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盆腔Castleman病的CT征象分析
2017-10-10谢人永何先强李永刚
谢人永,何先强,董 平,李永刚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福建 南平 353000)
腹盆腔Castleman病的CT征象分析
谢人永,何先强,董 平,李永刚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福建 南平 353000)
目的:探讨腹盆腔Castleman病的CT典型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确诊为Castelman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5例病理均为透明血管型,4例位于腹膜后、均为单发,其中肾静脉下方脊柱旁3例,盆腔起源1例,1例病灶周边见小结节影,2例见腹主动脉分支血管供血,1例瘤体内见灶状低密度灶,1例呈斑点状钙化。所有病灶境界清楚,密度较均匀,动、静脉期及延时期扫描病灶均强化显著,后2期强化较动脉期稍弱但仍延迟强化。结论:Castleman病的透明血管型CT表现较具特征性,掌握其征象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盆腔;巨淋巴结增生;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理学
Castleman病是一组生长缓慢、境界清楚、无浸润性的良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是非克隆性、非肿瘤性病变,临床相对少见。Castleman等[1-2]在 1954年首次对该病进行报道,故用其名命名。该病虽不多见,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类疱疹病毒8(HHV-8)及HIV感染与其发生关系密切,因此近年来对其研究也越来越多。该病可发生在人体各部,纵隔发生率达60%~70%,因此可认为该病多起源于纵隔[3],腹、盆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本研究5例均来自腹、盆腔,现对其CT特征性征象进行总结,以提高该病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我院5例来自腹盆腔的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6~51岁,平均40.2岁。4例体检偶然发现,1例因病灶发生在盆腔且病灶相对较大压迫、推移周围邻近器官、引起不适就诊。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Optima CT660 64排128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120 kV,150~250 mA,层厚、层距均为2 mm,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嘱患者吸气后屏气,行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水溶性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300 mgI/mL),流率 3.0~4.0 mL/s,剂量1.5 mL/kg体质量,注射对比剂后30、65及3~5 min分别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延时期扫描。
1.3 图像分析 扫描后在工作站内行图像后处理,以轴位图像为主,对各期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总结,了解病灶分布、形态、密度及强化形式。
2 结果
2.1 病灶分布、形态特点 腹膜后4例中3例位于肾静脉下方脊柱旁,左肾静脉受压向前上推移,1例位于盆腔;4例单发,1例病灶周边见小结节影(图1),病灶边界光整、清晰,直径2.5~7.8 cm,沿人体长轴方向生长;3例呈类长椭圆形。
2.2 病灶密度及强化形式 5例病灶平扫CT值47~55 HU,密度相对较均匀,3期扫描动脉期显著强化,其强化程度接近同层腹主动脉血管强化程度,CT值116~128 HU,在静脉期及延时期扫描强化程度相对动脉期有所减弱,CT值93~98 HU。2例病灶见腹主动脉分支血管供血(图 2a,2b,3a),1例瘤体内见灶状无强化低密度灶(图3b),1例病灶见斑点状钙化(图 2c)。
3 讨论
3.1 临床、病因与病理 Castleman病是一组生长缓慢、边界清楚、无浸润性的良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是非克隆性、非肿瘤性病变。目前病因仍未明确,有学者[4]认为该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抗体长期慢性刺激有关。Castleman病有3种亚型:透明血管型、浆细胞型和病理上同时有上述2型特点的混合型,临床分为单中心型和多中心型。透明血管型临床最多见,显微镜下可见增生滤泡和滤泡淋巴组织,也可见丰富、数量增加的毛细血管;血管内外皮细胞明显肿胀及少量网状细胞在生发中心;具有特征性的同心圆样排列结构;小血管结构在淋巴滤泡内广泛分布也常见,玻璃样变性结构以在管壁上出现为主[5-6]。透明血管型患者很少有较典型临床症状和不适,常无意中发现,少数仅出现周围结构、组织推挤、压迫症状。该病发病年龄较轻,本组发病年龄26~51岁,平均40.2岁,与文献[7]报道基本相符,男女比例较文献报道小,可能与例数较少有关。
3.2 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 本组5例平扫密度均较均匀,边界较光整、清晰,病灶内极少出现坏死、出血等改变,此表现可能与病灶周围丰富血管侧支供应相关,本组2例病灶由腹主动脉分支血管供血。Castleman病在3期增强扫描中,动脉期病灶强化最显著,静脉期及实质期相对弱些,但其后2期增强扫描仍可见延迟持续强化,这种影像表现特点是因为病灶有丰富淋巴结毛细血管增生和透明变性,以及周边较多粗大、来自于腹主动脉的分支血管滋养,上述表现认为是Castleman病的典型影像特征。本组5例中,仅1例病灶周边见斑点状钙化,而Castleman病的星点状、“小树杈样”分支状钙化是其较经典钙化表现,其钙化特点与病理构型密切相关,Castleman病灶内有丰富的增生血管,当其发生退变、玻璃样变和钙化时,可沿其小血管主干及其分支分布[8];另外,增生滤泡周围淋巴细胞通常呈环形多层排列,如“帽样”或“洋葱皮样”特殊结构,而这些结构毛细血管管壁较厚且多,易退变,形成弧形或蛋壳状钙质沉着。1例瘤体内见灶状低密度灶,病理证实是增生淋巴滤泡内血管结构产生变性即玻璃样变,以及成分较多的纤维组织且平行分布。也有文献[9-10]认为过度增生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闭塞,使对比剂不易或不能进入导致低密度区出现在病灶中央。1例病灶周边见小结节影,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炎性反应性淋巴结增生。Castleman病多呈类长椭圆形,常沿人体长轴方向生长,人体各部位淋巴链分布通常也有此特点,因此认为Castleman病这种长椭圆形与其有密切相关性。
3.3 鉴别诊断
3.3.1 副神经肿瘤 副神经肿瘤中异位嗜铬细胞瘤10%可发生于肾上腺外的腹膜后等部位,发病峰值期为20~40岁,于腹主动脉旁生长,肿瘤有完整包膜,平扫密度欠均匀,易发生坏死、囊变及出血,部分见迂曲血管影,增强扫描与Castleman病相似,但结合其典型的阵发性高血压表现及24 h尿中儿茶酚胺的代谢产物香草基扁桃酸明显高于正常值等,可作出诊断。
3.3.2 腹膜后异位化学感觉器瘤 该病同样有较丰富扩张、扭曲的供血血管,增强扫描有相似明显强化,但其延主动脉生长,而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则沿淋巴链分布。与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较难区别。
3.3.3 脂肪肉瘤 是腹膜后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典型征象是含有脂肪成分,肿块对周围结构具有侵袭性,增强扫描不及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并可见强化分隔及结节灶。
3.3.4 腹膜后淋巴瘤 淋巴瘤常多发,沿腹主动脉形成包埋征,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
3.3.5 神经源性肿瘤 临床症状较明显,好发于脊柱旁,良性肿瘤,部分肿瘤呈哑铃状改变,相邻椎间孔扩大及椎体骨质受压吸收改变,易出现囊变,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且强化程度不及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
总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虽少见,但结合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及丰富供血血管的CT征象,可对多数患者作出较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向先俊,刘鹏程,言伟强,等.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CT诊断[J]. 罕少疾病杂志,2013,20(4):13-15.
[2]罗雪芬,张玉琴,林闽江.CT诊断腹膜后局限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 病的价值研究[J].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4):426-427.
[3]张静,林晓珠,潘自来,等.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特征性及罕见 CT 影像学表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5(11):1636-1640.
[4]董迎春,周晓军.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10):1101-1104.
[5]李伟雄,韩秋丽,卢炳丰.Castleman病的MSCT表现(附20例报告)[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1):1725-1727.
[6]张仪,李甘地,刘卫平.Castleman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2):812-815.
[7]刘云,何闯,叶伦,等.腹膜后多中心性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 CT 表现一例及文献复习[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8):1200-1202.
[8]靳仓正,叶宇俊,严福华.腹部局灶型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的MSCT 表现[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6):886-889.
[9]田路,刘建立,来洪建,等.腹盆腔Castleman病的MSCT表现探讨[J]. 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15,13(8):90-93.
[10] 刘铭,王玻玮,苗娜,等.Castleman病临床与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27(7):727-730.
2016-12-24)
10.3969/j.issn.1672-0512.2017.05.027
谢人永,E-mail:vhop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