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痛护士”模式在“胸痛中心”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7-10-0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诊室胸痛急诊科

苏 玲

(天津市胸科医院急诊科,天津 300400)

“胸痛护士”模式在“胸痛中心”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苏 玲

(天津市胸科医院急诊科,天津 300400)

目的 评价“胸痛护士”模式在胸痛中心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对照组为2014年1~9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治疗组为2016年1~9月我院胸痛中心收治的STEMI接受急诊PCI治疗患者,采用“胸痛护士”为主导的胸痛中心工作模式。查阅、记录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生命体征监测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送入导管室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 胸痛中心成立后,胸痛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由(3.27±2.63)min下降到(1.79±1.25)min,生命体征监测时间由(5.00±2.92)min下降到(3.00±1.82)min,建立静脉通路时间由(7.51±3.51)min下降到(4.92±2.79)min,送入导管室时间由(79.16±28.67)min下降到(51.71±13.7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由胸痛护士主导胸痛流程的模式能快速的鉴别出高危胸痛患者,实施优化、高效的流程,解决了大型心血管专科医院胸痛患者较多易延误的难题,大大缩短了D-to-B时间,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

胸痛护士;胸痛中心;应用;效果评价

胸痛是多学科急重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对胸痛患者的早期识别、救治和转运,使整个过程更有效率、更具针对性,国际上普遍推行胸痛中心模式。

在实践中,急诊胸痛中心可有效、及时地对胸痛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早期发现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患者,早期实施再灌注治疗,实现快速诊断、及时救治、降低死亡、避免浪费的目的。

自2014年10月我院胸痛中心成立后,结合急诊科自身特点,独创了以“胸痛护士”为主导的胸痛中心工作模式,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持续改进,从每个环节入手,优化各个细节,尽最大可能缩短患者在我院胸痛中心的停留时间,最大限度的缩短了D-to-B时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选择2014年1~9月胸痛中心成立前,急诊科收治的STE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148例,其中男115例,女33例,平均年龄(61.51±10.51)岁;治疗组选择2016年1~9月胸痛中心成立后,收治的STE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356例,其中男253例,女103例,平均年龄(59.41±11.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按照急诊科就诊流程诊治。预检分诊后由心内科医生对胸痛患者进行问诊并行12/18导联心电图检查,确诊STEMI后,诊室护士安置患者于诊床,给予生命体征监测、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并予静脉取血。医生开具医嘱后,诊室护士遵医嘱将血标本送往检验科进行心肌酶等项目的检测。家属取药后护士给予静脉输液治疗[1]。

确定行急诊PCI手术后,由心内科医生开具术前用药及术前准备医嘱,家属取药后,诊室护士为患者行术前准备及相关宣教。导管室备好后,由转运护士准备除颤器、氧气袋、抢救用药,与科住院送患者至导管室。

1.2.2 治疗组启用“胸痛护士”工作流程,即诊室中增加1名胸痛护士,全程负责胸痛患者从接诊到送入导管室前的一系列工作。

分诊护士将胸痛患者送入胸痛诊室,向胸痛护士说明症状,立即将患者安置于诊床,并行12/18导联心电图、测血压。

1.3 研究指标

本次研究选择对“急诊PCI患者时间管理表”中的首份心电图时间、生命体征监测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送入导管室时间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资料录入SPSS 16.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研究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所用时间比较s,min)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所用时间比较s,min)

组别 首份心电图时间 生命体征监测时间 建立静脉通路时间 送入导管室时间实验组 1.79±1.25 3.00±1.82 4.92±2.79 51.71±13.70对照组 3.27±2.63 5.00±2.92 7.51±3.51 79.16±28.67 t-6.556 -7.708 -7.981 -11.131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急诊PCI患者时间管理表”中包含若干时间节点,因胸痛护士进行操作时常有家属或其她护士从旁协助,会有2项或3项操作同时进行,故本次研究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4项进行研究分析。

胸痛诊室中设抢救车、“急诊PCI治疗包”和床旁快速检测仪器。“急诊PCI治疗包”中备有多种PCI术前用药,在确诊为STEMI后,可立即为患者口服术前用药及静脉输液治疗。胸痛护士为患者取血后在可在20分钟内于患者床旁完成TnI、Myo、BNP、CK-Mbmas、DD等项目的检测,而常规经检验科化验相同的项目需要85 min。大大提高了医生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最大限度缩短了D-to-B时间,并且能够及时鉴别出其它高危胸痛原因,如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

护士是接触胸痛患者的第一人,能快速的鉴别出高危胸痛患者,实施优化、高效的流程,大大缩短了D-to-B时间,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我院由胸痛护士主导胸痛流程的[3] 吴秋兰,刘小红,李启芬,等.健康教育与干预对社区健康素养、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20(06):172-174.

[4] 延义玲.护理健康教育对农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14):252-253.

[5] 曹祝萍,李新辉,姬 春,等.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限盐和限油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66-3768.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5.179.02

猜你喜欢

诊室胸痛急诊科
午后的诊室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眼病门诊医师诊室安排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有些胸痛会猝死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保洁员承包诊室 雇来“医托”忽悠患者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