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2017-10-09谢嘉妍
【摘要】亲社会行为是时下在青少年群体中最受关注的心理学话题之一。过往研究表明父母依恋对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有预测作用,而在青少年时期,父母依恋逐渐更多被同伴依恋所替代,本文主要围绕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同伴依恋;亲社会行为;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91-02
作为时下最热门的心理学话题之一,亲社会行为是提倡青少年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核,其内容包括的帮助、分享等正是 “友善”,是体现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良好的产物。培养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处于自我意识变速发展时期的心理特点对培养亲社会行为提出了挑战(罗洪菊,2010)。而同伴依恋在青少年发展时期中,是父母依恋的延伸及拓展,体现了重要他人的作用,是同伴关系的深化。研究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在学校环境下的培育,尤其有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培育与心理健康。
一、亲社会行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G.Wispe最早 提出,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为所有与侵犯等负性行为相反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帮助等。而朱智贤(1989)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也有国外学者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一种主动自发的、有益于他人以及社会群体的行为,包括捐赠、帮助他人、分享等(Penner,Dovidio,Piliavin,& Schroeder,2005)。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的青少年时期有差异,如Carlo等人(2003)通过修订后的亲社会倾向量表(PTM)使用多维测量法对138名青少年调查发现,比较前青少年时期和中青少年時期的亲社会行为,差异显著;而且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也会有所不同,Scour?eld等人(2004)采用SDQ和父母-教师评价的方式研究682个家庭发现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受到所处环境和遗传基因的影响下降,并且父母报告的得分显著高于老师报告。除了青少年时期和评价方式,性别和共情也对亲社会行为有影响。一项追踪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男生身上(Carlo,Crockett,Randall & Roesch,2007)。而王晓(2014)对180名初中生使用情境实验法研究发现,受道德推脱影响,共情能显著预测助人行为,高共情的被试未必表现出助人行为,道德推脱在共情与助人行为间只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同伴依恋
从Bowlby对依恋理论的阐述中可知,同伴依恋(peer attachment)是指青少年与同伴(figure)之间产生的亲密感受、温暖和相互支持。青少年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受到来自同伴亲密友谊的积极影响(雷雳,伍亚娜,2009)。当儿童开始在家庭系统以外建立亲密联系,同伴作为个体社交网络的重要因素(Gorrese & Ruggieri ,2012;Bukowski et al.,1996),同伴关系在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就逐渐显现(Armsden & Greenberg ,1987; Furman & Buhrmester 1992; Paterson et al.,1994)。早在1999年,Allen 和Land就发现个体的依恋模式在青少年时期与同伴和情侣关系相关,可以说,依恋理论为便于理解同伴关系在青少年时期及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价值的理论框架(Cassidy & Shaver,2008)。尽管传统的依恋理论关注儿童-父母之间的依恋,最近更多的研究显示同伴作为依恋对象在社交和情绪上提供重要资源(Laible,2007; Laible et al.,2000; Wilkinson,2010)。也就是说,当青少年成长到一定时期后,过去的依恋对象随着社交范围的增加和在校时间从父母逐渐变成同伴,并由同伴来满足依恋需求。对于处在前青少年时期的个体而言,同伴不仅可以带来亲密、安全感和信任,同时提供工具性协助以帮助个体习得行为准则(Rubin,Bukowski,& Parker,1998)。中青少年时期前,好朋友会变成亲密关系的重要资源(Wilkinson,2004),有时同伴甚至会成为早期依恋对象,尤其是没有长期恋人的青少年(Fraley & Davis,1997)。个体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关系继续发展到中青少年时期,会慢慢显露出成年期各项成熟的功能,比如成为亲密的主要来源,为社会行为提供反馈,成为社会信息的来源甚至是准备形成终生的依恋和伴侣关系 (Allen,2008)。
三、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
Bowlby和Ainsworth(1991)认为,大部分人的精神障碍包括犯罪行为的产生都是由于在婴幼儿期对主要的抚养者(caretaker)未形成安全依恋的结果。比起没有形成安全依恋的儿童,形成了安全依恋的儿童,具有更多社会技能,懂得如何更好地与同伴相处,表现出较少的情绪问题或行为问题。同伴的互动会鼓励更多亲社会行为的发生(Cauley & Tyler,1989)。个体会透过同伴相互协调的关系,扩展关于自己所处环境的认知,并逐渐了解社会规则(Rubin,LeMare,& Lollis,1990)。
在同伴交往中青少年如果表现出越多亲社会行为越能够受到身边的同伴欢迎(辛自强,孙汉银,刘丙元,池丽萍,2003)。寇彧等人(2004)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是维持同伴关系以及在同伴群体中地位稳固的重要因素。相反,由于可以满足青少年的自尊、归属感等心理需要,因此良好的同伴关系也可以促进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刘志军,2001)。 国外也有研究证实,亲社会行为利于强化同伴关系 (Eisenberg & Fabes,1997),同伴依恋亦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de Guzman & Carlo,2004; Carlo,Crockett,Randall & Roesch,2007)。endprint
四、研究现状
有学者发现同伴关系良好且人际信任度高的儿童会较多表现亲社会行为(李丹,2000)。杨海燕等(2010)通过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和中学生问题行为问卷发现依恋对高中生,尤其是女高中生的問题行为呈负相关。黎志华,尹霞云等人(2012,2013)就曾使用IPPA和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研究了父子依恋关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一年追踪研究,证明父亲依恋和儿童亲社会行为存在相互作用,依恋对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钟歆等人(2014)将同伴依恋比喻为左右着青少年的人际适应和行为表现状况的一把舵盘,影响着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方向。也曾有学者将同伴依恋和亲社会行为作为中介考察家庭功能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Wang,Zou,Hou,Tang,Wang,& Wang,2016)。同伴依恋、亲社会行为以及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一项以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的亲社会行为研究比较白人青少年和非裔美国人青少年发现,非裔美国人青少年在教室中的比例多与少会影响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增加或减少 (Wentzel,Filisetti & Looney,2008)。国外有学者对墨西哥籍美国大学生进行以共情为中介的父母、同伴依恋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影响(Carlo,Mcginley,Hayes,& Martinez ,2012)。Rodríguez等人 (2012)对471名委内瑞拉高中生进行同伴、对家庭和学校的依恋、自我控制和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低自控与反社会行为相关。也有学者以自我控制为中介,研究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与自杀的关系(Heydari,Teymoori,& Nasiri,2015)。这些关系研究都涉及到同伴或者亲社会行为,但不仅被试没有考虑前少年时期,在变量的选用上也不完全相同。黎建斌等人(2015,2016)曾经以自我控制为中介研究过中国与意大利青少年依恋与幸福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但没有考虑同伴依恋的作用。
早在2004年时,土耳其学者就曾对500多名11-21.5岁土耳其青少年研究他们同伴依恋、集体主义、亲社会道德倾向、观点采择和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Kumru,Carlo,Edwards,2004),但国内没有类似的大样本研究。国内有研究曾结合问卷法与访谈法简单探讨青少年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黄霈媛,2011),结果发现回避型的同伴依恋对亲社会行为有预测作用。但该研究被试为30名南京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在严格的意义上,并不属于青少年,而且从被试量来说,信效度不高。
五、未来研究展望
1.研究方向以同伴依恋为主。国内外普遍对依恋的研究都主要围绕父母依恋,探讨父母依恋与同伴依恋的区别,但并没有太多以同伴依恋为主的研究。尽管近几年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同伴依恋,像雷雳等学者以同伴依恋和网络社交行为结合作为研究方向,其他也多以综述为主。国内学者如寇彧、迟毓凯等均有对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相对系统研究,但针对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机制研究大多停留在不同被试对象上,研究结果比较零散;关于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较少,缺乏专门研究。未来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同伴依恋,以同伴依恋作为主要变量,对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
2.多种研究方法结合重复验证。一些影响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力度不高。过往研究多采用问卷法来单一探讨同伴依恋和亲社会行为,容易造成共同方法偏差,对于其中的机制没有深入探讨;也有相当多一部分研究学者主要研究的是依恋与亲社会行为,如Mikulincer,当中有相关的行为实验,但仅流于表面,如研究的是亲社会行为的意愿,也没有具体到同伴依恋。未来研究方向可以采用问卷结合计算机任务进行研究,同时引入一些情境实验。
3.进行文化差异的比较。尽管国内众多研究在引入国外测量工具时,基本使用符合本土化的修订版本,但有针对性地采用跨文化方法说明个体的依恋和亲社会行为可能存在的文化差异的研究仍没有,而且在其他国家得出的结论不一定能够在中国适用。因此未来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选取样本,对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为我国的德育教育(亲社会行为的培育)提供一些国外的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乔志杰、薛朝霞,家庭环境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亚太教育,2016(10),295-295.
[2]尚珺、吴国来,自我同一性与自尊、依恋及同伴关系[J].心理研究,2014,7(1),10-14.
[3]田菲菲、田录梅,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影响问题行为的3种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6),968-976.
[4]王英芊、邹泓、侯珂、王明珠、汤玉龙、潘斌,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青少年消极情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2),226-235.
[5]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208–215.
[6]黄霈媛.青少年同伴依恋及其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9),334-334.
[7]甄莹.从家庭角度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J].教育教学研究,2014,8.
[8]钟歆、刘聚红、陈旭,青少年同伴依恋:基于发展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7),1149-1158.
[9]Gorrese,A.,& Ruggieri,R.(2012).Peer attachment: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parent attachment.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41(5),650-672.endprint
[10]Heydari,A.,Teymoori,A.,& Nasiri,H.(2015).The effect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on suicidality: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self-control and anomie.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51(3),359.
[11]Li,J.B.,Delvecchio,E.,Lis,A.,Nie,Y.G.,& Di Riso,D.(2015).Parental attachment,self-control,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nese and Italian adolescents: Test of a mediation model.Journal of Adolescence,43,159–170.
[12]Li,J.B.,Delvecchio,E.,Riso,D.D.,Lis,A.,& Salcuni,S.(2016).Early evidence of the Italian parent-report 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SDQ-P).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1-11.
[13]Nie Y.G.,Li J.B.,& Vazsonyi A.T.(2016).Self-control mediates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ental attachment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96:36–39.
[14]Wang,J.,Zou,H.,Hou,K.,Tang,Y.,Wang,M.,& Wang,Y.(2016).The effect of family function on adolesc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equential mediation effect of peer attachment and prosocial behavior.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Wu,Z.,& Su,Y.(2014).How do preschoolers sharing behaviors relate to their theory of mind understand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20,73–86.
作者簡介:谢嘉妍,女,1991年2月生,广东广州人,硕士在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人格与心理健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