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茶产业竞争力研究

2017-10-10田爱国

中国茶叶加工 2017年2期
关键词:贵州省农作物竞争力

田爱国

(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贵州省茶产业竞争力研究

田爱国

(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近几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文章结合贵州省近11年的数据,利用单产量(AP)、规模优势指数(SAI)、效率优势指数(EAI)、综合优势指数(AAI)、贸易竞争力指数(NTB)和国际市场占有率(PRIM)等指标对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贵州省茶产业存在茶叶单产量低,茶园规模与生产效率不相称,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必须重视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茶产业;竞争力;对策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Guizhou Provinc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ea plantations and increasing of tea production promoted the tea industry and its competitiveness.Based on the data of recent 11 years,this paper analyzed growth of the tea industry in Guizhou with single output(AP), the scale advantage index (SAI), the efficiency advantage index (EAI), aggregated advantage index (AAI), of normalized trade balance (NTB) and possession rate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PRIM).The analysis found that tea yield of Guizhou was low;the scale of tea plantation did not match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and it lacke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s a result, the paper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quality standards and strengthen the brand promotion to explor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

Keywords:Tea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Countermeasure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全省近93%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优势突出,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茶叶相对集中的优势区域面积在50万公顷左右。

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坚持把茶产业打造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随着贵州省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贵州省茶产业快速发展,竞争力逐步增强,在产量产值及出口创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云南、浙江、安徽等产茶大省相比仍存较大差距。如何正确评价和度量贵州省茶产业竞争力,准确把握自身状况,明晰优劣,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对于提升贵州省茶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

1.1 贵州省茶叶生产现状

贵州省拥有优异的地貌特征,区位优势,气候条件,这些条件极其适宜茶树种植与生长,拥有丰富的茶叶品种资源。为了使贵州茶叶品种更加丰富,提升贵州茶产业的竞争力,贵州还引进了红茶类的大叶种和中小叶种等优良品种,产品品类由单一绿茶,向绿茶、红茶、黑茶等多种茶类并存发展。2005年~2015年,贵州省茶园面积迅速增长,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贵州省实有茶园面积从2005年的5.97万公顷增长到2015年的41.89万公顷。贵州省茶叶产量也呈增长趋势,特别是2014年和2015年呈快速增长态势。

都匀毛尖、绿宝石、湄潭翠芽、遵义红、梵净山翠峰茶、凤冈锌茶硒茶都是贵州名茶,品质优良,声誉较好。发展名优茶的同时,贵州省还积极开发出袋泡茶、冷泡茶、超微茶粉、茶枕、茶食品、茶饮料、茶多酚、茶籽油等茶叶精加工和深加工产品,产业链逐渐延长。[1]

1.2 贵州省茶叶销售现状

随着贵州省茶事活动的举办和对茶文化的大力宣传,人们渐渐了解茶文化和饮茶的益处,在饮茶的习惯和观念上都有很大的转变,健康意识、保健意识逐步增强,爱茶、饮茶人群逐渐增大。2015年,贵州省茶叶消费主要构成比例是,省内市场销售茶叶约8万吨,年消费90亿元;省外市场销售茶叶14万吨左右,年消费130亿元。其中,品牌茶叶的销售占比在不断上涨,已从2014年的15%上升到25%。[2]

茶叶是贵州重要的农产品之一,然而,由于贵州茶企的经营不善和沿海茶产业的兴起等,贵州省茶叶出口额大幅缩减,从2006年起开始恢复茶叶出口。此后贵州省茶叶出口量除个别几年均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如2008年因受凝冻灾害的影响,贵州省茶叶出口量减少至65吨。2013年贵州省茶叶出口创出新高,茶叶出口量高达3000多吨,出口额近1142万美元。[3]

1.3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政策导向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贵州未来发展做出明确规划性指示,对贵州低碳环境、农业产业园等加以政策扶持,为贵州茶产业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与此同时,贵州省政府于2014年发布《贵州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从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加工升级、基地提升、质量保障、科技创新、金融和文化宣传等八个方面,明确规划了2014年至2016年茶产业建设规范。系列政策的导向,为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后盾。

2 贵州省茶产业竞争力分析

2.1 国内竞争力分析

对贵州省茶产业国内竞争力分析,采用单产量 (AP)、 规模优势指数 (SAI)、效率优势指数(EAI)、和综合优势指数(AAI)等综合比较优势指标,并且与中国其他茶叶生产大省安徽、云南和浙江进行比较分析。

2.1.1 单产量

单产量(AP)即农作物单产量,是反映土地生长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一种指标。指平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收获的农作物产品数量。可以看出各国同一产业的要素禀赋状况、产业组织状况和该产业中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单产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APab表示a地区b种农作物单产量;GPab表示a地区b种农作物的总产量;GSab表示a地区b种农作物的播种总面积。

茶叶作为贵州省主导性经济农作物,单产量却很低。由表1可知,贵州省茶叶的单产量低于全国茶叶单产水平,与浙江和云南省的茶叶单产相比更是相差甚远。2005年~2015年,贵州省的茶叶单产量基本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贵州省在茶产业在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上都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贵州省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而茶叶单产量没有随之增加。

2.1.2 规模优势指数

规模优势指数(Scale Advantage Indices,SAI)分析特定地区、特定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占该地区所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与全国该比例水平的对比关系,考察该种农作物在该地区农业生产上的相对重要性及规模优势。反映一个地区某一农作物生产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若SAIab〉1,则表明a地区的b种农作物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规模优势;若SAIab〈1,则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a地区的b种农作物的生产处于劣势。SAIab越大,规模优势越显著;SAIab越小,优势越小。规模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

表1 2005年~2015年贵州、云南、安徽、浙江四省及全国的AP值(单位:千克/公顷)Table 1 AP value of Guizhou,Yunnan,Anhui,Zhejiang and the whole country between 2005 and 2015 (Unit: kg/hectare)

其中:SAIab表示a地区b种农作物规模优势指数;GSb表示全国b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GS表示全国农作物的播种总面积;GSab表示a地区b种农作物的播种积;GSa表示a地区所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由表2中可以看出,2005年~2015年间贵州、浙江、云南、安徽四省的茶产业规模优势指数都大于1,但浙江、云南、安徽茶产业规模优势指数基本保持稳定,而贵州省除了2015年略有下降外,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贵州茶产业规模优势越来越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013年起,贵州茶产业规模优势指数超过云南省,说明这几年贵州加大对茶产业的投资力度,茶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贵州省的规模优势指数均低于浙江省,说明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规模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表2 2005年~2015年贵州、云南、安徽、浙江四省的SAI值Table 2 SAI value of Guizhou,Yunnan,Anhui and Zhejiang between 2005 and 2015

2.1.3 效率优势指数

效率优势指数(Efficiency Advantage Indices,EAI)分析特定地区、特定农作物的土地产出率与该地区所有农作物平均土地产出率的相对水平以及全国该比率平均水平的对比关系,考察该地区在该农作物生产上的生产效率相对优势。如果EAIab〈1,则表明a地区b种农作物的生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生产效率处于劣势;如果EAIab〉1,则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a地区b种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具有优势。EAIab的值越小生产效率越差,EAIab的值越大生产效率优势越明显。效率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

其中:EAIab表示a地区b种农作物的效率优势指数;APb表示全国b种农作物单产量;AP表示全国所有农作物单产量。APab表示为a地区b种农作物单产量;APa表示a地区全部农作物单产量。

表3 2005年~2015年贵州、云南、安徽、浙江四省的EAI值Table 3 EAI value of Guizhou,Yunnan,Anhui and Zhejiang between 2005 and 2015

由表3可以看出,在2005~2015年间,贵州省茶产业的效率优势指数小于1,在0.65~0.99间波动,这说明贵州省的茶产出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2008~2013年间,安徽省和浙江省的EAI值都大于1,但是在2014年~2015年这两个省的EAI值都小于1,但仍高于贵州省的EAI值。说明贵州省茶叶的产出效率很低,尤其是2015年,贵州省EAI值降到这些年新低,仅为0.65。因此,对于贵州省来说,使茶叶产出效率提升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2.1.4 综合优势指数

综合优势指数(Aggregated Advantage Indices,AAI)是效率优势指数与规模优势指数的综合结果,综合衡量地区特定农产品的相对比较优势,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某种农作物生产的优势度。如果AAIab〈1,则表明a地区b种农作物生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毫无优势;AAIab〉1,则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a地区b种农作物生产具有比较优势。AAIab的值越大,农作物生产优势越明显。综合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

表4 2005年~2015年贵州、云南、安徽、浙江四省的AAI值Table 4 AAI value of Guizhou,Yunnan,Anhui and Zhejiang between 2005 and 2015

由表4可以看出,2005年~2015年贵州省茶产业综合优势指数总体来说是上升的,AAI值均大于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比较优势。贵州省综合优势与安徽省相比处于优势,但与云南省、浙江省相比处于相对劣势,茶叶生产优势较低。

2.2 国际竞争力分析

对贵州省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NTB)和国际市场占有率(PRIM),并且与中国其他茶叶生产大省安徽、云南和浙江进行比较分析。

2.2.1 贸易竞争力指数

NTB指数,即可比净出口指数 (Index of Normalized Trade Balance,NTB),是指某一产品的净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净出口额为某一产品的出口额减去进口额的差额,这一指标常被称作“贸易竞争力指数”。该指标综合了出口和进口的因素,因此,成为分析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常用工具。贸易竞争力指数与产品竞争力关系见表5。贸易竞争指数的计算:

其中,NTBab表示a地区b种农作物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ab表示a地区b种农作物的出口额;Mab表示a地区b种农作物的进口额。

表5 贸易竞争力指数(NTB)与产品竞争力关系Table 5 Relations between NTB and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表6 2005年~2015年贵州、云南、安徽、浙江四省的NTB值Table 6 NTB value of Guizhou,Yunnan,Anhui,and Zhejiang between 2005 and 2015

由表6可知,2005年~2015年,贵州、云南、安徽和浙江四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大于0.8,所产茶叶均具有高比较优势或强竞争力。在2012年之前,贵州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等于1,说明贵州省在2012年之前茶叶都是纯出口状态。

2.2.2 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 (Possession Rate of International Market,PRIM)是指一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可反映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比例提高说明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将表现在该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本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一样,都是对各国开放的。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反映该产品所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

其中,PRIMab表示a地区b种农作物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ab表示a地区b种农作物出口金额;Xwb表示世界b种农作物的出口金额。

表7 2005年~2015年贵州、云南、安徽、浙江四省的PRIM值(单位:‰)Table 7 PRIM value of Guizhou,Yunnan,Anhui,and Zhejiang between 2005 and 2015(Unit:‰)

由表7可知,浙江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在54.44‰~62.66‰之间波动。贵州省出口茶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基本呈逐渐增加趋势,从2005年的0‰增长到了2015年的2.69‰,但在四省中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低,竞争优势还落后于其他省份。因此,贵州还需进一步扩大茶叶出口量,努力将贵州名茶推向国际市场。

综上所述,随着茶产业政策的提出和多项优惠政策的出台,虽然贵州茶叶出口数量基本处于增长趋势,但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贵州茶叶的国际竞争力较低,因此,贵州应该进一步扩大茶叶出口量,努力将贵州名茶推向茶叶国际市场,贵州省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005年~2015年,贵州省茶产业稳步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更是快速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推动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不是效率的提升。贵州茶叶的规模优势基本呈稳定增长态势,但茶叶单产量和生产效率却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贵州省茶叶单产量仅为281.69千克/公顷,远低于浙江省的886.89千克/公顷。这与贵州省良好的气候环境、土壤环境不相称。

虽然贵州的茶产业在生产规模上发展势头强劲,但茶产业的产出效率处于相对劣势,这对于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困境,预示贵州茶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约束。贵州应该在保持茶产业的规模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茶叶产出效率,实现茶产业的规模与效率同步发展。[3]

在国际贸易方面,贵州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金额都在不断增长,德国、美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西班牙等国家已成为贵州茶的重要海外市场[4],但与云南、安徽和浙江等产茶大省相比,虽然贵州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长,但还是很大差距。为此贵州要走出贸易困境,必须利用规模优势,在贸易方面提高竞争优势。[3]

4 提升贵州省茶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4.1 从规模扩张向提升品质、品牌效益转型

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需要拥有一定数量的茶园面积,但是面积过快扩张也会引发安全隐患、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贵州省必须向提高下树率和加工增值能力、强化管理注重安全、扩大销售市场份额以及打造品牌和创新品牌四个方面的转变。

加强对现有茶园的管护,引进和优化茶树品种,提高茶园单产和茶叶品质;加速茶叶加工技术和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不断加强茶叶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推动贵州省茶叶生产清洁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顺应消费者对茶叶品质日益提高的需求,充分利用贵州省优良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和培育有机茶园。

贵州省应大力实施黔茶品牌战略,确定“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等 “三绿一红”重点品牌,大力扶持“梵净山茶”“凤冈锌硒茶”“石阡苔茶”“瀑布毛峰”等公共品牌。深入挖掘茶文化资源,通过会展活动和广告传播,加强对贵州茶叶的宣传推广,让消费者更对地参与体验、品尝,感受贵州茶产品的独特品质,形成高品质的品牌联想和对品牌的忠诚度,为贵州茶叶的市场销售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多产业融合发展,优化贵州茶产品结构

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重视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茶产业与旅游、农产品加工、沼气能源、林下养殖、茶园间套种,以及林木产业等融合发展[4]。在坚持以绿茶为主的同时,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种类,大力发展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等品类。在做强做精传统茶的同时,加强研发保健茶、茶饮料、茶食品、茶日化产品等茶叶深加工产品,丰富茶产品种类,促进茶资源综合利用,增加茶叶的附加值,延长茶产业链。

4.3 实施“互联网+”茶产业战略,提升贵州茶产业综合竞争力

实施“互联网+”茶产业战略,完善茶产业链,全面提升茶叶企业在种植、生产、流通、营销、管理、融资等各个环节的竞争力,尤其需要借助电子商务全面升级产品营销手段,降低企业营销成本,增强企业获利能力。同时,借助物联网工程、大数据分析、互联网云服务、远程诊断等现代科技媒介,构建区域内互联互通的茶产业技术问诊平台和信息溯源平台,加强对企业及茶农种植技术指导,强化茶园管理和茶叶品质监控,增加茶叶产出效益和茶叶品质,全面提升贵州省茶叶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茶叶出口的能力,让贵州省茶叶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4.4 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或集团企业

贵州茶产业提高竞争力必须要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和鼓励大企业、大集团,通过以点带面,促进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加快市场拓展,全面提升黔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市场融资、连锁加盟等方式组建茶叶龙头企业或集团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或集团企业对茶产业的带动作用,这是贵州省由“茶叶大省”走向“茶业强省”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把贵州省建成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中国高品质绿茶原料中心和加工中心,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重要的出口大宗绿茶的原料基地。在重要风景名胜区和茶产业带覆盖观光茶园,使茶产业成为贵州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和展示推介的重要窗口。把贵州省建成在规模、品质、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叶强省,使茶产业成为重要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

[1]沈仕卫.贵州茶产业快速成长[N].贵州日报,2016-01-05.

[2]黎娅茹.贵州绿茶在北京、上海市场呈逆势上扬[J].茶世界,2016(4): 69-70.

[3]郎萍萍.竞争优势视域下贵州茶产业转型研究 [D].贵阳:贵州大学,2015.

[4]胡继承,杨力.贵州省茶产业“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展望[J].中国茶叶加工,2016(3): 19-24.

附录:

表1 2005年~2015年贵州、云南、安徽、浙江四省及全国实有茶园面积(单位:千公顷)

表2 2005年~2015年贵州、云南、安徽、浙江四省及全国茶叶产量(单位:万吨)

表3 2005年~2015年贵州、云南、安徽、浙江四省茶叶出口额(单位:万美元)

表4 2005年~2015年贵州、云南、安徽、浙江四省茶叶进口额(单位:万美元)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诞辰120周年

吴觉农(1897-1989),浙江上虞丰惠人,原名荣堂,茶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当代茶业和茶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创建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茶学系,培养了一大批茶业人才;首创全国性的茶叶研究所,开启科技兴茶之路;制定出中国首部《出口茶叶检验标准》,增强了华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负责组建新中国第一家国营专业公司——中国茶业公司,为建国初期茶叶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主编《茶经述评》,被誉为20世纪的新《茶经》。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称其为“当代茶圣”。吴觉农必生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茶人精神”教育培养了几代茶人。他说:“我从事茶叶工作一辈子,许多茶叶工作者,我的同事和我的学生,为茶共同奋斗。他们不求功名利禄,升官发财;不慕高堂华屋,锦衣美食;没有沉溺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大多数人一生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清廉自守,无私奉献,具有君子的操守,这就是茶人风格。”他一生刚直不阿、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私奉献,以身许茶,是全国茶人学习的楷模。

(茶周刊,2017-04-14)

Research on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ea Industry in Guizhou Province

TIAN Ai-guo

(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161006, China )

F326.12

A

2095-0306(2017)02-0034-08

2017-04-24

齐齐哈尔市2016年度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QSX2016-33YB);2017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业务专项人文面上项目资助(135209529);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项目;齐齐哈尔大学立项(2016062)

田爱国(1963-),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流通经济。

猜你喜欢

贵州省农作物竞争力
贵州省种公牛站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