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和辅助者.经过一轮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实践项目,并且能够在小组内分工协作,较好的完成实践项目.由于在线微课程技术的应用,学生不仅能够主动的检索和利用教学资源,在实践活动中也能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和操作方法的学习,提高到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层面.从而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贴近生活和工作的实践项目也帮助学生体验到了作为小组成员如何更好地团结合作,收获了今后工作中需要的人际交流技巧.

总的来说,在微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生实践能力培训项目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学生缺乏经验,实践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学生对于如何系统的开展项目缺乏规划和管理;也有学生反映实践项目难度过大,不易实施和开展.因此,在今后教学中依托微课程建设的实践项目的资源支持系统还有待优化,教师在相应的素材和技术上的支持也有待加强.

〔1〕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1-5.

〔2〕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5(1):52-56.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4〕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65.

G642

A

1673-260X(2017)09-0172-03

2017-07-02

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项目(IFQE201403)

猜你喜欢

实验课学习者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有趣的实验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