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构主义视角下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探究

2017-09-30陈和祥董海青赵春宝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陈和祥+董海青+赵春宝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国际公认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主导模式。新建构主义是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兴的学习理论,其核心观点为“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因此,应在分析新建构主义理论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基础上,从建立联合教研机构、创新教学过程设计、完善教学评价制度等三个方面构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激励学徒(学生)实现知识创新与技能提升,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知识与能力体系。

关键词:新建构主义;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9-0063-05

为适应我国现代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突破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瓶颈,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我国一些地方、行业、学校进行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同时,许多学者也展开了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就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及体系[1]。新建构主义理论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经典建构主义理论完善与创新的产物,对于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与视角。

一、现代学徒制

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技术传承教育手段。直至18世纪工业革命后建立机械化生产体系,学校作为新生产技术工人的教育机构逐渐取代了传统学徒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工作实际的脱节,促使人们对学徒制重新认识。目前,学徒制正在重返国家法制管理的范畴,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美国在实践中发现学徒制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和企业生产率效果明显;德国学徒制开展普遍,制度规范,企业参与度高,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学徒制参与度高达91%;澳大利亚启动了“学徒制激励计划改革”,发展高技能型的劳动力市场,支持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6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165 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任务书进行审核后,肯定了“产教融合多路推进”、“校企共赢开始显现”、“规范标准逐步建立”等方面的试点工作成果,也提出试点单位要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学校专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联合企业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促进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工作实践的融合。

二、新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在皮亚(Jean Piaget)的“认识发生论”、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的“智力发展理论”和布鲁纳(Jerome Bruner)的“认知结构理论”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认知理论,其哲学基础可以溯源至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Giambattista Vico)提出的“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学者何克抗教授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中国,带来了“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教学模式[3],进而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些观点具有明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否认客观对主观的决定作用,强调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4]。例如,当代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乔纳森(Jonathan Culler)认为“现实不过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不存在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5],也就是说,知识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依赖个人经验自主建构的,是纯主观的东西,不可能通过教师传授得到。同时,一种理论的发展,必然与实践的发展相适应。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面临着“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信息资源丰富”等的挑战,这就需要理论能够在观念上与时俱进、在应用上推陈出新。因此,在教学实践需要科学、先进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新建构主义理论应运而生。

新建构主义理论是由中山大学学者王竹立最先提出来的,其核心观点是“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6]。新建构主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提出了知识三级结构假说和知识嫁接理论,形成了零存整取式的学习策略、隐性知识的挖掘策略和个性化知识体系构建的教学方法。

(一)新建构主义知识观

1.知识三级结构假说

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形成过程是一个有机生长、变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一级结构(感性认识)、二级结构(理性认识)和三级结构(联想),如图1所示。学习者通过实践活动认识事物外部特征的过程属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则是学习者借助抽象思维对事物的特征由外及内的转换过程;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者进行知识的整合重构,形成新的知識,这就是知识创新的联想过程。

2.知识嫁接理论

在知识三级结构假说的基础上,新建构主义提出了知识嫁接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带有“接受”性质的知识嫁接过程,即将前人(传授者)的知识如同树木嫁接一样“嫁接”到后人(学习者)头脑中,而不是所有知识都由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

(二)新建构主义学习观

1.零存整取的学习策略

为了应对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碎片化”日益加剧的现实状况,新建构主义主张学习者可以将碎片化知识记录下来,分多次存入自己的实体或虚拟“知识银行”,再经过个体知识内化理解后,整合形成创新知识,最终一次性将全部知识提取出来。

2.隐形知识的挖掘策略

新建构主义承认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能够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直接传递给学习者;隐性知识是指难以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只能依靠学习者在实践中自己获取[7]。个人隐性知识大都与实践有关,不容易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表达,处于一种不被察觉的状态,需要通过“创设情境、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内隐于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流动起来,隐性知识在不断的激发中得以深化认识、沉淀生成、共享转移[8]。endprint

(三)新建构主义教学观

根据知识嫁接理论,新建构主义强调教师讲授和指导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之外,更要教会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构建自己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新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具有“分享交流”、“协作探究”和“整合重构”等三个重要环节(如图2所示),各环节相互重叠、循环往复,并呈现循环中螺旋上升的趋势。知识在“分享交流”过程中会带来“协作探究”的问题,“协作探究”促使知识的“整合重构”,然而“整合重构”又会引出更高层次的知识“分享交流”。另外,新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主张从“学习者知识分享的参与程度”和“学习者个性化知识体系的完成程度”两个方面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评价。

三、新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国内外学者[9]的教学模式观点尽管视角不同,表达各异,但是内涵都包括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等五个基本结构要素。笔者认为,在新建构主义视角下,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以学徒(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企业师傅(学校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通过创设情境、示范指导、交流分享、反思探究和整合重构等学习环境要素,激发学徒(学生)进行零存整取式学习,最大程度地让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创新与技能提升,最终促使学徒(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知识与能力体系。为了构建新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保障校企双方能够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联合教研机构

现代学徒制的内在本质是校企联合共同育人,而共同育人的重点在于“双导师”教学。要落实好此项工作,培养企业适用的人才,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就必须流畅沟通、紧密合作。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组建的联合教研机构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解决“双导师”沟通不畅、各自为阵的现象,实现学校与企业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深度密切合作。

联合教研机构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参与实训环境建设、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同时,由于学校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性的结构化教学,而企业师傅的教学过程是一种经验性的非结构化传授[10],联合教研活动能够增加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之间的交流机会,双方可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磨合,有助于学徒(学生)培养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二)创新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指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得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11]。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学徒(学生)在学校内主要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在企业中主要开展岗位技能训练。要使教学工作在学校和企业两种场所中有序地展开,达到切实的教学效果,进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就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根据新建构主义理论,可以初步设计出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1.创设情境

由于每个学习者的知识背景不同,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也不一样,因此,通过教师的讲解描述,很难让学习者完全理解所应接受的信息。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企业生产项目,创设虚拟的工作问题情境或者真实的工作任务情境,将学习者引入教学过程中来,使其理解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用途。

2.示范指导

示范是指教师执行一项任务,学习者进行观察;指导是指学习者执行任务,教师进行观察和辅导。教师可以示范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也可以演示一个具体的操作,然后帮助学习者选择学习任务、提供相应的辅助条件,并及时针对学习者的实作给予建设性的反馈与辅导,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

3.交流分享

學习科学已经发现,学习者在受到引导清晰表达某种知识时,需要进行思维组织活动[12]。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进度组织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开展交流分享活动,要求学习者清晰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可以使学习者进行思考,理解、提炼和拓展所学知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4.反思探究

教师让学习者将自己的实作与他人的实作进行比较的过程称为反思。反思的目标就是让学习者获得被指导的机会,分析个人或小组的表现和实作,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习者个人或小组发现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进入探究阶段。在学习者获得一定的探究能力后,就开始独立于教师,用类似专家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和检验假设,收集整理信息。

5.整合重构

整合是指学习者将信息与知识碎片“嫁接”到个体原有认知结构上,使得新旧知识融为一体的过程;重构是指当信息与知识碎片无法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有效对接时,学习者将信息与知识碎片进行加工改造变为新知识,并与原有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创新过程[13]。整合重构过程需要学习者采用新建构主义零存整取的学习策略,进行较长时间的积累与顿悟,才能达到知识创新、技能提升,实现个人化知识与能力体系的构建。

(三)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在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下,教学评价应该全面体现于教学运行的整个过程;应该校企贯通、社会参与,形成多方评价架构。评价客体主要是学徒(学生),评价主体则由学徒(学生)、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第三方评价机构等组成。教学评价内容应该着眼于学徒(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两个场所中所构建的个性化知识与能力体系,重点考核学徒(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各评价主体应依据评价内容展开相应的评价。

1.学徒(学生)

新建构主义主张教学评价应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进行,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13]。学生自评可促使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审视自己;学生互评可促使学生相互审视,进行横向比较。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徒(学生)对自己的整体情况有所认识,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不断的检查和调整,形成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有效机制,进而主动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endprint

2.学校教师(企业师傅)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要求“双导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参与教学评价,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能够分别在学徒(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阶段的教学评价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教师主要负责学徒(学生)文化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考核评价;企业师傅主要负责学徒(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双导师”在新建构主义视角下现代学徒制教学过程中,“交流分享”和“反思探究”两个阶段既要注重引导学徒(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又要对其分享参与程度、协同合作意识、反思总结情况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评价。

3.第三方评价机构

第三方评价机构成员来自行业协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学校督导工作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承担着教学运行监控与质量评价方面的重要工作。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定期检查反馈教学运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督促相关方进行整改;同时,通过面试交谈表现、知识技能测试结果、文化课程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客户订单项目完成水平等方面客观评价学徒(学生)的综合素质,确认其个性化知识与能力体系是否符合相应企业的岗位要求。第三方评价机构有助于增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使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之间交流更加密切、职责更加清晰,提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校企“联合招生、合作育人、共同评价”的双主体模式,可以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服务经济。然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这种具有“双元”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带来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碎片化情况。新建构主义是一种新兴理论,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碎片化情况的探索性解决措施。笔者在分析新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探究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期望能够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进提供一些帮助与启示。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0.

[2]王扬南.把握质量核心突出双元主体 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31-35.

[3]赵静.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评价[J].读与写,2013(1):14-16.

[4]温彭年,贾国英.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17-22.

[5]陈春雷.关于知识的建构和现代建构主义[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6(3):5-10.

[6]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3-10.

[7]章益.新行为主义学习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8]余晓菊,汪青云.大学生隐性知识管理策略探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13-16.

[9]肖美艳.我国近二十年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1):58-60.

[10]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11]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2]R K Sawyer.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12.

[13]王竹立.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5):5-11.

(責任编辑:王恒)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