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为切入点 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017-09-30张金华
张金华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说明文的阅读写作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说明文大多平实、质朴,趣味性不强。因此在说明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设计问题,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语文的自学能力势在必行。
【关键词】设计问题;激发兴趣;指导学法;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69-01
在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的说明事物、事理的说明文,它们具有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的优点,有利于以此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写作能力。但这类文章也其弱点:语言平淡、质朴,相对而言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利用好说明事物事理的文章这一载体的优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学会呢?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根本标志还在于具有创造性。[1]探索创造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2]让学生正确认识问的价值,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前提。教学实践也证明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科学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其自学能力的教学方式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教材为依托,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问”包括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恰到好处的问,有助于学生思维具有方向性、针对性,使其轻松进学习状态,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为此要以“问”为本,做到把握好设问的原则,加强方法指导,创设最佳情境。
1.把握问题的设计原则,让学生树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
(1)问题材设计要难度适中,难度大,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难度小,难以培养学生的能力。适中的标准是“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2)问题设计要切中要点、言简意明。
(3)问题设计要启迪思维,讲求实效。
不提“是不是”,“对不对”一类的问题,要从课文内容入手,让学生在分析、比较后问“为什么?”、“有什么不同?”等等有利于思维发展的问题,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领悟。
(4)问题设计要有层次,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层次学生答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看到成功、看到胜利,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由于受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制约,因而其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足,仅靠兴趣还提不出实质性的、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寻找问题、提出问题,使他们能自主创新、有的放矢地学习。还要教给他们从探索知识来龙去脉去问,要教给他们提出问题的方法,如趣问法、追问法,反问法,联系生活实际提问的方法等等。
例如,在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时,首先提问导入:
(1)谁去过公园?
(2)谁能把你看到的景物介绍一下?
(3)同学们说这是按什么顺序参观的?
(4)你最愿意在什么地方玩,为什么?
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游览顺序,引导学生了解《参观人民大会堂》同样是游览顺序,同样要有参观重点,我们学习此文时,首先要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了:(1)作者参观了哪些地方?(2)作者主要介绍了哪些地方?(3)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一连串的问题,从而掌握参观、游记类说明事物的文章的一般顺序,了解了这类文章的共同特点,有助于今后同类文章的学习。
3.创设最佳情境,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获得结论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其思维的独立性和发展创造能力的过程。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实物、实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的形式,创设生动、有趣、有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如在教学《鲸》一课时,通过一系列问题导入: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动物是什么吗?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是鱼吗?为什么?
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了,其主动性得以发挥,纷纷争着回答,为更深入地学习铺平了道路。
其次,利用小组合作,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班内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优、中、差生进行合理搭配;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讨论、猜测、交流、合作,进而得出正确结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质疑、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年龄相近,语言水平相近,也有助于沟通,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及老师指导下来解决,其团结协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教材为基础,向课文前后延伸发问,一课一得
1.说明文介绍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事理,因而说明文的教学有利于对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问”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顺序,培养其观察能力。
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带领学生对照实物,看作者如何观察事物(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怎样爬等等。)让学生尝试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攀援植物,它们是如何向上爬行的?并作记录,培养其观察能力。
2.入选课本的课文,大部分是名篇佳作,文质兼美,它们的构段方式、语言表达,各不相同,要引导学生“问”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写作训练。
如学习《新型玻璃》一课时,文中分别了介绍“夹丝防盗窃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几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各成一段,段与段之间互不包含,不分主次,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还可以在哪些方面的文章的写作中用这种方法?并要求学生仿照这一写法,写一处景物,这样一课一得,学以致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实践证明,“问”是创造新思维、培养各种能力最有效的武器,教师的“问”与学生的“问”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发问,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学习语言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展开的学法指导,使学生科学地学习;而融洽的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自信,使其以健康的心态学习,为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奠定了基础。所以学会“问”是学习语文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其自学能力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55.
[2]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