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构游戏的开展策略

2017-10-08薛杨子

世界家苑 2017年10期
关键词:建构材料游戏

薛杨子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思维是在活动中、操作中形成和发展的”而建构游戏就是再指幼兒通过不同材料,运用思维、想象和动手操作,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满足了“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这一特点,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经历对建构游戏三年的摸索之路,我做出了以下思考。

一、创设丰富适宜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

(一)、材料是开展建构游戏的基础

建构游戏中的游戏材料是保障幼儿自主创造的直接道具。材料具有多样性,如何合理提供材料,我们应注意。

1、材料的选择

(1)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兴趣,投放适宜材料

我们在游戏开展初期,每次游戏都会搬出各种各样的材料,却发现老师认为形状丰富,更为专业的实木积木无人问津,孩子们熙熙攘攘的围绕在彩色EVA积木处,这引起了老师的反思,小班的孩子更喜欢色彩鲜明,体积较大,更易成型的材料,如彩色EVA积木,墙砖外形的纸盒、层次简单的插塑玩具,成品的秋千、梯子等这样易于造型、能直观表达作品的材料。中班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建构水平,对材料的要求也由具象形逐渐发展为抽象形,我们需要提供同等规格多数量的材料,如大小一样的木砖若干块,一样规格的烟盒、酒盒、薯片盒若干。对辅助材料的要求也可以由小班的成品材料转变成形似的材料,尝试以物代物。大班的孩子已经具有独立的创造力,掌握了一定的建构技巧,对游戏前的材料准备工作有一定的设想和规划,从老师提供什么孩子用什么逐渐发展为我需要什么老师帮助准备什么。取自生活的材料也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关注,石块、泥团、木棍、等由孩子们自由组合再创造的材料更受欢迎。精准度更高、专业性更强的大型实木积木成了孩子的“抢手货”,大班孩子已开始探索搭建过程中平衡、对称等构造,所以对主体材料要求更专业性,对辅助材料的要求更开放性。

(2)针对不同主题目标,补充和变化材料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创作大体可以分为自由建构、模拟建构和主题建构。孩子最初表现更多的就是自由建构,由单一的搭建某一个建筑或者物体开始,通过对材料的熟悉、游戏技能的提升到了中班就可以挑战新的方式。从模拟建构开始,培养孩子学着看平面图,并能自己或者小组合作绘制建构图纸,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更加注意物体结构的分析。主题建构更多体现在中班下学期和大班的孩子游戏中,来源于幼儿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可以从游戏中生成也可以从班级主题活动中生成。

2、材料的收集整理

建构游戏中的材料除了幼儿园的配备,也可以采取多种渠道收集,教师制作、收集,幼儿制作、亲子制作、收集等方式。还可以班级之间互相交换,各取所需,让材料的利用率更高。建构游戏的材料繁杂多样,规划整理也是重要学习机会。如,在整理实木积木时,也可以隐含教育契机,一个标识有形状、文字、数量三个内容,易于幼儿在整理过程中也有学习的机会。提供合适的容器盛放材料,让幼儿在归放材料过程中也在思考。

(二)、有效利用空间,合理划分场地

宽敞安静独立的活动空间,舒适消音的地板,都是建构游戏空间场地的关键。利用可爱的小动物贯穿始终,同等份的彩色EVA积木,易拉罐等材料平均分配到了小鸭、小兔、小猫、小鸡组的玩具筐,孩子的游戏牌也按照小鸭组、小兔组、小猫组、小鸡组分别挂在身上,地板上铺设彩色泡沫垫并分别有小鸭、小兔、小猫、小鸡的标识。老师巧妙的将场地划分,材料分配,等问题一起解决了,对于小班孩子很适合。大班的孩子不在需要具象的提醒和标识,请每组孩子自己设计小组区域的划分方法,如孩子提出的,用石块划分、用易拉罐划分、用线条划分、标识牌划分等,这样更加强化了孩子的“领土”意识显。游戏场地与游戏材料一样都需要结合孩子年龄特点调整变化。

(三)、营造活动氛围,自主制作规则

有示范,重点搭建技能的图片、幼儿作品的图片;有欣赏,著名建筑物的图片、身边建筑物的图片,优秀撘建作品的图片,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提示,教师引导幼儿谈论游戏时的规则,通过孩子自己的方式做提醒标识;有分享,提供展示幼儿建构图、作品图的版面,并通过多种手段分享作品,家长群的照片发送、邀请其他班级幼儿、教师参观。建构氛围的营造让孩子的角色意识更加强烈,如,我们为孩子提供了装材料用的手推车、材料盒、安全帽、擦汗巾、施工牌、小铲子、小锤子,丰富游戏情境性,让孩子在建构游戏中也能有角色扮演的体验。

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自主参与游戏的设定

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推动下,我们更加明确让幼儿自主参与活动,成为活动的主人。如何体现出幼儿的参与,教师的引导,需要我们重新定义活动过程。

(一)、内容的选择

小班幼儿的第一次建构游戏可以从熟悉材料,感受氛围开始,随着幼儿的发展需求,可以由老师提议内容,也可以由幼儿提出,更多的是老师和幼儿共同商议交流而确立。中大班的孩子思想逐渐独立,教师可以通过游戏中观察到的点或是游戏评价时孩子提出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延伸出孩子更加需求的游戏内容。如,大班孩子《我心中的小学》。

(二)、针对内容的调查与游戏计划

以《我心中的小学》为例,在活动前我们需要带领孩子参观小学,体验小学的活动,除了老师带领幼儿集体参观调查,还可以发动家长开展亲子搜集调查。调查后的交流分享环节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引导孩子从两个发面交流,指向性的交流和发散性的交流。交流之后让孩子通过规划小学建构图、讨论用什么材料搭建,我想要建什么造型,我想和谁一起搭建,听、看、问、画等方式对游戏的开展做出了可以实施的规划,让幼儿在搭建创意环节更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三)、创意与合作

通过观察大班孩子的建构游戏,发现越是游戏前有调查准备,有游戏计划的主题,孩子体现出的合作性越高。如,在《动物园》这一主题,老师通过前期开展亲子调查,师幼搜集等多种方式对这一主题内容有了非常深入的体验,让孩子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了建构图。在搭建过程中老师发现了孩子前所未有的合作与分工,因为有了建构图的分享,每组孩子确立了不同动物家的内容。

(三)、分享交流和评价

通过分享合作交往、搭建技能、材料使用、进行交流。如教师的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组撘建的作品?为什么?”“你今天和谁一组,你们开心么?”“你用了什么材料,你搭建的作品坚固么?”当我们提出“你们在搭建时遇到了什么问题?谁能帮他解决?”或者孩子提出“我觉得可以这样撘···”这些都属于是对思路的扩展,对下一次的游戏提出了新的指向。

三、关注建构游戏和其他区域的互动性

我们可以将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融合,增设售楼人员,让孩子推荐自己搭建的小区,介绍小区风格,设计理念,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弥补了幼儿交往机会少的弱点。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专业建构小分队,搭建桌子、搭建灶台、搭建舞台,将建构游戏与各类游戏互动起来。建构游戏和美工区的融合,我们让孩子自主选择制作建构游戏中的辅助材料,标识牌、安全帽、花草树木,小汽车。建构游戏与表演游戏的融合,创设游戏情境,请表演游戏的幼儿来为建构作品的竣工带来精彩的演出,并介绍建构作品的创新之处。生活中我们就不是单一的生活在某一个领域,孩子的游戏也是如此,让各类游戏互动性更强,才能更好的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

总之,建构游戏有别于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更多发展幼儿数理逻辑能力的感知,并反映幼儿智力发展的水平,因此更需要我们在游戏中做个引导者、观察者、思考者,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成长。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市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建构材料游戏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可爱的小瓢虫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材料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