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及途径
2017-10-09牛永红
牛永红
【关键词】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3—0087—01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为素质之基,为人之本。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需要从小教育。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无处不在,在语文学科中更是渗透在教材、教学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中。而如何将语文教育中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神圣的使命。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渐出现了人们的道德滑坡、品德退化。有些人自我意识严重化,导致了许多恶果的出现,甚至出现了有才无德的部分人,成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这都是价值观扭曲的悲哀,也是应试教育的悲哀;追求高分,注重才、忽视德的恶果。为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品德教育,让学生的人生有一个正确的航向,建立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他们的品德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成才;有利于人民将来的幸福安康;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全民的道德,责任重大,教育就是实现这一神圣职责的沃土。在语文教学中德育必不可少,要不断加强德育的渗透,真正落实新课改,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二、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1.在阐明课题中渗透德育。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抓住題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例如,在教授《丰碑》一文时,刚出示课题后我问学生,“碑”是什么?“石碑”。“是用来干什么的?”“纪念去世的人。”“这篇文章是纪念谁的?”“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文章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地阅读着课文,寻找着答案,几分钟后便争先恐后地回答“军需处长在严寒的冬天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其他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为战士心中永久的纪念”,“他为革命战争所做出的丰功伟绩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从课题入手揭示文章的中心,通过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让学生在革命先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情境教学是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创设的能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有时候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由于入不了“境”,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好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一样,让学生与作者能够产生在情感上的“亲”,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做到入境悟情。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动展现情境,有音乐渲染情境,有画面再现情境,有感人故事唤起情境,无论哪种方式,我们都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水平去考虑创设情境,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3.在品味重点词句中渗透德育。例如,在教授《颐和园》一文时,上课开始,通过颐和园的全景图投影,配以录音机播放的柔和优美的曲子,学生们的情感被牵动了,随即揭示课题。我先指导学生听朗读,同时让学生重点思考作者从几个方面观察颐和园美丽景色,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有关词句。课文的朗读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学生们的情感已完全融汇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当学生们对“美丽”有了身临其境的认识后,我又进一步问学生:“你喜欢颐和园吗?为什么?”并结合彩图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们此刻已经产生对颐和园景致的向往和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性才能的热爱。我借此时机,介绍了颐和园遭八国联军破坏的历史,简单介绍了北京还有一座比颐和园规模更大、景色更加瑰丽的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毁灭性破坏,这既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又使他们沉浸在“我们的祖国多么壮丽”的遐想之中。
4.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课外活动是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途径之一,也是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途径之一。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比如,我在上阅读课时,以“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为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分组交流,然后全班举行读书报告会,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又让学生受到了课外书中正面人物思想言行的影响与熏陶,一举两得。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GN[2016]GHB0166)编辑: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