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所欲不逾矩
2017-09-30游暐之祖忠人
游暐之 祖忠人
编者按:9月1 5日至1 7日,上海歌剧院版《法尔斯塔夫》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连演三场。这是歌剧《法尔斯塔夫》在中国完整版的首秀,上海歌剧院通过演员及指挥的“混搭”、英伦复古写实又别具一格的舞台效果,将这部号称史上最难的喜歌剧展现在观众面前。
佳节已过,余音尚在。9月15日晚起,上海歌剧院版《法尔斯塔夫》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连演三场。难得的小长假,上海因受台风影响,三天里有两天都笼罩在风雨中,月亮看不到,路也不好走。但是15日-17日三晚的上海大剧院却是歌声、乐声、笑声相伴,观众们与《法尔斯塔夫》一道度过了一个别样的欢乐中秋。
这是歌剧《法尔斯塔夫》在中国完整版的首秀,同时也作为上海歌剧院庆祝建院60周年的献礼演出,拉开了该院2016-2017演出季的序幕。这部号称史上最难的歌剧,对于中国的歌唱家们来说恐怕尤其不易。大段的急口令有时会让舌头“转不过弯”,加上音乐变化多端,因此对演员背谱的要求极高;同时,因为是喜剧,对演员的表演也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如果表演不到位,喜剧效果就出不来;而且,因为这部歌剧要表现复杂的场景和心理活动,重唱奇多,从二重唱到十重唱,这样重唱比例的歌剧除了《法尔斯塔夫》还未发现有第二例,观众听得过瘾,演员却要竭尽全力,每段重唱需要速度、音准、情绪、相互之间的配合一个都不能少,稍有差池,便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本次制作中,A组法尔斯塔夫和艾丽斯由上海歌剧院男中音歌唱家张峰、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丹妮拉·斯基拉琪担任,B组则由西班牙男中音歌唱家的彼得罗·斯帕尼奥利、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担任。另外,除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皮耶罗·特拉诺瓦饰演福德,美国籍女中音歌唱家妮可·皮科洛米尼饰演奎克利夫人外,其余角色则均由上海歌剧院歌唱家们担纲——宋倩饰演南内塔,张帆涛饰演芬顿,于浩磊饰演凯厄斯,郑瑶饰演巴多尔福,张建鲁饰演皮斯托拉,王碧华饰演梅格·佩奇。突破中外演员分组的常规,是一种发展眼光的体现——上海歌剧院就是要通过这种“混搭”,达到艺术的交流和业务的提升,同时也为这部歌剧制作能够在将来作为剧院积累的保留剧目常演常新,进行软实力的储备。
我观看了15日和16日两场,分别由意大利指挥家安东尼亚·皮罗利和上海歌剧院指挥家林友声执棒。指挥不同,主演不同,表现各有千秋,却同样精彩。对于这部高难度的歌剧作品,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的表现非常出色,在两位指挥的掌控下,乐队不仅音量控制有分寸,在速度与情绪的把握上也很到位,安东尼亚·皮罗利的轻巧灵动与林友声的稳健厚重各自成蹊,但音乐的质感都无一例外地体现出来,威尔第美妙的音乐仿佛从剧场各个角落流出,极富立体感,现场聆听极为享受。
法尔斯塔夫这个角色对于张峰来说是一大挑战,前期的准备、排练也异常辛苦。在上海歌剧院四楼排练厅,经常看到张峰乘别的演员排练的间隙趴在地上背谱。还好在语言上,因为曾经留学意大利以及多年致力于中意文化交流,张峰还比较自如,但是人物的戏剧性和喜剧性都让他不敢有半点松懈。在太仓带妆连排时,厚重的演出服总是让张峰一场戏下来大汗淋漓。他曾经对记者说:“我就是负责把戏服弄湿然后烘干再弄湿……”
张峰的音域宽厚,塑造的法尔斯塔夫虽也不乏无赖,但更多的是憨态笨拙,因此被捉弄的时候总感觉于心不忍;而彼得罗·斯帕尼奥利则是另一种风格,他塑造的法尔斯塔夫机敏狡黠,有时还有一丝调皮,而举手投足之间的自如和自信也能表明他因多次塑造这一角色已对戏剧烂熟于心。
丹妮拉·斯基拉琪声音条件非常好,音色明丽,声线流畅,高音自如,加上她美丽的容貌和嬌俏的身形,让人丝毫不会质疑法尔斯塔夫为何会对她穷追不舍了。徐晓英塑造的艾丽斯更多的是贵妇的大气和稳重,与她宽阔的音域、丰满的声线相吻合,白有一番迷得住法尔斯塔夫的气韵。
虽然法尔斯塔夫和艾丽斯是这部歌剧的主角,但是戏剧的发展却是靠所有的角色共同完成的,缺一不可。因此,这部歌剧当中每一个角色不仅仅是唱,更是要戏剧的表现。任何一个角色的出场,哪怕一言不发,都会有肢体语言来进行戏剧的推进。皮耶罗·特拉诺瓦是一位德才兼具的歌唱家,他曾经饰演过很多次法尔斯塔夫,而这次饰演福德也同样得心应手。排练期间,有时彼得罗·斯帕尼奥利因故不能参加排练时,皮耶罗·特拉诺瓦会主动一人饰演两个角色——法尔斯塔夫和福德,以保证排练的正常进行!而他在舞台上塑造的福德更是令人信服——唱功了得,表演同样出色,将风度翩翩又有点小肚鸡肠、总担心妻子有外遇而紧张兮兮的福德表现得惟妙惟肖。饰演奎克利夫人的妮可·皮科洛米尼一张口,浑厚洪亮的音色和超大的音量便将观众镇住了,在表演上,她又将奎克利夫人表面率直、内心细腻、处事机灵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
另外,上海歌剧院几位歌唱家宋倩、张帆涛、于浩磊、郑瑶、张建鲁、王碧华等虽然都是首次出演此剧,但是也都将各自塑造的角色完成良好。而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同样表现上乘,尤其结尾一段的合唱演绎得层次分明又齐整划一,震撼人心,再次体现了其不一般的实力!
这次的舞美设计是令所有观看了演出的人都赞不绝口。幕未启,已经令人浮想联翩。浅咖啡色的幕框和清灰色的幕布,在光影的映射中,呈现出丝绒般的质感,视觉效果非常舒适。而在幕布上间错排列的“英镑”和“情书”,则象征着金钱和欲望,代表俗世永恒的追求!整部剧的舞美设计简洁、明快、写实但不繁缛,更无堆砌——每一个沙发、花瓶、门、楼梯、桌椅等等全部在戏中,没有多余,且拢声效果佳,完全适合歌剧演出的需求;演员的服装和整个舞台的色调自然统一,而明暗相问的灯光也成为戏的一部分,让人如临其境;幕布分左右两块,在三幕一场之前,戏剧发生集中在法尔斯塔夫居住的旅馆和艾丽斯的家里。这两个场景又分别划分为两个相关的区域:旅馆大堂内景和旅馆门外小院;艾丽斯家中的客厅和门厅。这样舞台便形成四个表演空间。幕布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自如开合,转场流畅,安静无声。全剧只在最后三幕二场是户外花园,两块幕同时开启,映入眼帘的是花园的围墙,围墙后上方缓缓移动的云朵和一轮圆月与舞台中央的那棵大树相融相依。云和月是这部戏唯一用到多媒体投影的地方,但是却自然贴切,完全没有喧宾夺主的感觉,全部都在戏里。
本剧的导演哈里·费尔是个年轻的小伙子,穿着衬衣牛仔裤站在你身边,单纯的目光,无论如何不能把他与我们印象中叱咤风云、唯我独尊的导演联系在一起。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以他纯熟的戏剧手法和理念,赋予这部歌剧制作一种耳目一新的娴雅气质,在传统中处处流露出精巧和新意。而看到他的履历才发现他毕业于诺丁汉大学哲学系,难怪在这部制作中处处有一种思辨的味道。
而歌剧《法尔斯塔夫》又何尝不是一部充满思辨的伟大作品?!虽然法尔斯塔夫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无赖又可恶的老光棍,但是在我看来,他其实是一个盲目自信、对自己缺乏客观评价的人,他想要勾引艾丽斯和梅格,不是因为他的道德品质差,而是因为他真心觉得自己的人格魅力已经打动了两位美丽的夫人。所以,因为这种天真,才会轻信,也因为这种天真,才会引发威尔第的理解和同情,让法尔斯塔夫唱出“老约翰,照你的方式过日子!”事实上,这部戏中,威尔第不仅没有嘲笑法尔斯塔夫,相反赋予了法尔斯塔夫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用一句“人人都是别人的笑柄”来坦然接受自己所遭受的玩弄,而不是对人生的不如意一味地抱怨。
从那些时轻时重、时急时缓的如流水般的音乐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的威尔第——一个八旬老人是怎样写就这不朽的作品:随意而为,不再拘泥于有没有咏叹,也不再考虑别人的评价,一切都信手拈来,仿佛天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应当就是威尔第当年的创作状态,当他完成落笔的时候,穿越时空的阻隔,我分明看到了他嘴角扬起的微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