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2017-09-30王雪峰
王雪峰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游戏;兴趣;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5—0092—01
汉字是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工具,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抓好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依靠单一的训练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而以学生最喜欢的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则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起学生的识字热情,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最爱,游戏可以拉近识字教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起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情景,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玩中认、乐中识、趣中学,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与汉字对话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时,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是最主要的,因此,在识字教学时教师不必刻意要求学生一节课学习几个字,而是要让学生懂得识字的乐趣。如,对于“人”的认识,教师可以让两个学生站在一起,一个做侧仰状,一个做支撑状,而如果两个学生不紧紧相依的话,就会摔倒,由此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结构,并且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即相互支撑、相互帮助才能称之为“人”。再比如对“口”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张开嘴,让同桌画出口的形状,这样将形状进行简化与规范就可以得出“口”字,由此,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认识了“口”字,也对象形字有了初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认识“日”“月”“水”“火”“山”“目”等字时就会自然想到从字形上找感觉,从而识字的兴趣大增。
二、创新游戏方式,调动学生识字热情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的识字热情是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创新游戏方式,让学生在新颖、好玩的游戏活动中积累对汉字的认识,从而让学生乐于参与到识字游戏中来。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变换游戏方式,让学生保持游戏的热情,变无意为有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最大化提高。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需根据情景创设出不同的游戏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识字的热情。如,分组识字中的“姓”,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也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记住的,让别人认识自己的“姓”是认识自己的第一标志,也是更好交流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姓”为游戏素材,让学生在正确写出自己“姓”的基础上,再小组认、全班认,如“张”“李”“赵”“王”这样常见的“姓”,还有一些诸如“吕”“班”“英”“纪”等带有区划特点的姓,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更多的字,从而认识更多超出范围的字。此外,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用“猜字谜”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识字活动中来,如“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这样学生在比赛中就可以以最短的时间得出结果,从而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让识字教学在教师严格要求下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拓展游戏空间,强化学生识字效果
识字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上,还要向课外延伸,这样才能使学生眼界更加开阔,识字的兴趣更加浓厚。识字游戏可以拓展到校園内,让学生认识校园文化中的一些汉字,从而感受到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学校的文化长廊内,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来认识某一版块的宣传用语,这样学生的识字量就可以得以体现,从而也激发了学生认字的热情;识字教学还可以拓展到家庭中,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做识字游戏,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在学校认真听讲的习惯,又能够加深亲子感情,强化学生识字的效果。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出游戏识字情景,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游戏来组织教学,可以寓教于乐,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识字;游戏活动还可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尽快适应课堂教学的节奏,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和认识生字,实现言意兼得,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为下一步阅读、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