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室内乐课程改革研究
2017-09-30景佳
景佳
[摘要]在高等院校音乐专业中,器乐专业要创新、发展,要重视钢琴、管弦乐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将从实践型、创新型的课程入手,及时反映器乐合奏的最新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再陆续开设相关系列课程,逐步完善钢琴室内乐系列课程。在高等学校进行钢琴室内乐系列课程改革,将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系列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来完成,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室内乐 课程 改革 钢琴 管弦乐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高等学校改革的中心是教学的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核心落脚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改革的方向倾向改变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及文理问的渗透,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向创新、实践、个性化发展。
作为开设有音乐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器乐专业的发展举足轻重。器乐种类众多,涵盖钢琴、西洋管弦乐、民乐。钢琴作为西方器乐的乐器之王,钢琴演奏专业在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中的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课程设置也比较成熟,教学体系较完善。近年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学生频频在国际重大赛事上获得很好的成绩。民乐作为我国传统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代表着我国的音乐文化,是我国的音乐符号。
而室内乐作为一种传统的西方音乐体裁,其发展历史已有数百年,但目前在普通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课程构建中基本为空白。高校的音乐专业在系部设置上基本都是钢琴、管弦乐各自独立,课程设置上也基本以满足各自的乐器独立演奏为主要的培养目标。高等院校中的器乐专业要创新、发展,就要寻找新的出路。将钢琴、管弦乐的课程进行改革,不再拘泥于个别演奏的单一的模式,用钢琴表演带动管弦乐,两大专业产生化合作用,促进室内乐发展,构建钢琴室内乐系列课程。课程改革将从实践型、创新型的课程人手,随着教学效果的验证,及时反映器乐合奏的最新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再陆续开设相关系列课程,逐步完善钢琴室内乐系列课程。
一、课程改革的意义
课程建设作为高等院校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中心思想,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尺度。
(一)、在钢琴室内乐系列课程建设过程中,钢琴、管弦乐专业从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教材、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各环节、各方面的改革与建设水平将获得提高,能促进音乐表演学科建设水平的综合提升。
(二)、对钢琴室内乐系列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将相应地促进教材、教学条件、管理及教学方法的改进。作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器乐系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将主要体现在:建设一只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造出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三)、钢琴室内乐系列课程进行改革,对于建立钢琴表演、管弦乐表演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合作能力结构和器乐合奏的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将以实践为主的、有利于发展钢琴室内乐的如重奏、合奏等课程开设起来,是学生开始自我学习的重要一步,它能够使学生在相互的配合、学习中主动发现、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台上演奏时不仅可以独当一面,更能够学会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
(五)、在高等学校进行钢琴室内乐系列课程改革,将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系列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来完成,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質量,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并能持续得到稳定的生源,对学生、大学都是双赢的结果。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钢琴室内乐课程是国内外音乐学校或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课程的改革应该从人才培养方案人手。在制定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首先重点开设以实践为主的重奏、钢琴合奏等课程。课程要及时反映器乐合奏的最新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再陆续开设相关系列课程,逐步完成钢琴室内乐系列课程的改革。
(一)、开设钢琴加管弦乐合作的主要课程,将教师授课同实践性排练结合起来。钢琴表演、管弦乐表演两大专业开设重奏课程。在重奏课程中针对现有的专业方向开始进行小规模室内乐排练,在重奏课中,器乐组合不局限传统的乐器搭配,根据作品的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调配,如:两把小提琴+钢琴的重奏,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小提琴+低音提琴+钢琴等形式,在排练曲目上也不拘泥于传统的弦乐重奏曲目,还可以适当选用涉及古典、浪漫、流行、爵士、探戈等风格的作品。专业老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排练演奏,老师在演奏中指导学生,会更加有助于加强学生对配合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二)、对钢琴小课进行扩大改革,将传统的钢琴个别课扩展为钢琴合奏。将钢琴协奏、双钢琴、四手联弹等合奏形式的钢琴表演形式作为教学内容纳入课程中来,将钢琴的实践性排练纳入学时、学分。
1、钢琴协奏曲的训练。钢琴同乐队的协奏在普通高等院校的实践表演训练中是不太现实的,一般都用第二钢琴来代替乐队,进行两架钢琴的协奏训练。协奏训练能迅速提高钢琴表演专业学生的音乐听辨、感知协作能力和音乐技术、技巧。如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对学习钢琴协奏曲至关重要,其主题形象鲜明、灵活多变、乐句乐感大多来自歌剧。莫扎特早年的作品具有温和之美,充满了沉思遐想;青年时代的协奏曲清新、明丽而鲜亮;后期的作品开始厚实起来,音乐内容和内涵更加丰富,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从演奏技巧、曲式结构、美学思想、作品风格、创作特征等各方面来看极具代表性,是钢琴表演专业学生不可错过的作品。如《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无论是在钢琴演奏技术上还是从主题的展开、织体的复杂、节奏的动力、力度的对比以及音域的扩展上,都大大突破了海顿、莫扎特的传统方式,把钢琴音乐的表现力推向前进。
2、双钢琴的训练。双钢琴演奏是近几年进入高校钢琴教学体系的课程,它独特的演奏形式和新颖的曲风以及辉煌的演奏效果得到了众多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演奏时重点要保持两架钢琴音量的平衡。一钢与二钢因为相对而坐,一钢的右手和二钢的左手是朝向观众的,因此一定要处理好音量平衡,如米勒的《胆小鬼》第一乐章,两架钢琴始终以卡农的形式表现,两者进行交替演奏,表现为主要声部与次声部的平衡。如果两人都是右手的主旋律,那么伴奏的左手是否音量要一致、主要声部是否音量相同、同时强与同时弱的音量平衡、渐强与渐弱时的音量平衡等等,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追求音色。根据作品的需要,训练有时要追求接近的音色,如拉赫马尼诺夫的《浪漫曲》第二乐章,整首乐曲以贯彻歌唱性线条为主体,一钢二钢轮流演奏出如歌般的旋律线,这就需要采用相同的触键方法和相同的下键速度,在练习时要达成乐句断句一致,强弱一致、甚至呼吸也要求完全统一。演奏者反复磨合,在演奏过程中也要随时倾听对方,及时调整,使音乐表现趋于完美。
节奏统一。节奏对于钢琴音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表现在双钢琴演奏中的节奏问题恰恰又是最为复杂的。双钢琴的教学落脚于合作者的默契一致。如皮亚左拉的《探戈》,把握好舞曲的节奏,决定着整首乐曲演奏的成败。教师首先应当要求学生各自对乐曲节奏和节拍的律动有正确的内心感觉,并能做到全面控制,形成内心正确的节奏感。再进一步,要求两者在演奏相同音型时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找到每一句、每一节、每一段的节奏重心点,才能顺利完成演奏。
3、四手联弹的训练。四手联弹涉及音乐的平衡与协调、多声部思维和控制能力的训练,还有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声的听辨等等。与独奏相比,四手联弹的曲目由两个声部组成,对节奏的把握有了更高更精准的要求,更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节奏感。一般将钢琴四手联弹的教学模式设为两种,一种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一种是同学之间的合作。前者以教师为主导,从技术到音乐表现起到带动学生的作用,而且师生进行交流,增加趣味性;后者因同学年龄相仿,产生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进步。把四手联弹注入传统教学中,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调整,更是教学体系的扩大和补充,更容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对钢琴合奏课程的教学至关重要,可以选取从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各个时代,不同风格流派的中外典范作品,再吸收一些著名国际比赛的常用选拔曲目,在教材建设上不断丰富,加以完善,做到与时俱进。要吸收借鉴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一批国内外优秀现代钢琴教学法,结合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
(三)、在开设重奏、钢琴合奏等实践性演奏课程外,相应配置《西方经典室内乐导读》《管弦乐艺术史》《管弦乐经典作品欣赏》等理论课程,为实践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学习的保障。
1、《管弦乐艺术史》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西洋管弦乐器的发展历史,通过系统的讲授,可以让学生在宏观上了解并掌握管弦乐器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其中既有纵向的研究——不同发展时期,也有横向研究——同一时期不同的国家与民族,这样能使学生的艺術视野更为全面与广阔,既是对整个音乐史课程的有益补充和深入,又可对音乐演奏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2、《管弦乐经典作品欣赏》通过课程介绍不同的作曲家、世界著名的管弦乐演奏家以及相关的作品,丰富学生对西洋管弦乐器及其作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欣赏水平,使学生认识西方管弦乐器的性质,能够辨认和欣赏不同乐器的音色。在设置该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力图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角度出发,探讨思想文化对管弦乐艺术发展的总体影响,并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进行管弦乐艺术比较,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管弦乐发展的影响及各类管弦乐器在不同文化中的发展差异。
3、开设《室内乐演奏技法与风格》课程,使学生逐渐掌握室内乐演奏的方法,接触多元化的音乐合奏形式,以及从理论上掌握各个时期室内乐作品的音乐风格与特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全面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
钢琴室内乐表演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演奏者之间的心灵交流,通过器乐间的合作给音乐作品以生命,而不仅仅是再现作品谱面的符号,它既要求演奏者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还要求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艺术修养,这样才能在原作曲家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诠释出作曲家赋予其的精神内涵。
三、课程改革实用推广的作用
通过对钢琴室内乐课程的改革,打破以往钢琴课、管弦乐课拘泥于独奏的单一演奏形式,使课堂所学的技能在实践中得到运用,使学生逐步真正具备舞台的表现能力。通过课程的开设和学生的学习,我们可以逐步建立完善的器乐系表演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院系课程建设和音乐表演学科建设开拓新的方向。
钢琴室内乐系列课程改革,既能作为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开拓未来器乐发展的重要教学和实践平台,同时也能成为高校音乐专业办学的又一特色和亮点。通过系列课程学习还可以在各大高校中组建钢琴室内乐团,“小而精”的室内乐团将在学校乃至省市级的重大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了钢琴室内乐课程为专业支撑,音乐专业交流活动的平台会更加广阔。学院的学生在专业合作能力上可以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教学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学发展空间,成功推进钢琴室内乐系列课程改革,将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具有音乐专业的院校中起到推广示范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