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认识过程在青少年阅读活动组织策划中的作用

2017-10-09白俏

资治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

白俏

【摘要】图书馆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研究儿童心理和思维发展的重要实验室。长期研究儿童认识过程的发展有利于少儿活动的推广,也能正确认识活动中产生问题和规律。

【关键词】阅读推广;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策划;公共图书馆;儿童认识过程

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期望。对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体现,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阅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一个过程,是一种最佳方式能够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的文化精华,摆脱无知、愚昧和迷信的途径。

随着我国公共服务理念的确立,我国多地纷纷成立了许多少儿图书馆,为许多望子成龙的少儿家长找到求知乐园和成长沃土。各地少儿图书馆积极开展少儿活动,主动承担阅读推广的责任,扩大自身影响力,有效地提高了读者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树立起少儿图书馆的良好形象,产生了品牌效应。如何开展少儿活动,达到预期目的,有效利用少儿图书馆的馆藏推广阅读活动,则需要长期观察儿童的认识过程,研究其思维发展的规律,科学有效的组织策划少儿活动。

一、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学研究对象之一,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少儿图书馆服务要服务好儿童,就必须先要了解儿童。长期对儿童认识过程规律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其中的理论和观点非常有针对性和客观性,对少儿图书馆的服务指明了方向,便于规避已经达成教育共识的常识性错误,也是对教育方法方式的改革实践。

儿童在中国的医学界以0-14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2岁。按照学习阶段来分,儿童包含了幼儿园、小学、初中这三个学习阶段。不同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差异,儿童思维发展程度也有很大区别,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少儿活动的内容也应该针对性的改变。笔者结合广西桂林图书馆少儿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谈谈其在少儿活动中的运用。

二、遵循儿童认识过程发展规律,促进少儿活动的开展

1.根据思维的发展规律合理划分活动适用人群

思维的发展分五个阶段即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形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不应该拔苗助长。学龄前初期的儿童,思维具有很大程度的知觉行动。儿童在使用物体或玩弄玩具的行为中进行思维活动的。发展到学龄前中期,儿童的思维开始渐渐发生改变,脱离物体和动作的支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在小学阶段中6-7岁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具体形象思维;到了四年级(10岁左右),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到了五六年级,儿童的抽象思维逐渐向逻辑思维的过渡(但仍有形象思维并存)。青春期阶段儿童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他们对一般的问题能够透过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到了高中阶段,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多维立体地考虑问题,并且通过综合、分析、推理找出本质和规律。

在少儿活动的策划时就应该按照思维发展的阶段划分,不应该让某个活动的适用儿童跨越过多的思维发展阶段,这样会造成活动组织者为顾及各个年龄段的活动表现,让活动内容变得冗长乏味,也让儿童之间交流有隔阂。

2.保护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丰富少儿活动内容

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表现为无意性,由于对自我的约束、控制力弱,还不能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他们感知的是事物的外部,喜欢观察具体的、突出的、鲜明的东西。这个阶段应该以无意义学习方式让儿童与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多从生活中获得的是直接经验,书本上获得的是间接经验进行补充。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注意力时间会逐渐延长,注意的范围扩大,对熟悉的事物注意更多,逐渐地由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然后有意注意发展起来并占主导地位,内化成自觉的活动。据一些教育学者的调查,如果不考虑儿童的个体差异,四年级以后的儿童“有意注意”才占优势。所以在少儿活動中儿童“开小差”、“听不进去”、“不感兴趣”应该允许,我馆的活动就坚持关注儿童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情绪,不对儿童开小差苛责,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长期对活动中的家庭进行追踪调查,搜集反馈意见,提升活动组织品质。

3.重视个别差异性,开展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

每个儿童都有差异,每一个儿童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也不是另一个儿童的复制品,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成长节律,他们是独一无二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于儿童,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满足他们内在的需求,发挥他们潜藏的能量。我馆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既认识和观察到参与活动儿童的不同之处,寻找儿童的闪光点,发挥儿童天性,给予少儿活动中的儿童充分的活动自由和发展的空间,让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身心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也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地改善措施,开展更多互动交流。为便于沟通我馆组建了少儿活动的QQ群,长期在线并经常互动交流的家庭超过1600个,200个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协助支持。

4.紧扣主题,分阶段、持续性的开展活动

哲学理论中的量变理论曾指出并不是量变就能引起质变,而是量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运动形式发生了改变,进而才能引发质变。这一理论体现在儿童教育发展过程表现为当教育的方法发生改变时,儿童的心理发展趋势不会马上显现这一改变,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而改变后教育方法持续下去,儿童早晚会有变化的,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体现出儿童心理发展的可变性。我馆围绕着阅读推广开展了大量的、形式多样的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活动,让参与活动儿童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在活动中交流沟通共同进步。提高少儿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促进读者培养。

5.科学认识儿童发展的不平衡性,促进思维发展

儿童发展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发展并不完全协调、统一的现象,被称之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现实中比较常见的初中、高中阶段的儿童就其身体发育来看,与成人相差无几,而其心理的发展程度,却不是成人可比的。就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

究其原因是儿童思维的发展模式是从平衡—不平衡—再平衡化的模式。儿童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会形成自己所特有的某一水平的一种思维结构或方式,当其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冲突或者错误的时候,激起儿童的认知冲突,会造成一种不平衡,刺激儿童的思维。儿童依靠其本身的智力活动,补偿失调,解决冲突,将原有的思维结构重构和再组,从而提供新的理解和满足方式。如何诱发不平衡,打破儿童现有思维结构的平衡,以引发不平衡和再次平衡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一直是我馆孜孜不倦探索的问题。

结语

儿童思维的发展遵循着许多客观规律,为了儿童心理和思维得到健康的发展,为让图书馆少儿活动真正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应该戒骄戒躁,循着规律的节拍,看待活动出现的“儿童的坏习惯”,切不可拔苗助长、人浮于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