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的两个环节
2017-09-30白文才
【摘要】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导入情境、主题探究、巩固强化、总结拓展、布置作业五大环节。这种授课模式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模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如果教师每堂课的授课一成不变地都采取这种模式,不思求新,久而久之,也将失去她的“魅力”,再加上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不学语文无所谓”“吃老本”“不听课也能及格”的错误思想,语文课堂教学将陷入一种“尴尬”境地。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者在沿用上述五大基本环節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提问”与“讨论”两大环节,如此不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也达成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42-02
走进课堂,聆听教诲,习得知识,提高素质,形成能力,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是很多中学生梦寐以求的事。但是,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盛行之今日,我们不妨反观一下现高中语文教学课堂: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者有之,只是忙着记笔记以备考试之需者有之,任由自己的大脑成为老师传授知识的跑马场者有之,睡觉者有之,偷玩手机者有之,看课外书者有之,窃窃私语者有之……种种迹象,立于讲台之上,一览无余。无心者继而讲之,有心者急而思之:同一讲台之下,五十多位听者之中,相同的时间下获得的却是各有不同。师者水平自然有高下之分,但不能把这当作理由。面对上述课堂之“大观”,为师者反思的当是:如何适应课改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如何求新更好地利用课堂这个主战场达成授课目的?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此,笔者认为: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误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把文字、语言、文章上升为文学且发射出其魅力,在只重视结果不怎么重视过程的中学语文课堂上是很难达成的,但我们足可以把“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课堂变成“我来你往,我问你答”的课堂教学,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进来”的“师生对话”的课堂教学。因此,“提问”与“讨论”两个环节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教育的改革无非就是三大方面:高考、教材、课堂。高考、教材的改革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无能为力的,但课堂的改革我们还是有能而为的,也就是改变我们自身。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变枯燥沉闷乏味的课堂为生动灵动有趣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唯有在提问与讨论两个环节上下功夫。
堂上提问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问题式”教学方法。此法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环环紧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方法。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时,作为教师,此时就要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引导,然后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看来,“提问”是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备的基本功,但老师的堂上提问能否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这就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问题提的平淡无奇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反而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问题提的巧妙新奇可以拨动学生思考的心弦,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此,教师必须掌握正确提问的功夫。
我们的一些老师堂上也经常有提问,但我想我们所有的老师都面对过甚至经常面对这样一种教学困境:提出了问题,学生不发言;或总是同样的几个人举手;叫学生讨论时,各个低头装出看书的样子……此时就会有不少老师有些不耐烦了,又怕完不成教学进度,讲不完教学内容,于是就把参考答案直接“扔”给学生,让学生做好笔记,根本不管学生有没有理解。这种做法很难让学生体会到寻求答案的困惑和痛苦,自然也就不会有“困而后知”的喜悦。由此不但活跃不了课堂气氛,而且会变得更加沉闷乏味。
高中老师在听初中课时特羡慕举起的那一双双高高的手,那一个个有些“嫩”的问题,那一次次精彩的回答。按理说,高中生就其知识的储蓄更有言可发,就其价值观的成熟更有话可讲,可为什么不但没人提问,而且问题一旦提出就低头不语,在此笔者不去探讨原因,重在探讨如何避免这种困境。既然我们的学生羞于提问或不会提问,那就让教师来提问,请学生来回答。诚然,若想学生主动甚至争着来回答,教师就得在提问上充分准备、精心设计了。
一般来说,新课讲授前有复问,就是为了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以便引出下面的问题;课中有提问,是为了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完成学习;还有课后留问,以此巩固堂上所学知识。但一堂课上教师的提问方法也是有讲究的,提问不但要掌握时机,而且教师还要把握好分寸,也就是说,在提问时要务必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坚持教学要循序渐进的原则,所设计的问题并不是越难越好,而要适度,要有梯度,使学生能够“跳起来能摘到苹果”,获得成功感;不是说把问题抛给学生,任由学生讨论、信口作答,这种现象表面上看似很热烈,学生也很积极作答,如此的热烈和积极也就很难达成提问的效果,甚至教学还会“走样”,因此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还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反馈,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作答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设计和亮出问题之前,应该事先预测到学生会有那些答案的可能,并要做好如何引导的准备,因为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个性差异也较大,因此学生就问题而做出的答案也很有可能超出教师所提问题的范围,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应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现场就学生回答的答案,做出恰当、正确的点评和引导;除此之外,还要懂得收放,课堂上的提问还要有时间上的限制,不能放任学生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否则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如果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回答很有新意,见地独到,有利于启发其他学生的创新思维,此时教师就不能按原计划“鸣金收兵”,而要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发挥,教师这样的“放”,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会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最后教师还要精于总结,提问表面上来看是为了检查学生,但实际上也是对教师一个水平的检验。对于学生在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如能及时做出正确的总结和归纳,不但会产生升华的作用,而且也会开启学生的智慧。特别是对于学生回答的有新意、有见地的问题,教师如果能够借题发挥,往往赢得学生的敬佩,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endprint
提问就是强调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目标,通过调整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互动”,产生教学共鸣,提高学生兴趣,增强参与度,激发潜能。“问题”激发“互动”,“互动”深化“问题”,只有“问题”与“互动”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收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教师设计和提出问题就是为了给学生讨论,更是为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与老师平等对话,在平等对话中师生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从而把过去那种单向的课堂灌输变成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课堂,即课堂对话。
课堂对话对于教师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过去的满堂灌教学,教师事先已做好了准备,讲自己想讲的或容易讲的,对于那些难的问题,选择避而不讲。而课堂对话就不能这样应付了事,因为在对话中学生随时都可能提出使教师难以应付的问题来。教师如果事先不能把自己所要提出的问题有序地组织起来,如果不能把学生无序的问题随机应变地加以引导,导向深处,那就很难掌控课堂。其结果,不是听任课堂对话在一个肤浅的水平上滑行,就是看着课堂陷入一片混乱。此时满堂灌就变成了满堂问,教师无深度、无指向的提问,学生无意义的乱答,只能是空热闹假积极一场。若要把肤浅的满堂问引向层层深入的课堂对话,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足功夫,做好准备。
堂上师生对话不是随意的交谈,也不是简单的回答。教师课前设计的“问”不但有预设答案的,而且还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而学生堂上的“答”,自然也不是从自己对课文的完全理解上来作答的,而是猜测教师预设的答案、再來炮制一个迎合、取悦教师的标准答案——这称之为“靠近中心”。这种表面上看似对话的回答,其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既“导”又“牵”,与所说的“教育独白”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课堂对话也不是一定要师生达成一致的“共识”。之所以说堂上简单的一问一答不是课堂对话,是因为在堂上教师用事先预设的答案去“套问”学生,有人把这种问答喜称为“诱供”,这样的问不但禁锢了学生的思考,而且也封锁了学生思维的多向展开。
讨论是在提问的前提下而引发的。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经过思考、相互探讨中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大家能够认同的答案。因此得出的答案应该是学生本人在经过思考和探讨中真正体验到了的,而不是从教师嘴里说出的标准答案。任何问题答案都应该是学生思考、探讨后的结果,而不是现成的。语文科主观题的答案不应该是唯一的,而应该是多种多样且丰富多彩的,在学生互相探讨中,经过比较、补充、认同后获得知识,而不是一个僵化的失去了水分的干果。
由此看来,老师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课堂讨论不但符合了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践行了新课改的核心思想,而且达到师生互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着学习的很多内容都是开放性的,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经常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师给出的答案中 “停止”而不再思考。课堂上讨论环节的增设不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问题的结果,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最终也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困境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能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往的教学方法常常会陷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误区当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阻碍了他们对问题更深入的探究。讨论环节正是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动地位,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讨论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探究进而产生新的思想,实现真正的教学目的。
三、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我国的传统教育经常使学生盲信于现成的标准答案,缺少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产生与现成知识所不同的观点,在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自己的缺点,更重要的是发现权威知识的不足,这样不仅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对自己现有的知识也能得到巩固。
四、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讨论中能让更多的学生开口讨论,真正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且讨论中的鼓励能使学生树立自信,这种在讨论中获得的自信与成功感更能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去探寻新知。这也恰巧体现了我校“三动两面一参与”与“三自”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的三要素自然是学生、教师和教材。三者之间教师扮演着一个桥梁的角色,起着接受、输出的功能,即转接的作用。当然,转接不是简单地把教材传输给学生,否则,课堂教学又回到了以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不但累己,而且学生也跟着遭罪,其教学效率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教师在转接的过程中就要精心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深度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在讨论中让学生的心灵和智慧受到熏陶,也只有在这种反复的熏陶中,学生的兴趣才能得以激发,也才能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困境,学生的素质也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也就是语文教师所要追求的。
参考文献
[1]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任强.《点击学生的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4]段福德.《创新思维的自我修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白文才,男,籍贯:青海,出生年月:1974.09,职称:语文一级教师,工作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实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