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剧音乐中的琵琶运用

2017-09-30周焰

艺海 2017年6期
关键词:琵琶

周焰

[摘要]琵琶音色复杂多样、表现力强。在湘剧中,无论是合奏还是独奏,琵琶皆能成为湘剧高腔的主要伴奏乐器。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作为湘剧高腔《马陵道》中的伴奏,将全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并最终荣获了“文华大奖”的“音乐伴奏奖”。

[关键词]琵琶 湘剧音乐 《十面埋伏》 《马陵道》

琵琶,属于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在民族音乐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丽。使用弹、挑、滚、抹、扫、拂、轮、揉、吟、推、拉、滑、打、带等多种技巧,可使琵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音色和演奏情绪。

中国十大戏曲之一的湘剧,历经改革后,除唱腔、过场音乐,在乐队规模和伴奏手法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而琵琶音色复杂多样、表现力强,无论是合奏还是独奏,在湘剧乐队中皆能成为湘剧高腔的主要伴奏乐器。琵琶对湘剧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皆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王永光老师主演的湘剧《马陵道》,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力,并荣获了2001年颁发的“文华大奖”,实现了湖南戏曲“文华大奖”零的突破。我自始至终都参加了该剧创作,与王永光老师一起设计和合作,受益颇深。下面就谈谈我在该剧创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在该剧结尾处,我选择采用了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作为湘剧高腔《马陵道》的伴奏,演绎了孙膑、庞涓斗智的最终结局,达到了贴切的音乐效果。本剧最后一场戏中,庞涓被诱而陷入重围,身处绝境并全军覆没,是全剧的高潮。当时导演要求只用一支琵琶来表现庞涓的惊恐、疲惫和绝望,我在掌握了人物舞台表演的节奏起伏、心态变化及舞台调度之后,觉得《十面埋伏》的音乐情境与之十分贴切。故大胆采用了该曲的某些段落,恰当地烘托和配合了演员的表演,用琵琶独有的表现力勾画出与之吻合的舞台情境。

在一阵激烈的号角和打击乐声中,庞涓拖着大刀疲惫惊恐地走到舞台正中,此时音乐声全部停止约数秒,全场寂静。然后我采用[列营]中强有力的琵琶扫弦,有如一声惊雷,描画出人物在重围中紧张慌乱和四面受敌时的手足无措(见图1)。

为了能表现人物此时紧张和恐慌的情绪,我将力度和速度进行了处理。在演奏到位置①时(见图2),是演员出场的第一个“点”,我认为力度要特别大,要有很大的震撼力,所以音要处理得短促,配合舞台上演员的表演,然后速度由慢到快,一直演奏到位置②(见图2)这个音时,进入到舞台的第二个“点”。

演奏这段时,曲子的节奏要与舞台上演员的动作配合得非常准确,这是很难的。因为《十面埋伏》有它本身的节奏感,而演员又有他的表演动作和身段,要达到完美的结合,就需要自己对每个动作的“点”(位置)都非常熟悉,把曲子中的扫弦刚好配合在一起。如图2音转到图3音这也是一个“点”,要抓得非常准确,而且是一个“点”接一个“点”,一环套一环,丝丝入扣。接下来我采用【呐喊】片断,用快速扫拂和推拉、绞弦的演奏技巧来表现战斗的激烈场面,让人感觉越来越多的敌人向他袭击,他只能不停地应战。

一直演奏到图4位置时,我运用了摇指,因为它的力度较大,加上手腕的摆动,使力度达到极限,配合演员的动作表演,表现庞涓在战场上垂死掙扎,疲于应战。

然后再用扫拂往下实滑,见图5:

这里表现的是庞涓从马上落下,筋疲力尽、无力回天、彻底兵败的情景,然后琵琶在mf中演奏戛然而止,在独奏曲本身和戏曲锣经、舞台表演三者完美地结合中完成了本段的独奏。

在此段中,我别具匠心地设计了用琵琶独奏《十面埋伏》几个片断来表现宏伟的战争场面,以及庞涓兵败马陵道时的惊慌、恐惧。加上每次演出中与王永光老师完美配合,一气呵成、扣人心弦、惊叹不已,将全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在2016年“湘戏晋京”的演出中,该剧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评价,并荣获了“文华大奖”的“音乐伴奏奖”。

(责任编辑:翁婷皓)endprint

猜你喜欢

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琵琶老店琵琶声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琵琶仙·寒窗
窈窕淑女琵琶妹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一曲琵琶泪如雨:论琵琶之表情艺术
“琵琶”和“枇杷”
我的“反弹琵琶”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