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研究
2017-09-30高晓晶葛福鸿张丽萍
高晓晶+葛福鸿+张丽萍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构建了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具体分为三个环节:课前查阅资料,自主探究学习;课中互动学习,交流学习心得;课后自我评价,反馈学习成果。构建该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借助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学习中有效地交流互动和探究学习,达到协同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资源;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8-0079-04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课堂的注入式、满堂灌、照书念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因特网、移动教育资源的日益普及,恰好为学生创造了积极主动、自我学习的良好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应运而生,数字化学习资源为这种教学理念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 数字化学习资源
1.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涵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指将学习所用的各类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使其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以实现共享的一种多媒体学习资源。[1]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开放教学理念,将书本上的知识通过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发展。学生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则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高效地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这对学生学习能力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创新精神的塑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2.数字化学习资源系统的建设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各种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应用,要满足未来学生对于数字化学习的要求,开发建设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一个大的集成化教育环境,包括音像教材、投影资料、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图书馆、移动学习资源、校内互联网、Internet、虚拟教育系统等。在资源的开发建设中要遵循其教学性、科学性、开放性、通用性、层次性、经济性、技术性的原则,并充分发挥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优势。[2]
● 数字化学习资源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优势
1.延伸教材内容成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数字化学习资源知识丰富、类型全面、信息量大,可以延伸教材所触及不到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时,教师可以把各种可利用的、自主设计的、网络集成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处理,并将信息优化后传递给学习者。同时,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结构来了解学习内容,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去探讨学习本质。例如,在学生搜索学习资料时,图形的展示明显要优于语言,对于立体的物体通过语言难以表述透彻,而各类图像的呈现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增加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字化学习资源以網络的方式共享,教师和学生拥有平等的权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网络上学生可以相互解答疑难共同学习,获得回答疑难问题的荣耀感,进而可以激发学习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拥有探索知识的渴望,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广阔交互的空间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将独立思考、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相结合,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多样的沟通渠道以及全球化的学习资源,恰好可以提供这样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与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进行交流,能极大地提升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 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也是每个人在以后生活和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对学生的自制能力及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字化学习资源则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动手能力的平台,并为学习过程提供了资源和技术的支持。学生在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时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能力,拓宽创新思维空间。[3]笔者所建构的自主学习模式如右图所示。
1.课前查阅资料——自主探究学习
教授新课之前,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习课程的目标,让学生明白学什么。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库来收集、查阅资料,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创新、提炼、整合,做成“演示文稿”。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字化的学习资源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网络平台查阅资料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搜集提炼信息的能力。
2.课中互动学习——交流学习心得
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已经掌握了所要学习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在查阅过程中会因知识能力的局限性而遇到困惑和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学生可以带着明确的目的进入课堂学习。课堂上,学生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展示课前学习成果,提出学习中的疑难点,阐述学习心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回答疑难、点评学生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自主探究学习全面参与教学过程的乐趣与成就感。另外,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便是互动交流,教师完成教学内容讲解以后,根据一定的原则给学生分组,小组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补充者和引导者,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而且做到学以致用。endprint
3.课后自我评价——反馈学习成果
反馈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检验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成功或失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反馈。学生要想获得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就要在反馈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在开始新一轮的学习任务之前,对上一轮的学习进行总结,利用各种媒介同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获取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可以分享学习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自己及他人共同发展。
● 需要注意的问题
1.重视数字化资源的组织与建设
数字化的学习资源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使自主学习取得预期的成果,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组织和建设必须有保障。
首先,由于学生学习科目的不同以及教师和学生需求的差异,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数量和种类应当丰富,并且能够与教材更好地衔接,并做到及时更新、分享创新性资源。
其次,资源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资源分布不均衡,所以应当加强资源机制建设,并努力做到“教学点數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同时,在资源的组织建设中要遵循科学性、开放性、实用性、普遍性、经济性的原则,充分发挥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最后,应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计算机网络运用的基础培训,提高他们搜集所需资源的能力,提高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效率。[4]
2.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自主学习对教师的教学素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授角色,不但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多种学习动机,而且在课堂上要做好对学生问题的把握。因此,教师需要准备得更充分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大胆质疑,敢于对于一些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勇于创新。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是依赖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从课前查阅资料到课后自我评估,教师不会给学生制订具体的学习任务和明确固定的学习地点,学生完全依靠自我监督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对网络及多媒体的运用掌控能力、熟练准确搜索信息的能力、抵抗各类诱惑的自制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家庭背景条件、学校硬件配备的差异,学生的多媒体操作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学校在进行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应用现代化资源的实践机会。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信息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因而,要想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搜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面对各色各样的诱惑不误入歧途、不沉溺其中,就需要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方向制订自己的学习目标,合理正确地运用网络资源,面对复杂的信息能够分辨优劣、去伪存真。
●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自主模式的推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科学技术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探索的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新性。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把数字化学习资源与纸质的教材、学生自主学习与传统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尽可能地利用自主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学习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刘萱.数字化环境下小学综合课程中的协同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1(4):109-112.
[3]杨晓宏,贾巍.现代学习理念导向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4):84-88.
[4]吴伟娥.初中语文阅读课自主式学习模式微探[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高晓晶(1981.12—),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信息技术教育以及数字化资源设计与开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